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盛典“螺丝钉”

2023-06-09 13:29:35北京日报

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关乎“国之大者”。每一场盛典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所知,但没有人会否认,一场场重大活动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他们每个人的心血与付出。

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和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志愿者们甘作“螺丝钉”,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保障了盛典的顺利举办、精彩呈现。

值守在中央电视塔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志愿者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值守在中央电视塔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志愿者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方非摄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开始前,志愿者进行准备工作。 本报记者 方非摄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开始前,志愿者进行准备工作。 本报记者 方非摄

只能“听”盛况的志愿者 彩车内弯身如弓候指令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群众游行中,造型各异的彩车让人印象深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由卡车改装的彩车中,每辆车中还有十余人,一旦彩车出现动力故障,就将启动应急推车程序,由人工推着走。弯身如弓地坐在彩车中,身处盛典现场却看不到欢庆场面——他们就是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747名师生组成的应急推车志愿服务团队。

“注意,彩车失去动力,准备推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级学生曾鑫还记得,每当听到这样的指令,坐在彩车内部座椅上的18位志愿者就会立即跳下座位,站在属于自己的“小方格”中,上身倾斜45度,齐声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向前推车。他们手戴劳保手套,脸上戴着防尾气面罩,喊“一”时节奏统一落在左脚,喊“二”时落在右脚。有的人胳膊上暴出了青筋,有的人汗水流到了眼里……

一辆约30吨重的彩车,在这群年轻志愿者的齐心协力下,缓缓前进着。师生们日复一日的训练,只为能成为国庆彩车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坚强保障。彩车行驶时,他们坐在彩车底部,当出现动力故障时,他们立即上阵。从始至终,外边的人看不到他们,他们也看不着外面景象,只能隔着厢体“听”盛况。

在应急推车志愿服务团队之外,还有一组由17名学生组成的“备用车推车小队”作为后备力量。备用车“上场”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庆祝活动举行时,备用车上的志愿者甚至连“听”的机会都没有。但即便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小队成员也始终按照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付出了百分之百的汗水和努力。

“管人”最多的志愿者 手脚脑并用集结疏散10万人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由约10万名群众、70组彩车组成36个方阵和3个情境式行进,沿长安街由东向西通过天安门核心区。

在短时间内把如此多的人员、车辆从北京的四面八方集结起来,送至长安街上;游行结束后协助他们迅速撤出中心城区,送至各自的学校、单位和家——承担这个艰巨任务的,是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群众游行指挥部集散交通部的志愿者们。为完成如此“大场面”任务,他们靠大脑设计并一遍遍修改完善整体方案,靠双脚一次次踏勘每一条集结和疏散路线,靠双手在长安街上测绘并划下每一条标识线。

第一步就是踏勘。从远端到近端每个可能的集结点、彩车可能行进的每条路线,集散交通部的志愿者自己都走过若干遍。2019年7月,志愿者制定初步方案,12个综合大表中,精细标记了每个群众方阵、每组彩车的人数、联系人、方位、远端集结点位置、远端安检时间、出发时间、行车路线、落客临场安检时间等……所有的时间都精确到秒,所有位置都精确到“第几号路灯杆”或“某地铁站B出口往北第几棵树”。在每次演练之后,方案还会大改一次,平时的小改更是无数。

集散交通部的志愿者龙城被大家称为“划线专家”,他的任务之一是给36个群众方阵确定在长安街上的位置,具体到方阵在长安街南、北两侧队头和队尾的位置,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为更好地完成任务,他和同伴请专业测绘人员在天安门找出基准原点,运用专业设备确定每个方阵的点位后,再开始划线。为了不影响日间正常交通,这些工作都只能在深夜11时到次日凌晨5时间进行,那段时间,龙城脸上总挂着黑眼圈,但他从不叫苦,反而乐在其中。

最具创意的志愿者 引导观众展现最好风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7万余名观众在布置成一艘“巨轮”的区域内分区端坐。庆祝大会气氛热烈、秩序井然,鼓掌、起身、坐下等细节,在场观众几乎整齐划一,这都离不开看台区志愿者的引导和协助。

“引导观众摘下帽子。”作为看台青一区四台的志愿者,在听到耳机里传来的指令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盖时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双手高高举起,摘下帽子,再放在胸前,示意观众一同摘帽。

虽只是短短几个字的指令,志愿者也需要分成几个不同的动作,迅速、准确无误地分步完成。训练初期,牢记十余个指挥动作成为志愿者们共同的难题。为了尽快记住指挥动作,盖时霖想到了一个“妙招”,就是把动作要领画成卡通形象,吃饭时瞧一瞧,休息时看一看,没想到收效显著,并很快在志愿者之间流传。后来一到集合演练,大家手里总拿着五花八门的“动画书”。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我站在金色的晨光里,举着看台引导牌,望着天安门城楼被朝阳镀上一层金红色,内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盖时霖记忆犹新。庆祝大会当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在场观众没有一个人说话,跟随志愿者的指令,大家安静、迅捷地穿好了雨衣。“不管天气怎么变化,志愿者都坚守在岗位,这种精神也打动了很多观众。”

距离最远的志愿者 远端指引为盛会护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之时,在远端地铁站,也有许多志愿者坚守岗位,引导观演人员、维护秩序。训练同样艰苦,他们却无缘即时见证庄严而热烈的庆祝大会现场,只能通过观看电视回放感受盛况。没能站在“光”里的他们,背后的付出与坚持一样令人动容。

庆祝大会前一晚11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刘璐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从学校出发。“在大巴上我闭上眼却完全睡不着,一想到要在最快时间内安全有序完成近万人的换乘,我既紧张又兴奋,脑海里一遍遍地重复着流程和点位。”刘璐回忆,下车后大家立即切换状态,有序进行准备工作。

“第一批观礼人员大巴已经落客。”凌晨1时,几辆大巴车相继抵达地铁站。如何在最快的速度下保证人员落客后能安全流畅地通过安检进入集结点,同时不造成交通拥堵,是对志愿者最大的考验。

“我们预演过很多次,多次调整过方案。但预演时没有观礼人员来,当真的去引导上千人还是有压力的。”刘璐说,初步判定人数后,志愿者在入口排成两排形成通道,在一队观礼人员进入时迅速指引方向,让人流能更流畅地通过安检。

这期间,志愿者全程保持站立,不时走动为观礼人员提供协助。大家全程没时间喝水、上卫生间,到后面嗓子都哑了。

一批批观礼人员到来,志愿者始终举着集结牌站在人群中,主动给予提示。看到志愿者的表现,很多观礼人员也效仿起志愿者,互相指引同行人。“一时间,我仿佛感觉在场的每位观礼人员都成为了志愿者,我心里暖暖的,更加充满干劲。”

随着一趟趟地铁载着观礼人员离开,集结点的人越来越少,天也不知不觉亮了,志愿者们圆满完成了这次远端集结任务。返回学校的路上,大家都很兴奋。回到学校,仍无睡意的大家又一起观看了庆祝大会的直播。彻夜服务的疲惫,在看到7万余人在天安门广场整齐挥舞着红旗的瞬间烟消云散了。

“就像有句歌词所说‘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即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也让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回忆这次经历时,刘璐说。(文/张月朦 叶婉 雷嘉)

重大活动志愿服务保障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北京面向高校、社区、企业、社会各界招募和培训了16万余名高素质志愿者。

其中,直接服务庆祝大会和联欢活动的志愿者1万余人,服务大型成就展和国庆游园活动的志愿者4000余人,服务城市运行和保障的志愿者近15万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中,8.9万名党员群众成为志愿者,其中9000名志愿者直接参与庆祝活动服务保障。

志愿者们来自首都35所高校及市卫健委、市文旅局等单位,负责为庆祝大会、文艺演出、党史展览等提供进场引导协助、现场运行服务、疏散引导协助、观众互动组织、应急处置配合等志愿服务。

当好盛典“螺丝钉”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张洪榛:

“与数万人共同聆听国际歌让我热泪盈眶”

报名之初,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张洪榛从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距离天安门城楼最近的志愿者。

2021年5月,经过多轮筛选,张洪榛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志愿保障团队。张洪榛还记得,最早的几次彩排并未确定岗位,他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参与了多次通用技能培训,直到大会前一周左右,他才被确定为东红观礼1号台服务保障志愿者,这是距离天安门城楼最近的观礼位置。

“得知被分到这里,我特别激动。能够近距离见证我们伟大的党的百年华诞,这种机会一辈子只有这一次。”张洪榛说。当天在东红观礼1号台,他主要负责核查入场券、引导就坐、清洁整理等工作。

因为距离近,张洪榛能够清楚地看到庆祝大会庄严雄伟的现场。最令他难忘的是大会结束时雄壮的国际歌响起的场景。“我以前也多次听过国际歌,但这次在现场和数万人一起聆听,让我热泪盈眶。”张洪榛说,“因为觉得自己非常有幸参与到这样一场盛会中,更是因为想到了建党以来无数革命志士的奉献牺牲。”

大会结束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张洪榛还会时不时找出当时视频新闻来看,每当看到国际歌响起的那段,仍会激动含泪。

当好盛典“螺丝钉”

在志愿奉献中感受美好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和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中,盛典如虹的场景、气壮山河的豪情让人经久难忘。在这背后,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也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从他们坚守初心的一举一动中,我们看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两场盛典活动,对于广大志愿者而言,服务方面最大的“难点”当属集结、疏散数十万人的观礼者和游行群众。为确保人流集结和疏解到位,志愿者们一遍遍修改整体方案,一次次踏勘每一条路线,在长安街划下一条条标识线。他们有体力,更有智慧;他们有耐心,更有初心。

不厌其细、不厌其小的工作还体现在整齐划一的引导服务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7万余名观众身处于此,鼓掌、起身、坐下等动作均齐整有序,这也是得益于看台区志愿者的精心设计、反复操练和及时引导。

志愿服务是项辛苦活儿,但种种付出也成为了志愿者人生中的宝贵财富。采访中,志愿者们常会提到自己在奉献过程中感受到的美好。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内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一位志愿者回忆起自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提供志愿服务的经历时说,她的心中永远定格了那份庄严的美。

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曾精辟分析了为什么世界上“给”永远比“拿”愉快。因为“自己一生留给别人的都是美丽的东西”“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而我们的志愿者们,无疑正在享受着这份“美丽”,收获了这份“愉快”。(张月朦)

责编 / 王佳佳 版式 / 李响 制图 / 琚理

为您推荐

北京地下水水位为何能连续9年“长高”?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10-05 19:01:09

夜经济激发消费潜能

经济日报2024-10-05 18:41:41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