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21:00:30参考消息
美国合众国际社2月1日刊发题为《破败、脆弱的基础设施制造美国噩梦》的报道,作者是哈伦·阿尔曼和阿诺德·德博什格拉夫。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有很多要担心的事情:俄乌冲突可能升级,新冠疫情可能卷土重来,债务正在爆炸,经济“硬着陆”不断迫近,环境灾难每天发生。此外,美国国内已经几十年没有像现在这样政治分裂了,可能从内战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然而,人们也无法忽略其他可能出现的噩梦场景,比如关键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存在严重风险。
△当地时间2023年1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水。
基础设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干扰,不论故意还是意外。
在冷战期间,互相确保摧毁(MAD)凸显出防止灾难性核战争的必要。今天,一种新的MAD,大规模干扰攻击,不论人为还是自然造成,是美国面临的最紧迫的威胁。
环境灾难、网络攻击和事故,不论人为还是无意,都会危及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社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各国社会变得更先进,技术上更加精密复杂之际也变得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大规模干扰的影响。
想想基础设施在干扰面前的脆弱性,尤其是大规模干扰性攻击对电力、燃气和供水基础设施的威胁。以下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的规模。约300万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管道向8000万美国人提供约30万亿立方英尺(1立方英尺合0.028立方米)天然气。近75万英里高压输电线提供电力。美国人每天消耗通过220万英里管道输送的300亿加仑(1加仑合3.79升)水。
上述公共基础设施大部分年代久远,有一些已经超过了100年。爆炸的井盖、停水和燃气泄漏都是危险。美国国家交通委员会刚刚把燃气泄漏和爆炸列入“要犯名单”。环境灾难造成的自然破坏可能等同或超过人为行为。
这种危险真实存在,不断增多且经常被低估。假设几天或者几周都无法获得电力、天然气和水,美国人会作何反应?
这不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美国对基础设施越依赖,干扰带来的后果就越严重。然而,在保护供应和防止干扰方面,美国采取了哪些行动?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但有用的举措却很少。
对新的大规模干扰性攻击的应对首先必须是防止干扰,然后是遏制干扰和控制破坏。
新华社2023-09-30 17:43:13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27:06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19:04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18:57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18:52
新华社2023-09-30 17:13:00
新华社2023-09-30 17:12:17
总台中国之声版“秋晚”《明月照家国》激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3-09-30 17:06:47
央视新闻2023-09-30 15:19:24
新华社2023-09-30 15:17:48
央视新闻2023-09-30 15:16:55
专访:参与进博会有效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商誉——访澳中农业产业协会会长威尔顿·姚
新华网2023-09-30 15:16:09
新华社2023-09-30 15:14:40
(杭州亚运会)亚运见闻:外籍运动员“玩转”浪漫中秋 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中国新闻网2023-09-30 15:13:39
中国新闻网2023-09-30 15:12:56
人民网2023-09-30 15:11:55
新华社2023-09-30 15:11:05
浙江在线2023-09-30 15:09:54
亚运观察丨弘扬美学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在杭州亚运会看见人文之美
人民网2023-09-30 15:08:58
人民网2023-09-30 15:08:03
人民网2023-09-30 15:07:09
光明网2023-09-30 15:06:16
新华网2023-09-30 15:05:10
央广网2023-09-30 15:04:16
央视新闻2023-09-30 15:03:16
新华网2023-09-30 15:01:54
光明网2023-09-30 15:01:01
光明网2023-09-30 15:00:06
央视网2023-09-30 14:59:07
央视新闻2023-09-30 12: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