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地下产业链:明清建筑遭拆装买卖 能像家具一样运到美国
资讯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暗访地下产业链:明清建筑遭拆装买卖 能像家具一样运到美国

粉墙黛瓦、山水环抱,这是人们印象的徽派建筑。但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古建交易正在暗中进行。拆梁破砖,古徽州地区的明清建筑被拆解转卖后异地复建,犹如拼搭“乐高”积木一般。

小到构件、大至古宅 地下市场交易火热

“冬瓜梁,农村里收来的,清代的,8000块。”

“全部都是牛腿(传统古宅中梁柱之间的三角形木质构件),乾隆年间的,樟木材质。”

在黄山市休宁县和黄山市徽州区,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发现,很多古玩店内陈列的明清徽派建筑构件都是明码标价,甚至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到坊间“定向收购”,“想要什么都可以帮你们去找”。

为了获得更多的内幕,看看新闻Knews记者佯装成古玩收藏爱好者,向黄山市一家古玩店的店主了解情况。据店主介绍,这样的生意在黄山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但在一些古建筑收藏者和商人的眼里,倒卖构件只是“小儿科”,整栋宅子的买卖才能称得上是“大生意”。

由于徽派建筑的主体结构以榫卯结构为主,可以反复拆装,这使得整栋建筑异地搬迁成为可能。在黄山,看看新闻Knews记者就见到了一位从事“大生意”的古建收藏商潘利维。他声称自己是“全国搞古建筑最大的”,“搞古建的都知道我”。而对于看看新闻Knews记者提出的各种需求,他也表示可以完全满足。在其工厂内,看看新闻Knews记者见到了多栋大型木结构古建筑的雏形。他说,这些古建基本上都是来自徽州地区的清朝建筑,已经有了买主,只待修复完成后就可交货。而在他的仓库中,这样的建筑还有两百多栋。

这两百多栋建筑在原址上的模样,如今只能在潘利维的电脑上才能得见真容。看看新闻Knews记者佯装看中了其中一套来自安徽歙县的古宅,提出想买回上海。“你想运到上海、北京去,甚至美国去都可以,就像家具一样的。”潘利维表示,将古宅的木结构运到上海并安装需要六十万元,辅以明代的砖瓦再装修,一共需要三百万。潘利维称,这其中“就赚几万块钱”。

但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安徽省池州市却听到了另一种说法。当地古建收藏商柯官平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笔生意可以赚不少钱。从本世纪初至今,就有不少安徽商人在做这样的生意,“几万块钱买的,几十万块钱卖掉,有不少人挣了大钱。”出于收藏爱好,柯官平也从安徽、江西收购了二十多套明清古建筑。在他公司的仓库里,古宅上拆解出来的木料及构件被堆得满满当当。

一般情况下,古建筑的收购商们会对收购的房屋进行拍照,再对拆解下来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根木头进行编号,并收归仓库。在交付买家之前,按照行规,卖家们会找一块空地,按编号对老屋进行原貌复原,搭出房子的木结构,同时对腐蚀的木料和损坏的构件进行替换和修缮。直到买家满意后,他们再将其拆卸成零部件,运至目的地进行复建。据当地的木匠师傅介绍,古宅构件修复,在当地也成了一门生意。最多的时候,“一次就能收到六七十件构件需要修复”。搭建成品时,他们还可以根据买家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和修改,甚至将几栋古宅的构件拼为一栋。一米八的层高通过“换柱”,改到两米五也不是问题。

村民无奈卖房 商人趁机“捡漏” 监管有心无力

这么多的古宅和构件,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很多都是老百姓抢着卖的。”同样来自黄山市的一位古宅收藏者曹启瑞一语道破天机。由于修复和保存古宅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家有祖宅”对家庭条件贫困的老百姓往往不是财富,而是负担。曹启瑞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商人们到村里考察有收购价值的古宅,这个过程被称为“踩地皮”。由他领路,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来到了黄山市东山村。该村位于半山腰,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们大多已经搬离此处,到山下盖了新房。留下来的老房子大多是清朝时期建成的,但几乎都已经年久失修。

在东山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见到了叶先生。他家老宅的二楼已经半坍塌,只能用毛竹将房子的大梁撑起来,确保房子不会完全倒塌。而叶先生自己则住在一楼仅剩的房间里。由于老宅的楼梯已经全部坍塌,叶先生如果要去二楼,只能通过搭梯子的方式爬上去。

“我现在一身病,实在没有钱修。就想把这个房子处理掉,至少睡觉安全。”叶先生表示,对于出售这栋老宅,他的心理价位在40万。但曹启瑞评估后认为,这栋房子市场价只值七八万。

如此大张旗鼓地买卖明清建筑,是否有悖于法律法规呢?依据2004年修订的《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1911年以前的建筑物要被拆建、改建,“须经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审批手续”。古建筑被随意拆解、异地搬迁,显然是一种违规行为。黄山市住建局调研员方卫斌称,市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对于私自贩卖古民居的行为,公安部门会依法严惩。

然而,由于这些老房子并未登记在册,只要没有人举报,买卖的行为很难被有关部门及时察觉。这门生意“上不得台面”,收购商们其实个个也心知肚明。潘利维将自己保存古宅照片的移动硬盘存在办公室的保险箱内,已收待售的老宅图片按文件夹进行了编号分类,编号的原则他表示“只有自己知道”。“卖徽州的东西出去还得了?我拆的房子绝对不能写是哪里来的。”柯官平也“揭密”了异地倒卖古宅的运输方法,“比如说这个房子要运到上海去,现在他们还是按照木材运输过高速的,都不是按照古宅来走的。”

古宅买卖行为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违法成本低是一方面,但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买方市场旺盛的需求。在安徽省池州市某公司内,看看新闻Knews记者就见到了一栋从江西迁来的花园古建。古宅出现在工业企业园区里,成为了一家会所。买家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栋房子从江西买来,一共花了两百万,主要就是为了请客吃饭“有面子”。

开会所、开酒店,这是很多古宅异地迁建的最终归宿。在上海养云安缦酒店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的描述:十三座明清民居历经迁建,从抚州细心搬来一砖一瓦。位于安徽池州的石门高古村落,也是柯官平利用收购的古宅搭开发的旅游项目。为了让石门高村的整体村貌更加完整,柯官平从异地迁建了三栋古宅到石门高。看看新闻Knews记者看到村内最重要的一栋用作历史陈列馆的建筑,就是从江西迁建而来。“这个地方前几年是一片废墟,但是古时候这里是祠堂。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看见了这栋和以前很相似的建筑,然后拆件下来,安装起来。”该项目负责人杨声甫认为,虽然原址上的古建来源已不可考,但能够迁建至此仍然是一种保护。“如果你不去把它拆迁,异地重新安装起来,那这个房子只能消亡了。”

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面对这些与地方法规相悖的买卖行为,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事实上是长期共存的。政府一直打击,但民间买卖从未停止。

然而,这样的观点在建筑遗产保护专家曹永康看来,是一种诡辩。曹永康认为,异地搬迁其实是在破坏古宅的文化内核。“古建筑是有其文献意义的,就像一本书一样。异地搬迁就好比是打乱了书的页码。”曹永康对此类贩卖行为也有所耳闻,他虽然理解村民卖房的无奈,但他仍然表达了自己的不赞同。“随着不断地变卖,房子所有的历史信息都丢失了。房子的主人是谁?属于哪个村子?什么时候建的?为什么建?它的价值是什么?这都讲不清楚了。古建筑一旦变得支离破碎,那它的价值就微乎其微了。”

四处流浪,乡愁难觅。甚至拼装组合,面目全非。在记者的走访中,不少徽派建筑确实面临着这样的命运。抢救古建迫在眉睫,但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是非题。没钱保护、没有精力修缮,在记者走访村民的过程中,这样的抱怨不在少数。政府部门对此有心无力,最终这些得不到修缮的老屋让古建筑的收购商们捡了便宜。

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对于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没有明确的保护规定,《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作为地方法规又缺乏强制约束力。再加上徽派建筑数量大、分布广,更增加了保护和执法的难度。方卫斌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坦言,市政府如果要保护所有老屋,“资金压力比较大”,只能首先考虑较为精品的、成片区的古村落实施保护。池州市住建局村镇建设科科长黄永贵也表示:“如果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去劝阻,但更多的时候是不知道。”

曹永康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古建异地倒卖的地下产业,除了完善法规、强化执法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全民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当一个社会无论从政府、企业、个人都达成一种共识,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是很好的,很优秀的,我们就应该把它保护好,那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话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文中柯官平、潘利维为化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