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2020-08-14 19:37:37央视网

今年8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15周年。

15年来,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华夏大地天更蓝、水更清、林更茂、山更幽,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描绘出生态文明的美好图景。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今日之中国,绿色发展已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昭示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天天学习》栏目带您一同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典故中学习绿色发展理念。

【释义】

“天”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天与人的关系从来都是哲学家们努力探讨的问题。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万物的存在及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然万物各自得到阴阳形成的和气而产生,各自得到相应的滋养而成长。然而,人们看不到自然的“和”“养”之事,却能感受到其化生万物的功效与成果。因此,荀子称之为“神”。

【解读】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世界因“和”而存在,世界因“和”而发展,这就是自古及今,中国人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正如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早在主持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形成了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他指出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社会发展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并提出了“绿色GDP”概念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有新发展,他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阶段,指出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全面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也被写入党章。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中,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相信经过艰苦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承诺。

为您推荐

时政画说丨陆海之约

央视新闻2024-04-23 21:33:57

时政微视频|春晖四方种桃李

中国新闻网2024-04-23 17:44:39

学习卡丨习近平的读书之道

央视新闻2024-04-23 17:44:02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04-23 17:39:08

习近平深入社区了解基层减负情况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04-23 17:38:32

习近平的读书方法

学习小组2024-04-23 14:31:14

习语 | 读书是我终身的爱好

人民日报2024-04-23 14:26:42

跟着总书记的考察足迹|瞰重庆

新华社2024-04-23 14:23:46

视频丨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调研

央视新闻2024-04-23 14:22:27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调研

新华社2024-04-23 14:21:29

时政长镜头丨最是书香能致远

央视新闻2024-04-23 12:26:53

【和谐共生】习言道|生态兴则文明兴

中国新闻网2024-04-22 15:46:10

和谐共生|情系母亲河 绿色绘安澜

大象新闻2024-04-22 12:49:55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