让数据可确权、可流通、可交易 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2023-08-08 10:32:44央视新闻

自动播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今年上半年,我国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不断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助力数字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蓬勃发展。在上海,以张江科学城为载体正在打造数据要素产业集群;在福建,大数据交易所去年成立以来带动总产值已超过42亿元;在陕西,已有20多个省级部门启动应用政府数据共享平台,探索数据合作新模式。

数据资源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数据资源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盛朝迅: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要素资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沉睡的数据资源”。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让数据可确权、可流通、可交易,为促进数据要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点明了实现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引。

2022年底,国家出台“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等四方面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今年年初,《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强调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组建国家数据局,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随着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我国数据要素大市场落地加快布局。

截至目前,全国已成立48家数据交易机构;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等市场运营体系加快建设;数据采集、存储、应用等领域专业化企业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深圳数据交易所,成立以来已推出了1500多个数据产品。

当前,我国数据要素产业生态逐步健全。已发布33项大数据领域国家标准,数据要素流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广东、天津等多地探索建立“首席数据官”机制,加快培育数据管理人才;建设成立12个大数据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集聚效益持续激发。

随着各地加快探索数据流通新模式、创新场景应用,数据要素价值的持续释放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占全球数据总产量10.5%。数据资源供给能力和流通应用创新不断提升,数据要素正成为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之外最先进、最活跃的新生产要素。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 王建伟:我们将持续激发数据资源供给能力,引导各行业各领域进一步开放数据,提高数据资源供给总量;大力培育数据应用产业生态,不断丰富市场主体;多点发力,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为您推荐

行走加查 探寻镶嵌在美景中的非遗文化

中国西藏新闻网2024-06-17 21:10:03

走进花海 看新疆阿勒泰金莲花盛开

央视新闻2024-06-17 21:09:19

投资新疆 | 养牛人的“牛”日子

人民网2024-06-17 21:07:40

卫星视角看中国|绿色之变

新华社2024-06-17 20:34:42

文秀,五年了,我们从未忘记你

新华社2024-06-17 20:31:52

护水脉兴水利 续文脉惠民生

人民日报2024-06-17 20:29:12

种树“愚公”王武山

新华社2024-06-17 20:26:31

中国这一奇迹,卫星视角见证!

新华社2024-06-17 20:23:57

星火成炬 | 古韵今风慢扬州

央视网2024-06-17 20:20:00

今日辟谣(2024年6月17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06-17 17:52:52

16国媒体人走进新疆:相信眼见为实

中国新闻网2024-06-17 16:41:26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