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10:20:56燕鸣 来自北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1年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2022年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科学谋划了发展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稳中求进,今年的“稳中求进”应该如何解读?作为普通人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今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共同分析这个话题。
1
第一,稳中求进是要“稳”字当头,既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又要稳住社会和谐稳定安全大盘。去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实属不易,而今年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不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稳”打底。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蔓延,我国也时常出现多点散发和局部扩散的情况,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受到国际局势影响,有色金属、能源(石油)、工业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呈现价格上涨趋势,国内消费需求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在培育期。种种迹象表明,平稳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稳的是经济、稳的是社会秩序、稳的更是人心。
2
第二,稳中求进是要“进”字引航,力求在保障平稳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稳是我们需要优先保障的,这意味着在经济指标方面我们不再一味追求过高的速度,但不追求高速度也不能踩下急刹车,当前我们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但是在人均GDP以及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还存在不小差距,贫富差距也在一定程度存在,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还需要持续满足。因此,必须用发展来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面对种种困难,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停下来,我们应该努力在困境中谋求持续发展,向着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持续前行,虽然步伐小了、步子慢了,但我们的发展仍在持续,发展质量也在提升。
3
第三,稳中求进是一种综合平衡的科学发展理念,不走极端,力求均衡,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最佳策略。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秉持实事求是的为事之道,在思想和观念上有所转变,也许5.5%的经济发展预期不再是主要经济体中的最高值,然而,我们能够在现有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基础上维持相对不低的发展速度已经实属不易。当前我们已经步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追求在发展的质量上下功夫,尤其是在民生保障方面加快补齐短板,科学推进“双碳”目标建设项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淘汰落后产能和低附加值产业,尤其是要淘汰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在这种转换过渡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增有减,需要维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平衡。
文/张超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燕鸣
新浪微博
@燕鸣
中国新闻网2025-02-16 20:49:33
人民网2025-02-16 20:48:01
新华社2025-02-16 20:47:00
央视新闻2025-02-16 20:46:28
央视新闻2025-02-16 20:45:51
减少提取限制、拓宽使用范围……全国20多个城市优化公积金政策
央视新闻2025-02-16 20:45:04
央视网2025-02-16 20:44:36
中国新闻网2025-02-16 20:44:12
新华社2025-02-16 20:42:16
人民网2025-02-16 20:41:48
光明网2025-02-16 16:52:09
央广网2025-02-16 15:42:37
央广网2025-02-16 15:35:34
央视网2025-02-16 15:35:06
人民日报2025-02-16 15:34:09
央视网2025-02-16 15:33:46
新华社2025-02-16 15:33:16
央视新闻2025-02-16 15:32:42
新华网2025-02-16 15:32:03
环球网2025-02-16 15:31:34
人民日报2025-02-16 15:31:03
CCTV42025-02-16 15:30:33
光明日报2025-02-16 15:29:40
人勤春来早 开工干劲足丨“中国智造”含金量UP!智能驾驶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央视新闻2025-02-16 15:28:45
央视网2025-02-16 15:27:09
新华社2025-02-16 15:25:24
央视频2025-02-16 12:52:17
中国经济网2025-02-16 12:49:41
新华社2025-02-16 12:46:20
新华网2025-02-16 12: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