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钢城里的
资讯
资讯 > 正文

红房子里的晚礼服

改革开放后,物价放开,红钢城商铺多了,甚至有了夜市。

2001年,她腿部意外受伤,出院九天后,相伴一生的丈夫撒手人寰,是武钢的同事和朋友帮她走出阴霾。

之后的日子里她更加豁达,她和李谷一、关牧村同台演出,到香港参加华人大赛。

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参加武钢退管办文工团,还组织服装队,穿着晚礼服在红钢城的绿荫广场演出,用纯正的俄文唱红莓花儿开,或神采飞扬地跳着踢踏舞。

她还住在红房子里,墙上挂着晚礼服。

2006年,她回了一趟故乡。但她注定留在中国。因为丈夫在这里,孩子在这里。

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淑范这样形容中国和苏联在她心中的分量。好在,在红钢城,这个苏联援建的城区里,她能够同时感受到这两者。

住在红钢城,转眼已近六十年。

记者叶军 摄影记者何晓刚

工人剧院

86岁的李淑范,俄文名丽丽娜。1926年出生在苏联的乌法市。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继父到中国。1953年结婚后,夫妻双双援建武钢,成为红钢城最早的居民。

1953年,武钢——新中国钢铁长子的筹建如箭在弦。“凡中南地区俄文翻译必须到武汉报到”。

一份中南局文件下发到广州外贸公司,时任翻译的李淑范于是到了武汉。

她出任过武钢出国俄文专修班老师,她的学生中有武钢公司总经理韩宁夫。接待过一批批前来援建的苏联专家。她的工作还有翻译图纸——武钢最初的土建、设备和生产图纸也多是俄文。

1957年,李淑范住进位于红钢城的临时宿舍,那是六栋红砖砌成的房子,一楼抹洋灰,二楼是地板。房后是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和麦田,爱美的她还穿着裙子跑到麦田里去照相。

当时,那里还不叫红钢城,叫蒋家墩。因为荒无人烟,也叫荒五里。

麦田里照相

不久,由苏联专家设计,位于红钢城八、九街的红房子建好。李淑范抽调到位于八街的会师办公室,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属。

给李淑范印象最深的,是两家东北人。武钢给他们各分一套房,两家人却非要住进一套房里,因为“在东北我们就住一起”。

慢慢地,五、六、七、十、十一的红房子也相继建好。每天早上,工人们从红房子里走出,搭乘火车到武钢上班,黄昏时分,工人们再乘火车回家,红房子在晚霞的映照下是如此温馨。

蒋家墩的名字被红钢城取代。红房子,滚烫的钢水,火红的心,李淑范觉得这个名字挺适合这个地方。

星期六晚上,到武钢外招参加舞会,成了李淑范唯一的娱乐。舞会主要是为苏联专家举办的。参加舞会时,李淑范会穿上得体的布拉吉,还会化一点淡妆。

旋转的布拉吉

红钢城“喀秋莎”

医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