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孙明春:新冠疫情带来危机百年一遇,下半年还会面临哪些风险?
资讯
资讯 > 大陆 > 正文

经济学家孙明春:新冠疫情带来危机百年一遇,下半年还会面临哪些风险?

自动播放

核心提示:

1、新冠疫情从一个公共卫生危机影响到经济体系、金融体系,也非常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甚至国际关系的稳定。它造成的冲击和多维度的影响,也是百年来很少见到的。在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前,我们没办法对经济的复苏做更高的期望。

2、全球目前处在非常脆弱的、紧绷的状态,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维度发生的不可测的事件,甚至一个普通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下半年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想象不到的冲击。

3、短期联储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解决了流动性危机的问题,也帮助美国政府做了巨额的3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但是市场也是理智的,他会思考联储政策所带来的后遗症。

4、如果美元这么无限制的印下去的话,将来应该拿一个什么样的货币或者资产才能够保持?这是所有人,包括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要思考的。这些担忧都有可能在未来形成一股合力,在金融市场上对美元的地位造成不利的影响。

5、人民币相对来讲是一个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面地位上升的货币。人民币清算网络将在疫后迎来发展机遇,目前这一方面由美元为核心的SWIFT控制,被形容为美国的“制裁利器”。

6、如果我们政策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考虑到中国在经济基本层面应该在全球来讲都是最好的经济体之一,相信很多外资机构不会离开中国,而是会进一步的抓住这个机会,加紧在中国的布局。

7、如果清晰的看到疫情快结束了、经济快复苏了,这个时候风险资产确实是值得去投资的。但在当前这个情况下,我们对风险资产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

凤凰网香港號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我是陈笺。2020已经过去了一半,在上半年的时间当中我们经历了疫情,也经历了经济的衰退。各行各业都是停业、停产,甚至很多朋友都出现了失业或者拿着最低工资的情况。所以今年的关键词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就是“活着”。怎么样才能“活着”、 “活好”是我们每个人关心的话题。

在投资市场中,可能我们最关注的是规避风险,也就是“避险”这两个关键字。在后疫情时代,到底我们会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我们怎么把投资策略部署好呢?相关的话题,陈笺为大家请到的是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博士,一起来聊一聊。

新冠疫情危机百年一遇 经济很难短期回到疫前水平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孙博士您好。

孙明春:陈笺您好。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孙博士,您觉得这场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危机是有三个特征:第一个它是一个立体的危机,第二个是百年一遇的,第三个危机也是我自己最担心的一个点,它是一个长期的危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孙明春:首先我们说危机是个立体的危机,主要指的是危机的来源,它实际上是一个公共卫生危机,但是它的冲击却是多维度的。 它从一个公共卫生危机影响到经济体系、金融体系,也非常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甚至国际关系的稳定。在任何一个维度上,如果发生比较重大的一些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危机前和危机后有非常大的变化。

所以这跟我们以往这些年经历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很不相同的。因为以往的这些危机,哪怕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只不过是停留在金融领域或者经济领域,就是简单的两个领域,这两个维度可以说是一个面,这一次危机就有可能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

而且从公共卫生危机来讲,实际上这次是超出了政府、央行这些纯粹经济金融领域的专家所能够控制的范围。如果再扩大到社会领域、政治领域和国际关系领域的话,它的政策应对能力就会更有限。 所以这一点我们说它是百年一遇的。因为它源自百年一遇的疫情,它造成的这些冲击和多维度的影响,也是百年来很少见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很容易理解接下来疫情的影响可能是多年的、长期的。首先到目前为止,疫情也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最近大家也都在担心第二轮的疫情要来。实际上第二轮的疫情判断本身就不是一个很准确的判断,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监测全球的疫情的情况,全球的疫情从来没有停止过,越来越严重了,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欧美这些国家似乎看到了短暂的平稳,但是如果我们看看像巴西、俄罗斯、印度还有很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实际上疫情是越来越失控的。

这个危机期影响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影响也是历史上过去这百年来难得一遇的。 所以在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前,我们没办法对经济的复苏做更高的期望。因为这个疫情需要我们做隔离的措施,社交的隔离、社交的疏离,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即便是疫情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控制,但是由于疫情它的波及面太广,全球200多个国家都受到了冲击,同时短暂的冲击又是非常的大,导致了很多就业机会的失去了,很多人的收入出现了永久性的丧失。 所以哪怕疫情结束以后,经济的复苏也很难在短期内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我个人的判断,至少要到2022年才有可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回到2019年的水平。实际情况要看疫情的发展,还可能会更坏。

全球处在非常脆弱紧绷的状态 下半年将面临多重风险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我们看到周边的朋友在这场疫情当中,很多人真的就像您所说的失业了,也有很多人是拿最低工资,全球的失业率高起。所以我一直在说,其实对所有的人来说,可能普罗大众2020年度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活着”。在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怎样的风险出现?这些风险会对全球和中国带来怎么样的挑战呢?应该怎么样来避险呢?

孙明春: 首先最大的风险还是疫情。像发达经济体出现第二轮的冲击,很可能会比我们想的还要更厉害。有可能我们会重新看到几个月前一些类似于人道主义危机式的情况,因为确诊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地方的公共卫生的资源可能是完全无法满足的。像美国的有些地方,现在ICU的入住率就已经到了百分之八九十了,万一超负荷的话,它带来的人道主义的影响是非常坏的。公共卫生危机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导致人道主义危机的出现,这是第一个风险。

接下来第二个风险,也是很直接的经济风险。因为我们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的话,全球前十大经济体已经有9个进入衰退了。二季度的话,衰退的情况可能会更加的严重,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像美国在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环比折年率,很有可能出现在40%以上这么一个下跌。这个对全世界来讲可能冲击会非常大。我们真正看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不断的在加强,而不是大家想的一两个月之后就开始进入复苏了。所以我想第二大风险就是经济领域的风险。

那么 第三大的风险就是金融系统的风险。在2月份、3月份冲击来了以后,实际上金融系统经受了很大的打击,很多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市场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也对金融机构产生了一些资产质量的影响。那么到了下半年的话,随着企业破产倒闭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广泛,一些坏账从一开始的叫delinquency(逾期)到后面的charge off(坏账)大概6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些都可能在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10月份前后暴露出来,这样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从金融系统来讲我们要做好准备,冲击造成的伤害有可能真正显现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我觉得这也是大家需要关注的风险。

第四个风险就可能是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出现的一些风险。我们也知道像包括美国最近也都发生了社会的一些不安定的现象,从一些很小的事件引发出来,但是折射的是全球或者说我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疫情的冲击下,就变得更为的脆弱。所以今年下半年如果疫情进一步加剧,经济金融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美国总统大选,这些所有的因素加起来有可能在政治领域、社会领域产生一些想象不到的事件,具体是什么样我们也没法去做预测。

那么在国内的政治存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致新的国际关系的风险。 有可能很多西方国家的政策出于本国政治的目的,比如冲突斗争的目的、党派斗争的目的,有可能转嫁责任,把国内的压力转成一个国际关系的一个冲突,这个风险也不能忽视。所以种种风险加起来,我觉得都是值得这个投资者在下半年关注的。

还有一个风险我觉得也值得去关注的,可能是大部分人关注的比较少,因为这个风险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是什么风险呢?就是通货膨胀的风险。我们知道经济如果进入衰退的话,大概率我们接下来看到的应该是通货紧缩的形势。所以大概率是通货紧缩的风险,并不是通货膨胀的风险。但是今年我觉得要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因为疫情它冲击的是不只是需求方,还有供应方。那么供应方在一定程度来说现在复苏得比较快的,现在看供应方的复苏是远远快于需求方的复苏,所以按理来说不会存在通胀的压力,不会出现供需失衡导致通胀。

但是有一点值得大家关注的,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如果进一步失控的话,对于全球的原材料资源,包括农产品的供应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俄罗斯、巴西、印度等等,这些都是全球的重要的矿产品、能源还有农产品的一些出口国,还有大量的更小的发展中国家都属于这样的一类的经济结构。 如果说疫情扩散的更为严重,导致这些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出现问题的话,也不排除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出现原材料,如农产品等领域的一些供应短缺,这个对于通胀有可能会造成影响。

还有一些我们更无法去预测的一些因素,但是也值得警惕的因素,或者说其他的不可控因素,包括现在很多传媒讲的我们也没办法去知道具体的严重情况的,比如蝗虫灾害,到底这个蝗虫会在全球是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目前还不敢去判断,但是似乎是有这么一种可能性。另外,我们每年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台风、地震、自然灾害。在普通的年份倒也没关系,一个台风我们都能够经受的了。 但是今年在爆发疫情后,全球整个都绷得紧紧的。一个普通的自然灾害,可能在这个情况下对经济的打击可能就会非常的大。但很遗憾的是大自然也不可能因为人类社会中在抗击新冠疫情就不再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麻烦了,我觉得不能够低估这个情况。 总体来讲全球目前处在非常脆弱的、紧绷的状态,所以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维度发生的不可测的事件,都有可能对下半年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想象不到的冲击。

胳膊扭不过大腿,美联储挡不住经济下滑趋势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所以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无论是天灾人祸,又或者是某一个供应链上的短缺问题,可能都会影响到全局。我们也看到其实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中国的疫情控制的是不错的,但是在北京又出现第二轮,这不是人流的这样的一个传播,这是物流上的传播的可能性也出现了。所以这也可能是您刚才提到的,这种潜在的风险我们可能无法完全去预判,但是当然我们要知道大局才可以做一些准备。

再看看美股,从3月暴跌以后就出现了V型反弹,这是不是大家谨记了“不要和美联储作对”的一个景象呢?

孙明春:是这样,我觉得投资者实际上也是被逼的。我觉得最初的V型反弹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发展到今天我觉得肯定是走过头了。为什么说一开始是有道理的呢?因为我们在3月初所经历的是一场由包括新冠疫情和油价暴跌引发的对整个金融市场的一个突发性的冲击,然后冲击逆转了过去多年形成的各种拥挤交易,出现了金融市场中很多资产类别出现了踩踏事件。实际上它形成的是一个流动性的危机。所以在流动性的危机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市场价格的超调。

实际上在3月底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做的海通国际的恐慌指数已经很清楚的显示出来。当时的情况,我们按照股票市场的说法来讲就是超卖非常严重,或者说是在存在极端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资产市场的价格出现了超调、反弹的需求是很强大的。在那个时候,不管是联储“无限量宽”政策推出来以后解决了流动性危机,还是说很多做空的获利平仓买回来,使得价格出现一定的反弹。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一旦开始反弹以后,市场里面它有很多自然的机制导致这个反弹会持续,比如一些量化的交易、算法交易就会因为这个趋势的反转会加入进来。然后后面又会有一批像ETF的这种被利用、被动的资金,也包括一些大的资产管理者做的资产再平衡。买入暴跌的资产,卖出一些相对跌的比较少的资产的重新配置,这些都有利于价格的回升。

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有主动投资者进来,也有一些是被动的、是怕踏空的投资者觉得要是执行“无限量宽”的做法的话市场价格要暴涨。 所以很多人就拿联储这句“不要与联储作对”这句话来作为一个心理安慰,或者作为购入的一个理论支持。但是我觉得使用这句话还是要小心的,为什么?因为正常情况下语言所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正常情况下不要与联储做对,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投资者不跟联储做对,那联储出了这么多的政策又要跟谁作对呢?实际上联储出的这些政策无非是想逆转经济下滑、经济衰退的这么一个趋势。我个人认为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面,联储也很难说是有胜算的。因为目前我们百年一遇的疫情带来的危机杀伤力是很大的,我认为联储它的政策工具不足以逆转经济的走势。

所以很可能在今后半年或者一年也许大家会发现,甚至大家更早发现,联储的政策解决了流动性的危机却无法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用句通俗的话来讲这叫胳膊扭不过大腿,它再努力也挡不住经济下滑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估计在某一个时点上投资者会意识到,如果不跟联储作对就是跟经济作对,那么到那个时候,我相信这个市场也许会走到联储的对立面。

所以我觉得走到今天,尤其是看美股的情况它经过过去的几个月的对经济预期的调整,实际上美国股票标准化的500盈利已经下调了25%了。但是我看价格又回到原来的点位上面,实际上我们今天比疫情前的股票还要贵很多,还要至少贵25%以上。这样的话我们考虑到今后一年半年两年经济形势,企业盈利形式的话,我个人认为美股是严重高估,所以我认为做调整是在所难免的。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看到这个全球的疫情还是相当的反复,那么您觉得说,美股有没有可能二次触底呢?

孙明春:我认为会更有可能发生的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也许半年一年到两年,更多的是一个阴跌探底的过程。

美元一家独大的基础或被动摇 人民币的地位应会上升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另外我们也看到美联储的“无限量宽”,会不会引发一些新的隐忧?

孙明春:这个后遗症是很大的,为什么?因为联储在过去这三个多月做的事情是史无前例的。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它把资产负债表就扩大了3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什么概念呢?这三个月负债表相当于09年金融海啸往后一直到13年的过去4年多所增加,现在这三个月就增加了这么多,这是第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去看,如果我们把3万亿美元去跟其他国家 GDP去对比的话,我们可以看看世界第5大经济体,2019年的GDP总额就是2.8万亿美元,咱们通俗去想这件事的话,就是说英国人全国人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只创造了2.8万亿美元的GDP,美联储大笔一挥,就可以印出来3万亿美元的购买力。所以这样的一个结果,我相信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会好好品味它的含义。

当然 短期联储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解决了流动性危机的问题,也帮助美国政府做了巨额的3万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所以短期来讲市场是很欢迎的。但是市场也是理智的,短期可能没那么理智,但长期它是理智的,他会思考联储政策所带来的后遗症。

那么最大的后遗症,通俗的来讲,到底这个钱还值不值钱?你辛辛苦苦努力去赚钱,还不如人家印一下、简单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一下。所以我个人的担忧是,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 过去这50年我们所生存、所使用、所习惯的一个基于中央银行信用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被联储的做法动摇。联储如此大幅度的或者说如此没有货币纪律的来进行量化宽松,很有可能会动摇这个市场未来对美元地位的担忧。当然了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我并不期待这个事情在半年、一年内可能就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从长远来讲,也许3年、5年也许10年,有可能会动摇美元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一家独大的基础。

换句话说,全球市场的投资者,包括企业家、包括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要考虑替代品的问题、用脚投票的问题。就是 如果美元这么无限制的印下去的话,将来应该拿一个什么样的货币或者资产才能够保持。我相信这是所有人,包括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要思考的。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外汇储备里面据说就有1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我相信不光我们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它的外汇储备里面都要思考它的美元资产到底未来会不会有比较大的贬值风险。 这些担忧都有可能在未来形成一股合力,在金融市场上对美元的地位造成不利的影响。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那么哪一种货币有可能作为一个候补的角色或者是取代的角色呢?

孙明春:这个我觉得有多种可能性,应该讲主要这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说实话我们也要看各个国家在今后这一段时间里面,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哪些国家的经济基本面能够更好,能够在疫情当中不会受到出现系统性的危机;哪些国家的央行政府相对比较克制,能够不像欧美央行那么无底线的去放水。所以 从我个人目前来看,人民币相对来讲是一个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面地位上升的货币。我们并不期望人民币在今后几年里面就能达到美元的那种地位,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相信,在今天人民币比如说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货币清算、国际贸易清算等等这些领域的份额基本上都在2%左右,那么跟美国来比,美国份额都是在40~60%。我们可能上升不到美国水平去,但是在2%基础上做一些比较大的上升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往往是有惰性,它不是说马上说变就变了,往往要汲取一定能量,然后再有一些突变,突变了之后到哪个均衡点也是很难去做预测的。 但整体的方向上来讲,我相信未来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的地位应该会下降,下降多少不好说。人民币的地位应该会上升,那上升多少其实也很难去做一个量化的预测。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那人民币不能完全的流通,这一点是不是也会阻碍它在国际化的进程呢?

孙明春:流通性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都知道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可兑换。在资本账户下已经基本实现可兑换,但是也还有几个项目没有实现可兑换,那这样的话确实人民币在全球流通,从制度上、法规上来讲还有一些约束。同时从基础设施来讲, 全球目前的支付清算体系的基础设施还是以美元为核心、为支柱的一个基础设施。比如说我们大家常讲的SWIFT,其实是一个电报的信息传递机制,它其实可以服务所有的货币,但主要还是受到美国的控制。

我们中国这些年也在做 CIP。 CIP6是以中国人民币的国际清算的一套网络,但是到目前来讲,相对来说网络的范围还是比较有限。虽然说过去这些年的发展是非常的快,但整体的规模比较有限,整个的量也比较有限。这些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没有这么大的支付体系,没有好的支付网络,很多定价贸易结算就不用人民币,但是不用人民币结算的话网络也扩展不起来,所以有时候它需要一些特殊的外力来催生。 有可能疫情过程中或者疫情过后,由于供应链的原因或者各种各样想不到的原因加速这样一个过程。

但总体来讲, 随着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上升,相信大家对人民币的信心会越来越大,全球愿意使用人民币、愿意接受人民币进行贸易清算甚至进行一些投资性的交易清算的机构和个人会越来越多。从基础设施角度来讲,去做一个服务全球的人民币支付网络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

疫情冲击的影响可能是中长期的 要把弹药留足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中国在货币政策上还是相当克制的,那么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有没有可能在未来降息、降准呢?大概什么时候出现?

孙明春:我觉得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实际上在过去半年里面,中国的央行已经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采取了一些宽松性的货币政策,包括降准、降息。现在跟以往的区别是什么?就是我们过去这半年的很多政策,一个它是微调式的,比如说降准、降息,它每次都降一点,降的不是很多。而且现在比如说降息的话,它主要是通过LPR或者通过一些市场化的利率,而不是说我们大家经常说的存款利率,这个还没有调。但是从融资角度来讲、从企业融资角度来讲,像LPR它的意义就更大了。同时我们也有一些叫非价格式的,包括一些专门定向的信贷措施,实际上已经在过去半年里推出来了。这一次就像您刚才讲的 人民银行央行在这一轮的冲击面前相对比较有定力。因为我们预测到这一轮的冲击的影响可能是中长期的,所以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把困难估计足,把弹药留足。

当前的最主要的政治目标不是要刺激经济,不是说要 GDP增长率回到多高,而是要守住底线。 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保证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中小企业的生存。我想这才是底线性的目标,是要保护的。全球的情况是非常的复杂,所以确确实实有必要细水长流,把弹药留足了,在未来有更大的冲击来之前,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应对措施。

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制度红利 外资机构会加速进入中国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我看到国家发改委有最新的消息,说要放宽外资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还有寿险等公司的持股比例。中国对外资开放金融市场,在哪些领域会有实质性的利好呢?

孙明春:我觉得最近出的一些金融开放的政策是非常好的。 首先中国经济不管经历什么样的这种暴风骤雨,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不能改的。金融开放在当前这个情况下,当前这么大的外部冲击的情况下, 我们并不是像以往或者像当前很多海外的一些西方经济经济体去采取放水刺激的方法,而是更多的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制度红利。我觉得这是非常对的做法。

在当前这个情况下,对外开放尤其是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意义就更大了。因为我们刚才讲到,在中长期看来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人民币资产在全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里面所占比例也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从海外投资者海外金融机构角度来讲,他们确实有很强的愿望进入中国的市场,尤其是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这个时候我们对外资金融企业做了一系列的开放的举措,从时点上来讲是非常的好,应该讲是会受到外资的热烈欢迎。我相信会有很多的外资机构,无论是证券还是保险还是基金等各个领域,都会加速进入中国的这个过程。

这个利好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引入外资以后,应该在资金、经验管理方面、效率方面都会有提升。另外一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最近市场上有很多担忧,担忧中美脱钩,担忧逆全球化导致中国跟世界越来越隔离。但实际上,中国通过这些政策要显示,一方面我们没有这种愿望, 我们是希望全球化的,希望加速中国跟全球经济的融合。另外一方面, 我们也确实看到这些政策推出之后,很多外资机构都非常踊跃、积极的来中国的市场。

换句话说, 如果我们政策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考虑到中国在经济基本层面应该在全球来讲都是最好的经济体之一,相信很多外资机构不会离开中国,而是会进一步的抓住这个机会,加紧在中国的布局。

当前对风险资产应保持警惕 以安全资产为主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金融业对外资开放会对A股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您怎么看A股的下半年走势?

孙明春:我觉得这些政策它本身的目的并不是说要把股票市场推高,更多的还是一个中长期的战略性的布局,是为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转型升级做的必要的一些政策举措。

那么从股票市场怎么看呢?我个人观点是这样的,总体上来讲,我认为相对来讲,人民币资产会是在今后一段时间更受到全球投资者青睐的一个资产类别。但是我们需要区别的是股票市场不光是中国还是全球的股票市场,股票这作为一个资产,它都是风险资产。风险资产在我们经济、金融周期刚刚开始下行时间不长,或者说在初期的时候是不利于风险资产,全球都不利于风险资产。如果我们清晰的看到或者我们隐约的看到疫情快结束了,经济快复苏了,这个时候风险资产确实是值得去投资的。 在当前这个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我们对风险资产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

全球投资者相对来讲比较的理智,虽然会非常积极的去持有更多的中国的人民币资产,但是我相信可能更多会投资在债券上,尤其是国债利率债,因为它是比较安全的。比如说中美的利差有200个基点,那么又有安全性,人民币汇率又相对比较稳,有可能长中长期还要升值。所以从海外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更有可能是青睐于这种安全的人民币资产。 风险资产我个人认为还需要等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进一步的下行之后,风险得到更充分的释放以后才是更好的介入机会。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在3月份的时候,您曾经提出在这样的灾难底下还是“现金为王”。除了现金以外,还有什么好的资产能够避险呢?

孙明春: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点上来讲,可能还是以安全资产为主,因为 我觉得全球风险的释放,经济和金融风险的释放,包括一些社会政治领域的风险释放,可能还在一个释放期的初期。所以目前还是以安全为主。当然很多人觉得拿现金不安全,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无限量宽”对吧?这个钱印的太容易了,所以拿这个钱不值钱,拿现金的心里不踏实。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认为短时间拿现金还是很应该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大家还不放心的话,安全市场里面还是要看一些能够防止信用货币未来出现大幅度贬值的这样一些资产,比如说像黄金,大家应该关注一下。虽然黄金不太可能再成为未来的货币,我们不再可能回到基本位置,因为基本位置有它天生的缺陷。但是作为一个避险资产,尤其是在全球各大央行拼命放水的这种背景下,我个人认为这个资产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持的作用。虽然它没有利息,那么在当前全球是零利率、负利率的情况下,我觉得这个利息也不是太值得考虑的问题。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正如您所说,这场疫情带来的危机是百年一遇的。所以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我们怎么样把握投资契机也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刚才您就说有风险的资产要去回避,我们要选择稳妥的。在怎么样的迹象底下我们可以开始部署新一轮的投资策略了呢?

孙明春:我觉得 最大的一个信号可能就是在新冠疫情的治疗的领域,无论是治疗的方法,还是说疫苗有比较靠谱、比较确切的说这个东西管用。如果这个东西出来了以后,即便经济复苏还没有一定的实质,至少大家心里有数了。那么在此之前各种坏的可能性都有可能加剧。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或者说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非常感谢孙博士给我们详尽地解读了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多维度的危机。所以我们在投资市场中一定要规避风险,有风险的资产暂时不要去碰。就像我们经常会说,像股票“买涨不买跌”,在疫情相对稳定的时候才可以重新部署。还有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就是您提到的在通缩的情况底下也不排除通货膨胀危机的出现,大家也要警惕了。谢谢您,孙博士。

孙明春:非常感谢。

独家|郑永年:在疫情后的世界版图上,中国会是什么样的角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