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15:20:06央视新闻
今天(6月6日)6点18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
历书记载,“五月芒种为节者”,是因为这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
此时,正是北方收麦与南方种稻的时候,因此“芒种”也可解释为“有芒的麦子抢收,有芒的稻子快种”。
到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看看“芒种”在哪些文物里,留下了亘古弥新的文化印记。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芒种·在北忙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人们学会顺应天时、规划秩序。
芒种时节,梅黄麦熟,大江南北皆为收获与耕作的热闹景象。
敦煌谚语说:“风中扬谷,秕者登先”。北方忙麦收,粮食在经过捶打晾晒之后,还要就着夏日热气顶风扬谷,去虚华,存饱满,为仓廪实劳作,为“家家麦饭美”辛勤。文献记载,唐代天宝年间,河西地区收购的粮食多达三十七万一千余石,约占当时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而敦煌就是河西主要的一处产粮区。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芒种·在南忙种
芒种,意味着仲夏正式开始,带来青梅初熟,也带来秋粮播种的最佳时间,于是就有了“梅雨稻田新”一说。
宋代诗人陆游写道:“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因此,芒种,又被称为“忙着种”。虽说收种两头忙,但芒种这一节气名称,更侧重于前瞻性地提示人们,勿过天时,抓紧播种,以成丰年。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芒种·忙惜时
文献记载,从汉朝起,小麦逐渐在敦煌扎根,到了唐代水稻也在这里落户。
石窟画匠用“异地同图”的方法,将播种与收获放在同一幅壁画里,颇有意趣。或许,在用先贤的智慧提点后人,无论夏收,还是夏播,都要抢时间、占先机。
谚语说“小满赶天,芒种赶刻”,更具“时机”意味的芒种,也提醒着今天的人们:趁天长,及良时,努力请从今日始。
(数据来源:敦煌研究院、央宇宙文物传播平台)
(总台央视记者 张立雷)
海外网2023-10-01 09:48:42
海外网2023-10-01 09:47:57
央视新闻2023-10-01 09:47:19
2023-10-01 09:46:38
“阿中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记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
人民日报2023-10-01 09:45:18
【杭州亚运会】当亚运会遇上中秋节 海内外游人共聚杭州西湖同欢庆
中国新闻网2023-10-01 09:44:30
(杭州亚运会)龙跃东瓯境 浙江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以“龙”为题迎亚运
2023-10-01 09:42:36
2023-10-01 09:41:56
杭州亚运会·团部热线|中国队金牌总数预计超180枚——中国代表团谈亚运半程总结及展望
新华网2023-10-01 09:40:04
人民日报2023-10-01 09:39:21
彰显深厚文化底蕴和世界情怀的重要理念(和音)——共行天下大道 共创美好未来②
人民日报2023-10-01 09:38:41
人民日报2023-10-01 09:37:31
央视新闻2023-10-01 08:29:32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探索“民宿+”发展模式 做活乡村旅游产业
中国新闻网2023-10-01 08:16:19
新华网2023-10-01 08:15:00
新华网2023-10-01 08:08:40
央视网2023-10-01 08:07:30
央视网2023-10-01 08:05:15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 释放经济运行积极信号——解读9月份PMI数据
新华网2023-10-01 08:00:49
央视新闻2023-10-01 08:00:12
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社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
人民网2023-10-01 07:58:26
央视新闻2023-09-30 21:23:31
央视网2023-09-30 20:38:34
央视网2023-09-30 20:37:30
东部战区2023-09-30 19:17:58
东部战区2023-09-30 19:15:06
新华社2023-09-30 17:43:13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27:06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19:04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