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包场看完《雄狮少年》 眯眯眼这事儿洗不白了
资讯
资讯 > 正文

我包场看完《雄狮少年》 眯眯眼这事儿洗不白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最近一部叫《雄狮少年》的国产动画电影被指涉嫌 “辱华”

因为,里面的角色长这样式儿:

总结一下特征,就是 吊梢 + 宽眼距 + 眯眯眼

有人说,导演把角色设计成这样,就是 丑化国人、讨好西方 ,这样的电影“狗都不看”;

不光抵制《雄狮少年》,还要记住导演和监制的名字,之后出一部抵制一部。

还有人却说,自己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 中国人的骨气,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样一部好电影被指 “辱华” ,是他这辈子听过最荒诞的笑话。

同样一部电影,为啥评论反差如此之大?

最重要的是,《雄狮少年》,到底辱华了没?

01

为啥一看到眯眯眼,就想到辱华?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首先要理清的是,影片里角色的眯眯眼特征怎么就成了“辱华符号”。

毕竟,总有人借着鲁迅先生在《小杂感》里的一段话来仿照句式,讽刺国人上纲上线:

咋你们一看到眯眯眼,就想到辱华?

说好的文化自信呢?

实际上,大家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眯眯眼辱华就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这个形象 作为歧视意义使用 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傅满洲》系列影视剧。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正盛行“黄祸论”。

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认为:黄种人会威胁白种人的生存,并将这种思想四处散播。

“傅满洲”这个对扭曲和妖魔化东方的形象应运而生。

20世纪上半叶,这个留着两撇八字须、眯着斜眼、一脸奸诈相的角色,正式成为美国恐华、排华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标志性符号。

早在半个世纪前,李小龙就曾经直言不讳:

由于强大的历史惯性,时至今日,在欧美文化中,眯眼睛 + 斜眼 依然具有强烈的文化暗示含义。

它绝非一种个人审美差异,而是早已被西方国家烙印上了“辱华”的标签。

不过,比起早年公然在影视剧中推出傅满洲这样的眯眯眼、猥琐阴翳的人物形象,现在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这种歧视形式更加“文明”,也更隐蔽了。

比如,垄断“高级美”的定义权,操纵中国人对自身的审美自信。

为此,它们专门设计出了一种针对东方的审丑造型。

国际大牌在杂志及广告拍摄中,故意包装捧出一些眯眯眼模特,来定义所谓的“高级美”;

或通过刻意化妆,改变原生眼型,打造出 眯眯眼 + 眼角斜向上 的效果。

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毕竟直到最近几年,某些洋品牌的画风还是这样式儿的——

D&G:

VOGUE官方发布照片的中国模特,被外国友人夸赞“打破时尚界审美常规”。

不过,这不就是眯眯眼加上了个宽眼距?

就在前几天,梅赛德斯奔驰的广告,依然还是这样式儿的:

这种歧视文化如此根深蒂固,一个个欧美普通路人自然也精通此道,用食指把自己的眼睛拉得细长、进行种族歧视的手势玩得贼6:

所幸,在另一方面,对于这种刻意丑化东方人形象的抵制,也从未停止过:

1932年,《傅满洲的面具》上映时,当时的 驻美国大使馆 就抗议过电影出品方米高梅公司。

2007年,《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周润发饰演的海盗啸风被认为是傅满洲的延续,侮辱新加坡渔民,遭到了 新加坡网友 的抵制。

2013年,《钢铁侠3》,十环帮使用蒙古文,引发 蒙古国政府 的不满,认为这种行为暗示“蒙古文与恐怖组织联系起来”。

2020年东京奥运排球资格赛上,俄罗斯的助理教练对落败的韩国队比了个“眯眯眼”,涉嫌歧视被禁赛。

就在今年6月份,塞尔维亚女排运动员在对战泰国女排比赛中,故意做出“眯眯眼”表达歧视,也被禁赛。

(图源:网易新闻)

而中国,因为在国际上长期处于失语状态,以及早年对洋牌子、洋面孔崇洋媚外之风严重,碰到这种不公的情况,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甚至于,咱们自己内部就出了叛徒 ——

出于利益考量,或者从内心深处已经觉得西方审美更高级,就迎合刻板印象进行自我改造,争取成为 / 塑造出西方认可的形象。

像陈漫的摄影作品,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在全球巡回展出。

但扪心自问,陈漫真的认为这是/能代表东方美女吗?

她本人在公共平台上的照片,分明是这样式儿的:

可以说,陈漫就像是一个按照校霸的偏见 而 刻意夸大自己某种特质 讨饭吃的同学,可怜、可恨、可悲。

不过,吴京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

那他妈的是以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打破刻板印象、反对种族歧视的重要性。

如今网友们如此敏感,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恰恰是国人越来越恢复文化自信的表现。

因为,文化自信,本来就包含了不为东方主义辩解的权利,包含了对不符合我们理念、触犯我们利益的事情大声质疑的权利。

抵制眯眯眼并不是啥一时的舆论潮流,而是忍无可忍的结果。

被外国人指着鼻子阴阳怪气了这么久,终于到咱们还嘴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我相信,大家的本意也并不是要把小眼睛剔除中国国籍、认为原生眯眯眼也等于辱华。

要知道,“恰好符合” ≠ “刻意迎合”。

我们要警惕混淆概念,在自己人内部搞对立分裂的行为。

那么,整个问题的关键来了 ——

这部《雄狮少年》,到底是 “恰好符合”, 还是 “刻意迎合” 呢?

02

《雄狮少年》,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鉴于这部电影目前的观看总人次才400万左右,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凭着几张网传的截图就认定辱华了,所以,我建议:

咱们先把角色形象的争议稍稍往后放一下,看看影片本身在故事情节上有没有涉及“辱华”。

(图源:猫眼专业版)

《雄狮少年》讲的是广东农村的留守少年阿娟、阿猫和阿狗,在退役狮王阿强的培训下参加舞狮比赛,成长为舞狮新星的故事。

作为一部讲述少年成长的电影,毫无疑问,故事里少不了逆袭、热血、励志的元素。

演员吴京发博的文案,正是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很是能鼓舞人心:

扒扒目前网上的热门好评,“燃”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字。

(图源:淘票票)

也就是说,这部影片总体所表达的情绪,其实是非常正向的。

(图源:豆瓣)

至于为什么选择相对小众的舞狮题材,按照导演孙海鹏的说法,是源于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他曾偶遇舞狮队表演,深深被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震撼,希望把这种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

可以看出,电影在讲述少年英雄梦的同时,也聚焦“舞狮”这项中国优秀民间艺术,故事是虚构的,但《雄狮少年》主创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这种真挚的情感,更体现在创作的专业度上 ——

题材方向确定后,主创团队做了大量采风、调研工作。

在向很多专业的舞狮队取经后,才开始设计动作分镜,并且还要在真实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融入进舞蹈化的动作,增加画面的美感。

正因如此,《雄狮少年》对于粤域环境的还原,从公映之初就让广东人惊呼大赞:

(图源:微博@余天一)

尤其是,导演对于光线的处理,质感十足。

(图源:微博@电影雄狮少年)

舞狮的细节,也实实在在阐释了什么叫“纤毫毕现”。

可以说,《雄狮少年》的动画效果,无可挑剔。

这一切,是为了营造现实主义的整体风格,并借此传播岭南地方文化,能做到这个程度,完全是奔着 国产动画制作标杆 去的。

而这部电影,还仅仅只是 “中国少年宇宙” 迈出的第一步。

按照制片人张苗的说法,2021年年初启动的“中国少年宇宙”,准备在3-4年的时间之内,推出6部长片电影,真人/动画电影各3部。

考虑到中国动画电影市场仍以神话题材类影片占据大头,做原创IP宇宙的这个野心,不可谓不大。

所以,从种种迹象来看,主创是希望得到观众共鸣、产生文化自豪的。

正式公映之前的点映阶段,口碑直接就爆了。

不少看过电影的影迷朋友都在等待口碑传播开,业内当时预测的票房是25亿。

那时,“眯眯眼”争议尚未发酵。

谁也没想到,《雄狮少年》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出圈,为大众熟知。

那么,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或者,干脆挑明了说,《雄狮少年》被骂,是不是被冤枉了呢?

03

《雄狮少年》被骂,不算冤

看到这里,大家发现什么了没?

在我夸完《雄狮少年》这一通后,眯眯眼这个形象设计反而更让人疑惑了 ——

毕竟,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雄狮少年》的角色设计确实存在“眯眯眼”的情况。

这样的长相选择,说实话,是挺符合一直以来主流的西方视角下的东方刻板印象的。

(与傅满洲形象对比图,大家感受一下)

那是不是因为《雄狮少年》这部电影,一定要如此设计 —— 才能完成某种艺术表达呢?

一个可以达成的共识是,现实生活中,单眼皮、小眼睛的国人虽不在少数,但极少 同时兼备 吊梢眼 + 眯缝眼 的特征。

反观《雄狮少年》 ,好家伙,一口气把 “吊梢 + 宽眼距 + 眯眯眼” 全凑一张脸上了。

并且,虽然并非全员眯眯眼,但几位主角人物形象都是如此。

(从左至右:两位阿娟、阿猫阿狗)

由于电影其他部分都还原度很高,一下子集合了这么多眯眯眼,真是让人纳闷。

这样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牺牲了风格的统一性,和这部电影一直强调的写实手法是冲突的。

注意了,我不是说,不能设计眯眯眼。

而是一下子集合了这么多,很难说是写实,这就和影片努力呈现的现实主义风格相悖了。

(图源:豆瓣)

当然,话说到这里,咱们仍然可以用贴合人物角色、主创个人审美来为之解释 ——

然而,上面两张是《雄狮少年》的官方定档海报,可以看到男女阿娟的眼睛虽然也吊梢,但是绝不是眯眯眼,大小很正常。

那为啥一到了电影里头,眼睛就变了呢?

真是让人费解。

(给大家放大看看)

如果说,以上两个疑点,勉强还算是出于艺术表达层面的考虑,那主创们对于人民群众呼声的反应,可就更让人纳闷了:

本片的监制张苗,根据资料显示,为资深电影发行人、制片人,之前操刀过 《战狼2》、《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 等多部大片 ——

按理说,文化政治敏锐度可比我们这些自媒体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那为啥要公然触碰大众的雷区呢?

难道,《雄狮少年》全体创作人员都不知道眯眯眼在当前的文化语境里意味着什么吗?

我想,也未必。

咱先不说“黄祸论”和“傅满洲”是现在电影学院 - 电影史的必修内容。

就算是《雄狮少年》的创作团队上学时候集体逃课、也没好好学课本,那么结合这几年各种西方品牌故意推出丑化国人的广告, 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商业电影,主创人员也应该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了吧?

甚至于,在点映阶段,其实就有人指出电影设计不当。

如果当时延期、修改,其实也没有问题。

毕竟,根据映前调研的结果去调整形象甚至剧情,是很多电影都会做的工作。

比如,去年美国的真人 CG 电影《刺猬索尼克》,在上映前遭到观众集体吐槽形象问题,片方就立即延期,修改索尼克的形象。

(左:修改前;右:修改后)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 ,《雄狮少年》并没有这么做。

在@看电影的采访中,制片人张苗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勉强解释:

“我们的要求是去网红化、去掉滤镜审美。”

可问题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即使不遵循主流审美,至少也要做到不触犯大众接受度的底线吧?

说白了,这就是对大众审美的傲慢,和对辱华歧视存在现状的漠不关心。

目前,眯眯眼形象涉嫌辱华的争议,已经盖过了对一切对于电影本身的讨论。

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求锤得锤。

面对一群长相不合大众主流审美、甚至触犯了辱华雷区的主角,真的不能怪观众太肤浅,太“审美同质化”。

现在倒好,原本一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并没有唤起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反而触发了大范围的抵触情绪。

而在影片国内首映之际,“野心很大”的《雄狮少年》主创们,还公布了海外上映计划。

制片人张苗是这样说的:

“舞狮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属于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理应走出海外被更多人了解,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被这部影片打动到。”

说实话,写到这里,我甚至觉得有点好笑了 ——

你这连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认同都没玩明白,还想着打动对中国偏见重重的外国人?

真不知道说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师爷,还是异想天开的白日梦想家啊。

更严重的是,无论该片在主观上出于啥目的,在现实中,本片已经入围了2021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作为一部出海的国产电影,《雄狮少年》本应该、也有能力去构建和塑造 更准确、更客观、更正面 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反击西方的偏见与刻板印象。

但是,这部电影反而让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加深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很后怕。

大家说,这是不是一种西方文化入侵的新方式啊 ——

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更方便夹带私货。

然后入侵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一点点温水煮青蛙地让国人接受西方的文化政治观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