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0-08-14 13:23:14中国经济网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这是继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中央首次明确“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什么?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经济总量庞大是重要基础

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体量,发展的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这为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汪彬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累了庞大的财富,也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前提。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供需格局和外部环境,也会坚定我们摆脱旧的发展方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冯俏彬说。

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文溥看来,中国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事实上,我国人均GDP跨过5000美元大关后,就进入了中等偏上经济体行列,这也意味着必须尽快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

李文溥分析说,我国已经进入人力资本加快积累期,不能再依靠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支撑经济。从需求的角度看,广大群众的一般实物消费已经得到极大满足,对实物消费的品质有更高要求,对教育、医疗卫生、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更旺盛。这些都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加离不开高质量发展。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挖掘经济潜力,才能继续做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我国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在当前的供求关系格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进一步显现,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短、中、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和实现逆周期调节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也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经济结构优化是重要支撑

中国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密不可分。

这些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改革和创新“双轮”驱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也使中国经济不断迸发出了新活力。

从三大产业看,2019年,我国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优质稻谷面积扩大;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9.4%,高于第二产业22.6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看,在国际环境复杂、外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明显。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

“在很大程度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前奏。”冯俏彬分析说,在中国经济发展早期量的积累阶段,依靠投资、依赖重工业等传统发展方式虽然在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恰恰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提出来的,改革也确实使中国经济的结构更加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更好。而且,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从最初的去产能迈向解决制度供给中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有利于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大量削减了无效供给,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新的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说,中国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法’中实现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李文溥说。

刘元春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传统增长动能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新动能的交替已经基本完成;从依赖国际经济大循环迈向中国经济内部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新格局;以沿海开放模式为龙头、以出口投资为驱动力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内陆沿海协调发展、内需和外需同步协调发展的格局转变。这些结构性变化,都将对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民生持续改善是重要标志

有温度的民生答卷,是中国经济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加快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居民收入继续提高,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社会保障持续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得到加强,为增进民生福祉奠定坚实基础,也进一步丰富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8%,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快于人均GDP增速,这也是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首次突破3万元。

“高质量发展阶段能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反过来看,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内涵也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冯俏彬说。

汪彬表示,从民生保障视角看,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做大经济蛋糕。要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基础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

李文溥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下大力气打脱贫攻坚战,2019年,110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为0.6%,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向着消除绝对贫困迈出一大步。此外,国家在医疗保险、养老等方面也投入巨大,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徐洪才说,这些年来,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过程中,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现了民生导向;促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增加了就业机会;不断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和医疗卫生,以补齐民生短板,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刘元春建议,我国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为人民谋福利作为衡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在收入分配方面做大文章,彰显改革成就。

为您推荐

美国与其“打断中国的腿”,不如自己跑快点

美国与其“打断中国的腿”,不如自己跑快点

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库2024-03-19 10:08:08

王毅会见新西兰贸易部长麦克莱

外交部2024-03-19 09:33:02

两岸青年会聚平潭共学“电商经”

海客新闻2024-03-19 09:22:44

走进义乌,感受外贸新脉动

海客新闻2024-03-19 09:18:21

育秧工厂“育”新机

央视网2024-03-19 08:38:09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人民网2024-03-19 08:26:18

这十年,我们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人民网2024-03-19 08:22:46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