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农场成了“鱼米乡”(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资讯
资讯 > 正文

肇源农场成了“鱼米乡”(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5年前,肇源农场种水稻基本是人工作业。“插秧密度很随意;收割用镰刀,最少一个月才完活。”王晓明说。如今,从育苗、插秧到收获,肇源农场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作业率达100%。

“农场5万亩地,7天就能全部收完,还有30天可以出去作业。”肇源农场场长李志维说,农场成立了嫩源农机协会,由协会统一作业标准、作业价格,由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

正是靠着现代化种植,王晓明赚到了“第一桶金”。他算了笔账:光靠种地,今年一亩就能赚1000元,大农机作业还能增收10万元,“同样是种水稻,10年前每年收入几千元,现在几十万元,做梦也想不到。”

肇源农场因水而伤,也因水而兴。

“吃不饱,饿不死。”李志维说起当年,“农场耕地多在嫩江河湾上,被人称作‘尿炕地’,十年九不收,4000多口人都拴在种旱田这一根藤上。”农场在黑龙江垦区算是个“资源小场”,过去是有名的贫困场。

“1998年的那场洪水把家都淹了,我们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兜里比脸都干净。”灾后创业,农场职工林春除了给孩子买套换洗衣服,他和妻子啥也没敢添。

“种地钱靠贷款,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林春对比现在的家底感觉像做梦——他花35万元新盖了面积200平方米的楼,给儿子娶了媳妇,家里买了轿车。“变化是从农场请水稻专家讲课、发科技手册开始的,俺们种稻越来越懂行,收入渐渐不一样了。”

上世纪末,肇源农场在“尿炕地”利用清澈的江水搞起“以稻治涝”。正是这次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农场一跃翻身,成了令人羡慕的“塞北小江南”。

“肇源种不出好水稻就怪了。一年无霜期135到145天,夏季每天日照16小时,是国内日照时间最长的,还有嫩江水和依吉蜜河水灌溉,一年仅一熟。”李志维说,“但我们的水田不占量的优势,想跨越发展要靠做精稻米产业链条,靠工业带动。”

2007年以前,农场仅有几户加工稻米的“小作坊”,稻农以外售原粮为主。2008年,肇源农场与原嫩源制米厂合资组建了嫩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当年就投资567万元建起一座烘干塔、一座7000吨的金属粮仓和5000吨大米成品库房。2009年又投资604万元,进口了瑞士布勒精制米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跃升到3万吨。

与龙头企业对接后秋粮上市,农户的水稻卖出了“天价”。李成富是肇源农场的农户,他家种的稻子全是“稻花香”品种,“纯有机稻,水分不超质量好,每斤卖到1.7元,比普通米多卖了3角。”他说,“加工后卖到北京的大超市,一斤15元!”

通过联手龙头企业,肇源农场推行了“精细种植、精深加工、精品包装、精品上市”的高端市场战略,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

“精品米平均每公斤20元,最高卖到100元!”李志维说,今年,嫩源米业签订的经贸合同总额达2亿元,其中通过中粮集团出口稻米435万美元,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元。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肇源农场通过“走出去”,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相邻的5个乡镇逐渐成为嫩源米业公司的生产基地,嫩源水稻合作社承租了8万亩地方水田,我们还把眼光投向省外,正积极参与吉林省大安市80万亩盐碱地水田开发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省外再开发水田10万亩。”李志维说。

肇源冬夏温差大,有利于狐貉的生长,这是生产优质皮张的良好气候条件。肇源农场的狐貉养殖也搞得红红火火,张福堂就是肇源远近闻名的“养狐大王”。他1985年以4只狐狸起家,1993年就与人合伙创办了垦区第一家野生动物股份养殖场。

2005年,借助农场新建高标准养殖小区的优惠政策,他建立了一个集饲养、良种繁育、饲料冷冻于一体的养殖基地。“现在养的狐貉有5000多只,用的是我从芬兰学回来的棚式饲养,大大降低了成本。”张福堂说。

2008年以来,肇源农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入驻,农场优先批准建立2000平方米以上的养殖场,给予资金补贴和协调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农场仅用了60万元的补贴款,就扶持养殖大户150户,建立了3个高标准养殖小区。

到今年底,肇源农场的狐貉出栏量可达20万只,存栏量5万只,实现畜牧生产总值9000万元,利润总额5000万元。狐貉养殖业每年使当地人均增收12500元,肇源农场的狐貉养殖规模也位居整个黑龙江省的首位。    

肇源农场只是黑龙江垦区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现代农机装备力度,大力推广种养新技术新模式和全方位标准化作业,确保了粮食总产连年迈上新台阶。今年,黑龙江垦区实现粮食总产363.6亿斤,5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334亿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

“现在翻地有大马力,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家里的两台收割机还在周边农村作业,干了2000多亩地呢!”侍弄着250亩庄稼,黑龙江垦区肇源农场职工王晓明并不觉得累。

5年前,肇源农场种水稻基本是人工作业。“插秧密度很随意;收割用镰刀,最少一个月才完活。”王晓明说。如今,从育苗、插秧到收获,肇源农场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作业率达100%。

“农场5万亩地,7天就能全部收完,还有30天可以出去作业。”肇源农场场长李志维说,农场成立了嫩源农机协会,由协会统一作业标准、作业价格,由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

正是靠着现代化种植,王晓明赚到了“第一桶金”。他算了笔账:光靠种地,今年一亩就能赚1000元,大农机作业还能增收10万元,“同样是种水稻,10年前每年收入几千元,现在几十万元,做梦也想不到。”

肇源农场因水而伤,也因水而兴。

“吃不饱,饿不死。”李志维说起当年,“农场耕地多在嫩江河湾上,被人称作‘尿炕地’,十年九不收,4000多口人都拴在种旱田这一根藤上。”农场在黑龙江垦区算是个“资源小场”,过去是有名的贫困场。

“1998年的那场洪水把家都淹了,我们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兜里比脸都干净。”灾后创业,农场职工林春除了给孩子买套换洗衣服,他和妻子啥也没敢添。

“种地钱靠贷款,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林春对比现在的家底感觉像做梦——他花35万元新盖了面积200平方米的楼,给儿子娶了媳妇,家里买了轿车。“变化是从农场请水稻专家讲课、发科技手册开始的,俺们种稻越来越懂行,收入渐渐不一样了。”

上世纪末,肇源农场在“尿炕地”利用清澈的江水搞起“以稻治涝”。正是这次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农场一跃翻身,成了令人羡慕的“塞北小江南”。

“肇源种不出好水稻就怪了。一年无霜期135到145天,夏季每天日照16小时,是国内日照时间最长的,还有嫩江水和依吉蜜河水灌溉,一年仅一熟。”李志维说,“但我们的水田不占量的优势,想跨越发展要靠做精稻米产业链条,靠工业带动。”

2007年以前,农场仅有几户加工稻米的“小作坊”,稻农以外售原粮为主。2008年,肇源农场与原嫩源制米厂合资组建了嫩源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当年就投资567万元建起一座烘干塔、一座7000吨的金属粮仓和5000吨大米成品库房。2009年又投资604万元,进口了瑞士布勒精制米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跃升到3万吨。

与龙头企业对接后秋粮上市,农户的水稻卖出了“天价”。李成富是肇源农场的农户,他家种的稻子全是“稻花香”品种,“纯有机稻,水分不超质量好,每斤卖到1.7元,比普通米多卖了3角。”他说,“加工后卖到北京的大超市,一斤15元!”

通过联手龙头企业,肇源农场推行了“精细种植、精深加工、精品包装、精品上市”的高端市场战略,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

“精品米平均每公斤20元,最高卖到100元!”李志维说,今年,嫩源米业签订的经贸合同总额达2亿元,其中通过中粮集团出口稻米435万美元,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元。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肇源农场通过“走出去”,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相邻的5个乡镇逐渐成为嫩源米业公司的生产基地,嫩源水稻合作社承租了8万亩地方水田,我们还把眼光投向省外,正积极参与吉林省大安市80万亩盐碱地水田开发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省外再开发水田10万亩。”李志维说。

肇源冬夏温差大,有利于狐貉的生长,这是生产优质皮张的良好气候条件。肇源农场的狐貉养殖也搞得红红火火,张福堂就是肇源远近闻名的“养狐大王”。他1985年以4只狐狸起家,1993年就与人合伙创办了垦区第一家野生动物股份养殖场。

2005年,借助农场新建高标准养殖小区的优惠政策,他建立了一个集饲养、良种繁育、饲料冷冻于一体的养殖基地。“现在养的狐貉有5000多只,用的是我从芬兰学回来的棚式饲养,大大降低了成本。”张福堂说。

2008年以来,肇源农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1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入驻,农场优先批准建立2000平方米以上的养殖场,给予资金补贴和协调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农场仅用了60万元的补贴款,就扶持养殖大户150户,建立了3个高标准养殖小区。

到今年底,肇源农场的狐貉出栏量可达20万只,存栏量5万只,实现畜牧生产总值9000万元,利润总额5000万元。狐貉养殖业每年使当地人均增收12500元,肇源农场的狐貉养殖规模也位居整个黑龙江省的首位。    

肇源农场只是黑龙江垦区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现代农机装备力度,大力推广种养新技术新模式和全方位标准化作业,确保了粮食总产连年迈上新台阶。今年,黑龙江垦区实现粮食总产363.6亿斤,5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334亿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