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课程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校本实践
作者:朱 爱 朝
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社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但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对于小学教育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资讯获得的便捷,让小学生在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也身处多元资讯的冲击中。辨识能力弱、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的小学生,需要在海量信息的包围中,建立起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其二,功利教育思想下对应试的过度重视,让小学生缺少与天地自然的接触。手机、电视、电玩的出现,进一步拉开了小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接地气不足,不利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着力解决信息化社会和功利教育思想所带来的无根化问题,建立起小学生的中国文化根基和自然根基。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班级实践(2013年—2015年)
育才学校二十四节气课程发端于朱爱朝的班级实践。
在实践中,朱爱朝感受到学业竞争压力的下移,让学校和家庭对于智育过度强调,再加上技术革新带来的小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让小学生离大地越来越远。她希望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丰富互动中,与真实世界建立连接,内心更为安定。2013年2月,朱爱朝开始带二年级三班的学生观察育才学校桃李园中的植物,用图画加文字的自然笔记方式,来观察和记录自然。朱爱朝发现,周复一周的观察,这些曾让小学生熟视到无睹的植物,与他们有了生命的连接:他们会为梅树被折断的一根小枝而心疼,会为干旱中的植物朋友渴望着一场雨。小学生都懂得植物需要保护,这只是在理性层面。当学生心疼植物受到伤害的时候,感受层面就启动了,这是学生知行合一、扎下自然根基的开始。
朱爱朝还感受到,信息化社会中身处多元文化冲击的小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亟待增强。能否在一个课程的建设里,解决好小学生扎根文化和扎根自然的问题?在不断地探索中,朱爱朝的目光聚焦在了二十四节气上。二十四节气是时间表,也是人与大自然结合的表现,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二十四节气里有最鲜活的体现。譬如到了雨水的这一天,我们不但知道时间到了2月19日,还知道天气渐渐暖和,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雨润万物,新绿点点。人与自然,人与四周的一切,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朱爱朝寻找到让小学生扎下文化根基和自然根基的路径,那就是通过二十四节气课程,将各学科进行整合来整体育人和实践育人。朱爱朝带领学生了解节气和物候,做节气自然笔记,还加入了和节气相关的汉字、诗歌、老故事、传统游戏等内容。在生生不息的二十四节气中,学生拥有了更饱满的喜悦,和美安然。
(二)全校探索(2016年—2021年)
在班级实践的基础上,作为校长的朱爱朝和育才学校各学科教师一起,在2016年开始综合构建全校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希望在班级实践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让学生更深地建立文化根基和自然根基。此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第一,课程时间的安排。朱爱朝在进行班级实践时利用的是语文课的时间,当全校各学科教师一起参与进来之后,课程时间该如何安排?育才学校在不打破现有课时课表,不打乱教学秩序和教师安排的情况下,分节气进行课程实施。每个节气为15天左右,5天为一候,每个节气有三候。课程实施也基本依循这个节奏,以5天为单位来上课,用3次课来完成一个节气课程的内容。二十四个节气,从立春到大寒,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融入到小学生日常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具体到每一个节气的实施时间,当课程内容是本学科内容或者是学科内容的延展时,就用本学科课时来完成;当课程内容是跨学科的或者是实践性的内容时,就将早自习、夕会短课时、社团活动长课时和校本课程时间相结合。
第二,课程地点的安排。二十四节气课程强调体验性,课程实施的地点不能再局限于教室之中,该如何安排?课程实施的地点在教室、教室外的校园、家庭、社区,并延展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建立起学习的大社区。阳湖湿地公园观鸟、桃子湖夜观、岳麓山上赏花寻野果、飘风山庄制作凉茶等课程的实施,让学习社区从校园延展到周边社区和整座城市。课程的资源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传授,一花一叶,清风流云,虫鱼小鸟都成为教育的资源。
第三,课程实施人员的安排。二十四节气课程是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实施人员该如何安排?课程实施的人员不仅有教师,也有家长和社会中相关专业人员,形成家校社联动育人机制。
第四,课程体系的丰富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季冷暖、雨雪变化以及大地接收太阳热量的巨大差异,天文、气候、农业生产尽含其中。除了朱爱朝在班级实践中探索出的内容之外,如何集中全校教师的力量,如何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的协作中,让课程体系更为丰富?2016年至2019年,课程内容主要聚焦于节气自然笔记、科学观察、习俗体验和节气阅读。节气阅读包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性文本阅读,讲述和节气相关的汉字、老故事,中英文童谣诵读,节气古诗吟诵等。以立夏节气的实施为例。学生观察育才学校的物候变化,感受红枫、广玉兰、朱顶红、鸭跖草、紫藤、南天竹等在立夏的变化。语文课上,学生观察石榴,用“图画+文字”的方式来写自然笔记。夕会课时间,进行中、英文整本书阅读。数学课上,纵向比较不同年份中同一季节的天数有几天的变动。科学课上,学生用太阳高度测量器测太阳的角度,在节气到来的这一天,十二点整进行测量是最准确的。夏夜的星空最为明澈,学生在夜空中寻找北斗星,因为古人会根据北斗星的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在育才学校风云气象站,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测量实时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观测风向。美术课上,学生编织蛋套,玩斗蛋的游戏。传说女娲娘娘说,在立夏的这一天让孩子吃蛋,可以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天。综合实践课上,将百草园劳动基地的小苗进行移栽。体育课,开展立夏的运动,学习游泳。社团活动,在健康小厨房制作节气食品“枇杷糖水”。在家中养蚕,观察和记录蚕的一生。
2020年至2022年,二十四节气课程加强了与劳动、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聚焦于真实问题的解决,让课程更深地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项目化学习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将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社会服务、亲子活动深度融合。
五(4)班学生苦于蚊虫叮咬,该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了种植艾草、提炼艾草纯露来防蚊的解决方案。惊蛰时节,学生在学校百草园劳动基地种下艾草。春分时节,请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惠明教授指导土壤改良工作,学生进行“堆肥”和“酵素”的制作,厨余垃圾变为土壤肥料。夏至时节,学生在湖湘自然公益导师西米的指导下,提炼出艾草纯露。学生把含有艾草纯露、薄荷精油等具有解暑作用的帽子,送给伤残军人,表达敬意。这些帽子,既含有五(4)班学生的劳动成果,也使用了获得巴黎国际发明奖的蔡锦淮的创新设计。蔡锦淮因为想减轻室外劳作工人的暑热,曾对安全帽进行了创新设计。
二(2)班学生在惊蛰时,到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参观,了解到蚕沙处理好了就是一味祛湿的中药。本着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观念,全班一起收集蚕沙来做保健枕头。学生在家中养蚕,教师和研究所导师在饲养微信群随时解答学生疑惑。在研究所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了三龄和四龄的蚕沙,筛选掉杂质,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晾干或烘干。蚕沙枕头制作中,从事中医工作的家长建议,加入打碎的藿香、佩兰、桑枝、防风、羌活,来增强蚕沙化湿和通络的作用。高年级学生协助二(2)班学生设计了“蚕沙枕头赠送对象”调查问卷,钱老师和黄老师得票最高。芒种时,学生写出策划方案,由老师给出修改意见,组织了“感谢有您”班队活动,蚕沙枕头被郑重地交到了钱老师和黄老师手中。
学生从学科学习中等待老师给予“正确答案”,到项目化学习中的主动提出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和各方力量主动去解决问题,参与感与成就感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探索热情。教师成为课程建构的顾问,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必要的信息给予协助和及时鼓励。家长在课程推进中提供资源,更深地融入到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中。社会中相关领域专家的加入,成为学校师资力量的有效补充,让项目化学习更具深度。
二十四节气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了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在二十四节气中体验自然规律,感受生命的顽强力量。在依循节气脚步的二十四次课程中,培养学生积极认知心理模式,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阳光心理。二十四节气心理健康教育,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24节气自然规律和心理变化记录本”,学生进行节气观察和心理变化记录,由老师和家长进行协助;二是根据节气特点,由湘雅附二医院心理教育团队、育才心理教师和家长合作,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心理团辅课,通过团体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春分心理课,感受种子的力量,积极乐观生长;清明心理课,了解生命的珍贵;芒种心理课,感受正确的时段做正确的事情;小暑心理课,感受付出才会有收获;白露心理课,感知生命的变化,正念生活;霜降心理课,感受生活会有挫折,提升心理弹性;立冬心理课,积极接受生命的变化;大寒心理课,懂得以退为进,休养生息是为了新的出发。
第五,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课程要带动更多的人来实施,就必须更具操作性,如何让课程内容具体化?课程内容的具体化,体现在两个方面:各学科教师合力完成了节气课程教师使用手册8本;朱爱朝专著《时节之美——朱爱朝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出版,朱爱朝讲二十四节气课录制完成。《时节之美》以节气为经,以汉字为纬,从万物的由来开始,用明白晓畅的语言为孩子讲述了二十四节气,让孩子熟悉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习俗,了解中国先民的智慧,从中获得亲历自然的真实生命体验,得到自然的润泽,去发现美,感受美,获得更多来自大地的生长力量。《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是在带领孩子做自然观察和自然笔记的长期课程实践基础上,朱爱朝以二十四节气为序,结合节气特点,以六十多个案例,带领孩子观察大自然,将对自然和生命的体悟,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以多元的方式看待事物。朱爱朝讲二十四节气课105讲以微课的方式,带孩子们去感受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文化之美。
第六,课程该如何进行评价?课程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每个节气的学习记录和成果,按照课程内容的不同,通过诵读、讲述、自然笔记、劳动成果分享、创意产品应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让学生充满被接纳、被看见的喜悦,进而迸发出更大的内在驱动力量。评价以激励为主,评价主体多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是扭转了以应试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导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那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该是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升华的人。二十四节气课程在九年的开发与实践中,重视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中的天人合一观,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当代教育要求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课程结构走向整合,形成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扭转了以应试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导向。
二是尝试建立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二十四节气课程的核心理念为“开启走向大地的生活方式”。“走向大地”,既指走向地理意义上的大地,与大自然紧密连接,也指走向文化意义的大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连接。“开启走向大地的生活方式”,是通过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形成其生活方式,让小学生能将自己的生活节奏融入天地自然的节奏中,能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中华文化的根脉中。本着儿童性、体验性、序列性的原则,二十四节气课程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包含11个部分:了解节气物候、诵读节气诗歌、书写节气汉字、讲述节气老故事、记录节气自然笔记、进行节气科学观察、体验节气习俗、开展节气种植、制作节气用品、投入节气锻炼、吸收节气心理营养、参与节气项目化学习。二十四节气课程是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强调整体育人,实践育人,通过学生持续的阅读、观察、体验和探究,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建立小学生的文化根基和自然根基。
三是开启了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创新路径。课程贯穿于全年二十四节气中,让育人不是一个点,而是时间维度里的一条河,静静流淌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持续的气象观察、太阳高度角测量,结合节气特点进行的观树叶、观雨、观鸟、观蜜蜂、观蚕、观螳螂、观蝉、观星等,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科学观察的习惯。育才学校校园内有百草园劳动基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制订出全年种植计划,学生通过种植作物和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过程,并用作物制作出节气食品、饮品、生活用品等方式,实现了课程的综合性构建、跨学科发展。外在环境的熏染和内在课程的浸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的大地情怀,万物循环再生的环保意识,根据作物生长规律进行播种的劳动观念,遵循节气规律生活的从容心态,食用节气食品的饮食习惯。丰富的课程体系触及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合作共育,形成立体化、大教育状态,凸显了亲近中华传统文化、亲近自然为导向的一种育人方式的变革。
四、效果与反思
效果之一是建立起了小学生的文化根基和自然根基。育才学校的学生表现出共同的精神气质,一是对家乡和祖国更为深厚的热爱,并有主动作为和担当。2020年疫情期间,育才学校交响乐团与合唱团的96个学生,在各自的家里演奏、演唱,联合录制了《我的祖国》,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同时向驰援武汉的湘雅附二医院医护群体致敬。又如在地域文化的行走中,学生写下《关于长沙天心阁历史和构造的研究》、《关于湘绣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关于白沙井的历史研究》等报告,俯身于脚下热土倾吐心声。二是更敬畏自然和善待自然。学生罗浩荣在节气观察中发现蜗牛喜欢啃食植物,他通过多组实验确定蜗牛怕铜并发明了蜗牛驱离器,解决了无毒害防止蜗牛啃食植物的问题,获第二十一届发明展金奖。学生为生态环境发声,师生作词、演唱的《垃圾你要分清楚》,在区域内传唱。三是有根基的小学生心理更阳光。在大自然这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学习到人与天地相处的哲学。在大自然中的奔跑、游戏、探索、沉思默想,排解了学生的忧虑和烦闷。2017年育才学校微信公众号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二十四节气课程实施记录,照片中育才学生在每个节气里发自内心的微笑,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美好就在“此身,此时,此地”,是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每一个此刻,真实的生命体验。育才学生进入中学之后反响都很好,都比较自信、阳光,
没有心理问题。
效果之二是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教师的焦虑程度比较低。首先是在课程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让教师找到了研究的乐趣,获得了成就感。和课程相关的著作出版。朱爱朝所著的“中国人的自然之书”《时节之美——朱爱朝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自然之美——朱爱朝写给孩子的自然笔记》《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出版。《朱爱朝母语课堂》获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十佳好书,《我的自然笔记》获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年度十佳好书。《时节之美——朱爱朝给孩子讲二十四节气》获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年度十佳好书。2020年,9名校长合著的教育著作《在爱中行走》出版,朱爱朝书写了育才学校如何以二十四节气为经,以自然笔记为纬,让师生与世界建立健康的关系。《光明日报》在2022年3月8日刊出对朱爱朝的专访:《教育,就是用天真开阔的眼睛看世界》。《当孩子与世界长在一起》等和节气相关的四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二十四节气课程中儿童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开启走向大地的生活方式》等十余篇发表于省级刊物的文章,讲述了育才学校开展二十四节气课程的实践研究。二是老师们在关注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滋养,拥有了欣赏时节之美的眼睛,步调开始舒缓和从容。
效果之三是学校找到了一条稳定持续发展的路径。首先二十四节气课程的挖掘是深而广的。从学科而言,各个学科都可以找到其中的衔接点和拓展点。它既可以是可见的内容,又可以贯彻到背后更深层次的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学校的整体改革提供了一个窗口。二是提供了一种小学教育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来走内涵之路的方法。二十四节气课程带来的改革是全员性的,也是全过程性的,涉及到了育才学校从学生培养目标、教师发展到学校文化,是全方位的。三是区域的引领和示范效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示范窗口。2018年,育才学校荣获“凤凰网国学教育联盟”。学校各学科教师开发了《节气自然笔记》、《节气美食》、《民俗游戏》、《节气诗词》、《节气艺术活动》、《节气英文童谣》、《节气科学观察》多本教师教学活动用书,开发了学生节气使用手册《24节气自然规律和心理变化记录本》,整理了《育才学校二十四节气课程实践》用书和《育才学校学生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用书。这些书籍和论文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多渠道的学习经验。朱爱朝在全国做和节气课程相关的讲座或上课20余次,在线上课收看人数达上千万人,朱爱朝领衔的亲近母语二十四节气课程联盟辐射到全国的四百多个班级、学校。
反思:二十四节气课程重视的是小学生根基的建立,是向着文化、向着天地的自我打开。二十四节气课程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只能够给小学生提供一段美好的人生经历和心灵的体验,让小学生更从容地去面对信息化时代,面对今后必然要经历的应试生活。在功利教育思想下,当小学生学一个东西一定要追求一个具体的可见目标时,这个课程会被某些家长不太接受,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得到太月香学、状元台茶叶、贵龙森宝、花宝峰业、岳麓书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邵雷剪纸等合作伙伴大力支持。
新华社2024-12-21 20:56:4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三农2024-12-21 20:56:03
新华社2024-12-21 20:54:08
新华网2024-12-21 20:53:11
新华网客户端2024-12-21 20:52:02
央视新闻2024-12-21 20:51:16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12-21 20:50:20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12-21 20:37:35
央视财经2024-12-21 19:07:33
人民日报2024-12-21 19:06:21
央视新闻2024-12-21 19:04:32
如何辨别健康信息真伪?国家卫生健康委开设“健康科普辟谣平台”
健康中国2024-12-21 18:23:40
好评中国·作品选登:“粮出手、善藏余”,持续讲好岁稔年丰好故事
红网时刻2024-12-21 17:11:30
人民网2024-12-21 17:10:41
新华时评|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新华社2024-12-21 17:10:00
人民论坛网2024-12-21 17:09:07
【2024打卡中国】外国网红体验制作杨柳青木版年画 乐享“指尖”上的津味文化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4-12-21 17:06:30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12-21 17:05:40
央视新闻2024-12-21 17:04:58
新华网2024-12-21 17:03:56
新华社2024-12-21 17:03:20
央视新闻2024-12-21 17:02:15
中国新闻网2024-12-21 17:01:07
超4000万吨!前11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创历史新高
央视新闻2024-12-21 17:00:20
新华网2024-12-21 16:59:39
央视网2024-12-21 16:56:42
新华社2024-12-21 16:55:14
央视新闻2024-12-21 16:54:20
央视新闻2024-12-21 16:53:08
央视新闻2024-12-21 16: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