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永昌(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必然趋向。我们要站在唯物史观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高度,科学认识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总体方位,深刻领会共同富裕的文明意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
共同富裕本质内涵深刻蕴含着历史辩证法
追求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所系。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进程中,对推动共同富裕持续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各种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那种僵化不变、单一直线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推进共同富裕实践有着客观的历史前提和社会条件,是完全符合历史辩证运动规律的客观现象。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过上更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基本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如果说推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宗旨使命的话,那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和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其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必然会产生、之所以有优越性和合理性,就是因为它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更能解决经济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更能协调推进社会高效、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事实上,离开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前提,就根本谈不上有共同富裕。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必然要推进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富裕实践。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毫无疑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社会制度基础,这是我们推进共同富裕制度性的必然要求。
最后,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共同富裕不但是“富裕”,而且还是“普遍富”“共同富”,是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需要有比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保障水平。显然,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经典性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基本内涵和特性,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就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丰富发达起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要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剥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这些本质要求的内在统一性,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不是以单一线性方式实现的,而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生动具体的现实矛盾开辟前行道路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构成了我们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方向的确定性,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种辩证性主要表现在: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但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内卷”“躺平”的均贫富、杀富济贫;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有差别、有先后的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先富也要带后富、帮后富;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的共同富裕,做大“蛋糕”与切好“蛋糕”、共建与共享、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而不只讲“享受”“分配”“福利”,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搞过头的社会保障,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人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共同富裕,而不是畸形的物质、金钱、福利的“富裕”;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是一个现实而又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富裕,需要不懈接续奋斗,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等不得也急不得的历史发展过程,等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论述,科学阐述了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全体人民过上富足美好生活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我们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能共同往富裕走、往更高水平走的过程,即使没有劳动能力的,也能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向更高生活水平提升,共同往上、往前走,过上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因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底线或者说起点,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出现收入差距、生活水平差距持续扩大,更不能出现两极分化,大家都能共创共享发展成果,都能向着更富裕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全体人民都能逐步普遍富裕,生活形态普遍更加美好。这说明,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是科学合理、现实可行的历史创造活动。我们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必须以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历史辩证法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观点为指导,坚持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相统一。这是我们从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性中必然要得出的逻辑结论。
共同富裕总体定位生动展现了历史主动性
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必然抉择。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既反对历史唯心主义,也反对历史宿命论,认为人们在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是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这就是实践主体的历史主动性和历史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唯物辩证的历史实践者。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善于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勇于把握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积极能动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而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经过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特点,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稳步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所有这些,都为更大力度地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坚实基础。历史在前进,人民在期待,我们党接续奋斗,带领人民为创造更加美好生活作出了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大决策。
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讲,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接续“小康社会”后的生活形态又是怎样的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更加注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特征,是我国各项事业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继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全面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要更积极主动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在历史担当中创造历史伟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美好生活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又一个新的历史担当和伟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日益成为党和国家新的工作着力点。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接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共同富裕,不是局部性、个别性的社会发展现象,而是总体性、全局性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总的认为,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或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一块,各提各的指标,要从全局上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意义的论断,揭示了新时代共同富裕在历史进程中的总体定位,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石,为扎实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些重大论断告诉我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历史必然,“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是新的更高发展阶段的一个全社会性的“总体概念”,是综合整体地反映人民生活的社会形态。所以,我们接续推动的、与“小康社会”相对应的共同富裕,也可以称为“共同富裕社会”,或者可以称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这是对共同富裕历史进程地位的总体定位,我们要站在全局高度去领悟和把握新时代的共同富裕。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共同富裕和人民生活总体性社会发展新形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根本动力和重大历史使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任务新目标。这既客观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更现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开创新伟业的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写照。
共同富裕实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
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美好生活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和创造,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天下大同、共同富裕是人类一直以来都追求的美好愿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为这种理想的逐步实现创造了一定条件,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要比古人富裕得多。但是,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过共同富裕。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共同富裕除了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形态,还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思想理论指导和强有力的政党、国家力量的组织领导。只有当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以发达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并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建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先进社会制度后,才有可能在一个国家范围里全面推进共同富裕。人类社会的国家区域性共同富裕实践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需要有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社会制度保障、科学理论指引和坚强的组织领导。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实践,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展开的一场自觉有序的历史性创造活动。我们推进的共同富裕不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而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社会治理、社会政策等全部社会运行要素统筹综合推进的实践创造过程。这既是全面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也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壮举,将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进程。
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识,推进和实现这个伟大飞跃的过程,也是扎实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的持续奋斗,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践,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结果,又是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起点。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讲,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无疑是接续小康社会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新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毫无疑问,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鲜明的本质特征。
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也是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而且这种“日益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和全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推进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而这种全面进步的更美好生活,其根本内容就是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也明确指出,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建立在全面协调统筹包容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内容。
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壮举。新时代推进的共同富裕,可以说是“五大文明”一体的全面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富裕。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点,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过上更美好生活为根本目的和至高价值的现代化。显然,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个人资本至上”“物质增长至上”的西方现代化模式,开创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对人类文明的新创造新贡献。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史上,产生划时代的意义。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9日 15版)
[ 责编:李方舟 ]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11-15 10:28:01
中国理论网2024-11-15 10:26:33
人民网2024-11-15 10:25:57
人民网2024-11-15 10:24:36
中央广播电视台2024-11-15 10:21:26
中国经济网2024-11-15 10:17:24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太仓:这座中国江南小城为何在德国大名鼎鼎?
新华网2024-11-15 10:15:37
央视网2024-11-15 10:14:01
文化中国行·新文化“兴”青年|90后古籍医生抢救700岁国宝
现代+2024-11-15 10:11:56
文化中国行·新文化“兴”青年|90后古籍医生抢救700岁国宝
现代+2024-11-15 10:10:23
中央广播电视台2024-11-15 10:07:17
中国经济网2024-11-15 10:06:22
人民网2024-11-15 10:05:22
央视新闻2024-11-15 10:03:35
36.02万亿元,创新高!外贸实现稳定增长 “韧性”“活力”成关键词
央视网2024-11-15 10:00:58
央视新闻2024-11-15 09:59:48
新华社2024-11-15 09:58:11
文化中国行 | 落叶如何化身为文化遗产的“养料”?“故宫零废弃”打造冬日“绿色景观”
新民晚报2024-11-15 09:57:11
人民日报2024-11-15 09:56:23
中国新闻网2024-11-15 09:40:08
央视新闻2024-11-15 09:12:18
石榴云2024-11-15 09:10:20
万人说新疆|卡米力江·阿布都克力木:尽最大努力为秦腔事业贡献力量
新华网2024-11-15 09:09:45
央视新闻2024-11-15 09:08:02
央视新闻2024-11-15 09:06:30
新华社2024-11-15 09:04:12
人民日报2024-11-15 09:01:33
外国网红看海南 | 杰里德一家跨国“时光机”,海南巨变惊呆加拿大爸妈
南海网2024-11-14 21:52:06
人民网2024-11-14 21:48:46
新华社2024-11-14 21: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