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前哨林场:传承红色基因 党建引领发展

2019-09-20 19:53:11人民网

清晨的前哨林场。 人民网 段晨茜 摄

32年前,大兴安岭“5.6”特大火灾依然让许多人记忆犹新,那场烈火将绿色林海几乎烧为灰烬。

32年来,党员冲锋在前,职工奋勇跟进,将曾经的满目焦土变为一片葱茏。

2019年8月,记者眼前的大兴安岭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在这片葱郁的背后,正是黑龙江省漠河市西林吉林业局前哨林场的守护者们。

薪火相传,是传统更是精神

眉目清秀,笑容灿烂,眼前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90后姑娘是前哨林场的团委书记,王惠。

大学就读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她,毕业后本打算前往深圳打拼,但父亲却动员她回到前哨。

“我的父亲是林场副场长,当时他执意让我回来,起初内心也排斥过,并为此和父亲争吵过。但父亲为家乡的付出与坚守,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最终决定回到前哨林场,和父亲一起建设家乡。”王惠这样说到。

王惠正在讲解前哨林场的发展历程。 人民网 段晨茜 摄

作为林场最年轻的党员,王惠主动扛起重担,走到发展会务经济主战场的“最前线”:“工作中我多学多看,哪个岗位缺人手,我就主动请缨,现在我既是讲解员、也是电商售货员、还是宾馆接待员。我的主要职责是讲解前哨的发展历程,一次次讲解,让前哨精神在我心中愈加深刻,同时也让我不断明确身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薪火相传,子承父业,正是前哨人的传统与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已成为前哨人代代相传的戍边誓言。

与“老场长”相似,昔日的“万米锯手”和地级劳模标兵王东森,在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商业采伐全面停止后,也将在外地创业的儿子,亲自送到了营林生产第一线,

“我伐了三十多年树,现在响应国家号召育林护林,让儿子栽更多树,为子孙把青山留住。” 王东森说。

在前哨林场原党总支书记杨跃斌看来:“前哨林场之所以能在各项工作中夺标扛旗,靠的就是历久弥新、代代传承的好传统、好作风,靠的就是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和勇挑重担的职工队伍。”

党员先蹚路,带群众致富

2014年3月,国家林业局颁布通知,要求全面停止对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的商业性采伐。采伐停了,林场发展何去何从?依赖“斧头”的林场职工如何维持生计?

当响彻山林的“顺山倒”号子、隆隆的机械轰鸣不复存在,迷茫、困惑、忧虑,在职工间弥漫。

关键时刻,林场党总支通过班子研究、民意恳谈、专家论证,逐步标清了转型坐标: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走好生态转型路,不砍木头照样富。同时,定下了“组织定思路、党员先趟路、职工奔富路”的“三步走”战略,充分引导党员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职工共同致富,逐渐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

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前哨林场开始号召职工进行食用菌养殖。

杜东峰正在翻晒灵芝。 人民网 段晨茜 摄

“转型初期,一些职工思想转不过弯,抱着怀疑态度。”林场职工杜东峰向记者介绍,“后来,林场党员带头闯、率先试,先后建成3个食用菌制种室、200栋大棚。木耳、蘑菇、灵芝喜获丰收,收益也不错,这才让退缩的职工心动了,大家都开始抢着干活。”

2014年,养殖技术、育种车间和养殖大棚成建制地从党员手里移交给147名普通职工,养殖规模突破1000万袋,职工人均增收3.4万元。

此外,通过党员带头创业,林场组建了畜禽养殖合作社,建成鹿苑、森林猪、笨鸡养殖基地,年收入达200多万元。

“党建+”项目有力推动林场发展

“单纯依靠林下经济,走独木支撑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多轮驱动的新路子。”秉承这样的理念,林场党总支创新组织设置,推出了“党建+”项目。

中共漠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恒勤介绍:“‘党建 +’项目即把三个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做大‘党建 +林下经济’,做强‘党建+旅游经济’,做优‘党建+会务经济’,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组织特色培训。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打造成兴边富民的金山银山!”

为做大“党建+林下经济”,2015年,前哨林场率先转型,筹建6万平米的“转型创业孵化基地”,养殖木耳、蘑菇、灵芝和猴头600多万袋。2017年,针对木材剩余物减少、食用菌原料供给不足问题,林场党总支探索二次转型,种植北五味子、金莲花、老山芹等多年生作物,实现林下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发展型”转变。并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建设400公顷野生蓝莓人工抚育基地,推行“1名党员+3名职工”的帮扶形式,促进职工增收。

林场党总支还充分利用林场的地理优势,积极融入旅游发展“大动脉”,做强“党建+旅游经济”。

前哨林场位于漠河市至北极、北红、洛古河3个旅游名村以及观音山、李金镛祠堂两个著名景点的咽喉要道,是“大北极”旅游圈重要节点。

2017年冬,在党总支的号召下,全场职工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6栋废弃民房供热供水改造;添置了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家具;修建雪雕、冰挂、雾凇等主题雪景50多处。建成了反映山场生活和林区文化的东北民俗度假区,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打造成为兴边富民的“金山银山”。

前哨林场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人民网 段晨茜 摄

为进一步传承“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漠河市委、市政府、西林吉林业局借助前哨品牌优势,投资筹建了前哨林场党性教育基地、前哨党建陈列馆;前哨林场与武警大兴安岭支队漠河中队通力合作,建成了红色教育基地;此外,还开设了“前哨精神内涵、漠河特色党建、驿站案例教学、林业转型发展、北极生态旅游、漠河土著文化”等精品课程,承接培训18个班次、学员4000多人。通过以上举措做强“党建+会务经济”。

中共漠河市委书记白永清向记者介绍:“2019年,黑龙江省委党校、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政研会以及大兴安岭地委,分别在前哨林场设立了教学科研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先后接待学习参观近万人次。基层党建的组织力转化成创造力,前哨品牌的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在前哨林场得到了充分检验和实践。”

中共中央组织部于1987年7月1日授予漠河县(现为漠河市)前哨林场党支部“烈火攻不破的战斗堡垒”荣誉称号。(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自1971年建场,前哨林场获得37次省级以上荣誉,先后3次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1次获得中共中央表彰。其中,1987年,因在震惊中外的“5.6”大火中捍卫家园,被中组部誉为“烈火攻不破的战斗堡垒”;1989年,凭借“党员先趟路、带领群众富”的做法,再次获得中组部表彰;2001年,首创“岗上奉献单位、岗下服务社会”的经验,第三次获得中组部表彰;2016年,作为“林区转型示范场、生态建设排头兵”的典型,受到中共中央表彰。

几代前哨人不断传承“高纬高寒筑堡垒,为国为民守北疆”的初心,不断深化“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党建载体,坚持树立“扛着红旗不放、站在排头不让”的先锋形象,守护着祖国最北边疆。

为您推荐

云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中国日报网2024-03-29 17:49:33

彩云之南丨充满活力的云南民族文化

中国日报网2024-03-29 17:47:43

今日辟谣(2024年3月29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03-29 17:21:24

博鳌零距离丨久久不见“博鳌”见

央视新闻2024-03-29 16:59:49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