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2020-12-06 05:18:00光明日报

【伟大壮举·扶贫印记】

光明日报记者 王 瑟 王艺钊

日前,由新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疆相册:一个都不能少——新疆脱贫攻坚的65个纪实故事”摄影展在网络上与全国观众见面了。展览由65个图片故事组成,通过小切口反映大时代,从百姓视角讲述新疆各族群众在党的治疆方略下,团结奋斗,攻坚克难,获得幸福生活的故事。在每一幅照片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新疆各族群众一步步走过的脱贫之路。他们勠力同心、步履铿锵,将自己的辛劳与汗水一同镌刻在广袤的土地上;更把他们脱贫后的喜悦展示在我们眼前。

“当我赶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个小村庄时,得知在这里驻村的工作队队长与一名工作队队员竟然是父女关系,当时我就懵了,不知道怎么才能拍好这对父女。”新疆日报摄影记者周鹏站在这组照片前,回忆今年拍摄的情景。为了这组照片,他在这里住了4天。第一天没有拿相机,而是跟着工作队成员在村里工作,认真观察他们,特别是这对父女工作与生活时的状态。第二天,当工作队和村民都认识他后,他才拿起照相机,用最朴实的方式真实记录下他们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所做的点点滴滴。

“这几组照片是在今年7月份拍摄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凯撒尔·买买提。”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新疆分院院长闫平指着一组照片说道。照片上,一个微胖的男人站在葵花地里,正和周围的村民说着什么,大家脸上是满满的笑容,他就是凯撒尔·买买提。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喀什地区疏勒县英阿瓦提乡喀拉亚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凯撒尔·买买提已经在这个小村庄工作了4年。“采访他时我们发现,喀拉亚村村民正在自发地修渠护路,整个村庄干净整洁,这是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景象。在和村民接触时,我们能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村民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自内心,这就是第一书记带给村民最大的改变。”2019年,喀拉亚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凯撒尔·买买提也成为村民口中致富的“百事通”。

在另一组图片中,最醒目的一张是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镇库木艾格勒村村民麦提妮萨·伊卜拉依木抱着3.8万现金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画面上,她周围的人也感受到她发自内心的激动,都在笑着为她鼓掌。

库木艾格勒村地处山区,海拔较高。驻村工作队经过认真考察后,结合当地实际,动员村里的党员和部分村民建起了大蒜种植棚,还种起了板蓝根等特色经济作物,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麦提妮萨·伊卜拉依木就在这样的帮扶下,脱贫致了富。她说:“企业按每公斤15元的价格收购我家种植的大蒜,我一下就挣了3.8万元。这是第一次挣这么多的钱,我真是太高兴了。”这一场景,被当时在场的摄影师捕捉到,于是就有了这组可以透过画面听到笑声的照片。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展示了新疆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每一幅照片,都强烈地透露出脱贫后各族群众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与自豪。负责选片的沈桥感慨地说:“这65个图片故事是从一万多张照片中精心选出来的,指导我们选片的思想就是:通过一个个纪实图片故事,反映新疆脱贫攻坚的成果。每个故事都孕育着新疆各族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内生动力,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

热比罕的务工新生活

201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务工的热比罕·库尔班推着保洁车走在长长的走廊上。工作以来,她体验到了受人尊重的感觉,自信也增加了许多。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热比罕·库尔班与其他务工人员在一起分享工作心得。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热比罕·库尔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新疆医科大学集本部和下属6所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创造工作岗位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5年内帮助和田地区墨玉县完成转移安置富余劳动力近1000人,热比罕·库尔班便是其中一员。医院的卫生清洁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热比罕·库尔班有很强的职业意识,每一个操作都要求自己精细到位。她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工闲时会给远在南疆的妈妈买一条裙子。(韩亮 文并摄)

合作养鹅 打卡致富

2019年11月,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塘开希村养鹅场,两个姑娘在白鹅的“大和声”中投放饲料。村民努尔·麦麦提捧着一打蛋走出鹅舍,他在养鹅场每月可挣2000多元,年底还有分红。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村民给种鹅投放饲料。

故事要从2018年说起,有养鹅技术的王枫在网上看到墨玉县发布专业人才引进项目的信息,便从陕西来到塘开希村考察。他发现这里有多处池塘,非常适合规模化养鹅,当即决定投资150多万元建6座鹅舍,并购买1.2万只种鹅苗,成立了种鹅合作社,带动村民养鹅致富。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村民在养鹅场牧鹅。

养鹅场一动工,王枫就搭块黑板,开始给村民实地教授养殖技术。多个乡镇引进养鹅人才及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鹅产业,实现了墨玉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成功。今年,全县种鹅和肉鹅存栏10.5万只,出栏24.37万只,带动60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而拥有一群群白鹅的鹅场,也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周鹏 文并摄)

穿越沙海的惠民火车

今年77岁的老人生平第一次坐火车,他准备去喀什地区泽普县探亲;女列车员拿着小扫帚和簸箕,认真清扫车窗的缝隙,两地火车的开通使她得到了就业机会;家住和田地区皮山县的赛迪艾合买提·克齐科也在列车上,他要去阿克苏地区拾棉花,三个月时间就可以收入过万,超过他原先一年的收入。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和田玉龙号”列车上的乘客。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驶过沙漠的“和田玉龙号”列车。

由喀什开往和田的“和田玉龙号”列车,是往来两地各族群众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这条铁路全程485公里,路途不长,但路上的故事依然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这趟列车的硬座全程票价仅需28元,平均每公里不到6分钱,惠民又便民。(赵戈 文并摄)

辣椒火红 日子红火

2020年8月,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哈尔恩根村村民迎来了丰收,红辣椒铺满农户的房前屋后、戈壁荒滩、田间地头。红宝石般诱人的红辣椒,俨如一片片红色的海洋,蔚然壮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8月中旬,在第五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上,博湖辣椒入选“全国十大名椒”。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村民在抛撒辣椒。

透过画面 听到笑声——新疆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

村民将辣椒挂起来晾晒。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辣椒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博湖县当地1000余户建档立卡农民脱贫。近年来,博湖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结合市场需求种植特色高产辣椒品种,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年磊 文并摄)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6日 11版)

为您推荐

凡人微光|让希望汇聚高原

新华社2025-01-15 09:36:24

春运第一天,这是归家的身影

春运第一天,这是归家的身影

石榴云2025-01-15 08:54:44

春运第一天,这是归家的身影

石榴云2025-01-15 08:52:00

全球旅游达人山西感受热情中国年

中国新闻网2025-01-15 08:47:57

美媒曝美警方凭AI工具乱抓人

新华社2025-01-15 08:46:45

雕版印刷:古籍传承的现代演绎

新京报2025-01-15 07:27:12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