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千到百万

2021-12-23 16:43:22燕鸣 来自北京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因此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1月我党在革命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文艺协会组织“中国文艺协会”,这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并为当时的中国文协主任丁玲写下著名的《临江仙》,其中“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生动反映了文艺与文艺工作之于革命的意义。循着革命与生活的脉络,丁玲笔下以第一次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活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并由此成为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中国革命文学作品。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历史与未来的互动与激荡中,众多“人民作家”“改革先锋”“人民艺术家”的脱颖而出,生动反映出时代与文艺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成就,前者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后者则以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为己任。从一件件闪光的作品中,我们能够读出巴金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大众的热爱,感受到路遥对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鼓舞,看到李雪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看到秦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 在历史的画卷中展开了辉煌前景,在时代螺旋式上升的进步节奏中,灿烂的未来,等待“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去创造。

文/崔子莲

图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责编:杜智 PX209

为您推荐

行走加查 探寻镶嵌在美景中的非遗文化

中国西藏新闻网2024-06-17 21:10:03

走进花海 看新疆阿勒泰金莲花盛开

央视新闻2024-06-17 21:09:19

投资新疆 | 养牛人的“牛”日子

人民网2024-06-17 21:07:40

卫星视角看中国|绿色之变

新华社2024-06-17 20:34:42

文秀,五年了,我们从未忘记你

新华社2024-06-17 20:31:52

护水脉兴水利 续文脉惠民生

人民日报2024-06-17 20:29:12

种树“愚公”王武山

新华社2024-06-17 20:26:31

中国这一奇迹,卫星视角见证!

新华社2024-06-17 20:23:57

星火成炬 | 古韵今风慢扬州

央视网2024-06-17 20:20:00

今日辟谣(2024年6月17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06-17 17:52:52

16国媒体人走进新疆:相信眼见为实

中国新闻网2024-06-17 16:41:26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