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明珠”重生记——白洋淀首次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探秘
资讯
资讯 > 正文

“华北明珠”重生记——白洋淀首次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探秘

自动播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乔娅 高航

寒冬时节,白洋淀远离了夏日喧嚣,远远望去,芦苇无边、寒鸟飞鸣,大片的芦苇与纵横交错的水道,多了一种静谧之美。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三类,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三项主要指标同比下降16%以上,稳定达到三类水以上标准。至此,白洋淀水质从劣五类全面提升至三类以上标准,首次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天更蓝、地更绿、水愈秀,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冬日的白洋淀。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乔娅 摄

退耕还淀还湿,再现淀区生态风采

“你们看,这水多清亮,跟自来水一样。”1月9日,在白洋淀生活了70多年、如今在村里担任环保监督员的老渔民夏国胜,从淀边舀上一瓢水,高兴地说,“这样透明的水,我有40多年没有见过了!”

雄安新区安新县圈头乡桥东村村民夏国胜正在打捞垃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乔娅 摄

夏国胜所在的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圈头乡桥东村位于白洋淀中心位置,四面环水,是白洋淀39个纯水村之一。

“我小时候,白洋淀水清见底,人们渴了都是趴在淀边直接喝。人坐在船上,水里的鱼看得一清二楚。”夏国胜说。

夏国胜清晰地记得,1983至1988年白洋淀干淀的那些年,淀区能种玉米蔬菜,开三轮车。1988年夏季,白洋淀重新来水后,水质越来越差,尤其是2000年前后,淀水跟村民熬的饭汤似的,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船一过,酸臭味扑鼻。

期间,河北省和白洋淀周边市(县)曾多次治理,但污染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夏日,游客乘坐生态木船荡漾在白洋淀上。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泽凯 摄

伴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一度污染严重的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4年多时间,河北省积极推进入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建设,大力开展退耕还湿还淀,恢复淀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为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生物提供良好栖息地。截至2021年,新区稻田、藕田退耕还淀15.05万亩、旱田退耕还淀11.9万亩;白洋淀流域共建设人工湿地6个。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改善引来大量飞鸟回归。最新观测数据显示,白洋淀野生鸟类总量达230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4种。入冬以来,白洋淀呈现出万鸟翔集的生态画卷。

芦苇平衡收割开创历史先例

如今的白洋淀再现了“华北明珠”之美,景色季季不同,夏有碧波荡漾、荷红苇绿醉人,冬有凝固静谧、芦苇摇曳生风……

白洋淀水质的提升,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白洋淀的村民。“你们看,这个就是噘嘴鲢子,随着白洋淀的水质越来越好,这种对水质要求高的鱼也回来了。”84岁的安新县安新镇王家寨村村民王景深向记者展示着刚刚从白洋淀打捞上来的鱼。

王景深正在捕鱼。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庆敏 摄

王家寨村位于白洋淀腹地,是雄安新区唯一一个不通旱路的纯水村。84岁的王景深是土生土长的王家寨村人,从16岁开始,一直靠捕鱼为生。

“白洋淀污染最严重的时候,鱼的种类下降,鱼的品质受影响。”王景深告诉记者,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水质好转,每天光靠卖鱼就能挣两百多块钱。

自动播放

鱼类的大量回归,是白洋淀流域全面开展河道综合治理的结果,其中,芦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芦苇对湖泊水质有净化作用,但如果管理不好,比如不能按时收割,会造成芦苇退化,净化功能减弱。部分芦苇残体倒伏在水中腐烂,会影响白洋淀水质。”河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建中说。

白洋淀芦苇总面积13.4万亩。为有效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消除冬季淀区火灾隐患,白洋淀采取“两年轮换收割”的办法,每年轮换收割约6万亩,逐年持续进行,推进了淀区的污染整治。

白洋淀淀区芦苇平衡收割开创了历史先例,水生态修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白洋淀独特的“荷塘苇海、鸟类天堂”风采得以再现。

夏日白洋淀的苇海。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泽凯 摄

加快制度创新,打造水治理的“白洋淀模式”

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改善,让白洋淀“望月岛6号院”民宿老板刘祥武过上了红火的日子。

“外地游客都说白洋淀的水越来越好,有的游客一年要来这儿旅游好几次呢。”如今,白洋淀的水成了刘祥武的生财宝。

经过4年多的全面治理,雄安新区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水质全部达到三类标准,白洋淀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前所未有,速度之快开创全国先例。

航拍夏日白洋淀长廊栈道。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泽凯 摄

记者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年来,河北坚持创新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管理制度,打造了“新法规”推动依法治理、“新技术”完善监测网络、“新办法”构筑考核体系、“新改革”强化监察执法、“新科技”助力精细管理的“白洋淀模式”,积累了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河北经验”。

此外,河北省还与北京市、山西省形成联防联控联治大格局,入省境断面也全面达到三类以上标准,整个流域的水质改善,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支撑。

“河北以绝不让一滴污水入白洋淀的决心推进治理,重点实施了芦苇平衡收割、水草打捞、生态清淤、退耕还湿、旅游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工程,对推进白洋淀治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赵宪伟说。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打造白洋淀优美生态环境的关键阶段。目前,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已经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并重阶段转化,进而向生态修复为主阶段转变。

自动播放

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表示,下一步,新区将坚持白洋淀补水、治污、防洪一体化推进,创新开展白洋淀生物修复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造蓝绿交织的优美生态空间,为雄安新区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良好环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