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3943.7165正文
资料:非法集资骗局为何屡屡得逞?
2009年06月30日 19:18新民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去年12月15日凌晨,亳州市公安局针对兴邦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人员开展了代号为“飓风一号”的集中统一抓捕行动。随着兴邦董事长吴尚澧在内的数名高管被刑拘,兴邦神话随之破灭。 4月初,记者深入案件调查一线,走访了相关人员。据初步调查结果,兴邦公司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集资数额之巨、范围之广、集资人数之多实为罕见,案件被定性为集资诈骗。

非法集资,这种简单的金融骗局,方法简单,并不高明,稍微有点投资常识的人都能识别,为什么还屡屡得逞?为什么那么多人将自己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拱手相送?记者带您一起揭开兴邦非法集资的虚伪面纱。

超额回报“吸金”无数

贪心,是骗局成功的催化剂。纵观丽金花、万物春、兴邦等非法集资大案屡屡曝光,均是投资者想超额获利,从而不知不觉地陷入了骗局。

办案民警介绍,参与集资的很大一部分为离退休人员,他们没有赚钱的途径,也缺少法律知识,加之非法集资者关于高利息回报的欺骗宣传,就毫不犹豫地将钱投进去。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有关同志慨叹,“承诺超额回报,吸纳公众投资,是一种老套的金融骗局,实质就是用后来者的投入支付高额利息,直到雪球最终崩塌。不幸的是,仍然有很多群众如飞蛾扑火般往里跳。 ”据了解,兴邦科技先后采取的非法集资模式,涉及农业、商业、房地产业等多个行业,承诺年回报率最低30%,最高达100%。

其实,最初的参与集资者也有持怀疑态度的,但是,看到别人或自己已经获得了回报,才会按捺不住,充满幻想。亳州一位江姓大妈就是受害人之一,她说:“我开始也将信将疑,投了1万元试试看,谁知公司到期果然兑付3000多元的利息,我一时贪心,连本带利又投进去,还追加了两万元本钱。 ”一时的赚钱,蒙蔽了人们正常的理性。

为了扩大非法集资数额和范围,骗取更多群众参与非法集资,兴邦公司以分公司及专营店的形式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组成庞大的集资网络,公司宣称的这两千多家专营店,大多不经销产品,而是进行非法集资的专门机构。“产品、项目都是幌子,实质就是圈钱,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集资户根本不管产品到底赚不赚钱,只要能拿到超额回报,就什么风险也不顾了。 ”

而兴邦为了“激励”各地分支机构拓展公司“业务”的积极性,按照每笔集资额5%~10%不等金额给予业务提成,致使这些业务员积极鼓动甚至欺骗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参加集资,吸收越来越多的集资户,致使受害范围逐渐扩大。

亳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关部门对涉案资产采取管护、保全等相应措施,待案件终审判决后由政府进行清退返还,届时将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接受群众监督,最终按照核算比例,依法返还集资群众。

连环骗局“套牢”没商量

虽然兴邦公司是以种植仙人掌的集资模式起家闻名,但最后不断变换集资模式,在前一种集资模式产生资金断裂苗头时,适时推出更具诱惑性、回报更高的新模式,诱使集资户将前一种集资模式尚未兑付的合同连本带息一并转入新的集资模式中,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延续公司非法集资行为。

办案人员说,“我们统计,近几年兴邦共推出了仙人掌联合种植、仙人掌系列产品(包括清欣片、欧莎莉)全员营销方案、签订进口窑藏红酒收藏协议、投建专家别墅楼等17种集资模式,进行集资诈骗。 ”

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兴邦利用虚假注册资金、虚假投资、虚假生产的手段诈骗群众,先后成立十余个并无实际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公司,给集资群众造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假象。如公司号称在古井镇征地1万亩,为生产开发仙人掌产品而进行种植基地建设,实际上种植面积只有1600亩,且种植用地是租赁农民耕地。再比如,该公司宣传2006年2月17日兴邦公司与深圳海晖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兴邦注资5000万元。通过调查,海晖公司实际注册仅500万元,其中兴邦300万元。

清欣片、食品饮料等都是授权加工的,欧莎莉、掌尚美丽等化妆品全部委托厂家贴牌生产,只投了几百万元,公司没有生产实体。产品象征性地发到专营店,只为欺骗群众。中法合资喀塔斯酒业有限公司法方没有真正投资,是从兴邦公司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然后再打回账上。喀塔斯果酒因为没有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早就被执法部门查处,平时不能生产,只有当集资户参观时,才临时安排生产。安徽喀塔斯酒业有限公司和安徽英雄坊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亏损。而海南的窑藏红酒拍卖更是一场自导自演的丑剧,参与拍卖举牌的人都是兴邦安排的各专营店负责人。一桶价值5000元的窑藏红酒,标价50万元,最后拍卖到80万元,甚至180万元,迷惑集资者参与窑藏酒项目集资。

由于各种所谓“实体”绝大部分没有盈利能力,根本无法保证高额投资回报。 “因此,兴邦公司早在2006年底资金链已经开始断裂,为拖延崩盘时间,公司高管谋划,2007年至2008年不到2年时间内频繁出台10余种集资模式,大幅提高集资利润,诱使更多不明真相群众参与集资,拆东补西。 ”办案人员说,集资模式的加速推出,正是公司面临崩盘的先兆。

擦亮双眼不信天掉“馅饼”

重金包装,是兴邦这类非法集资公司的一个通用手段。

据了解,兴邦高薪聘请法律高人、财务精英,为公司出谋划策,制造法律文本、虚假的财务报表,营造公司欣欣向荣、经营良好的假象;利用媒体广泛宣传,骗取企业纳税大户及诚信企业等荣誉,花钱参加各种民间组织机构的评奖活动,制作大量牌匾,欺骗群众;同时公司利用集资款项参与诸如抗震救灾捐款、科技扶贫、捐款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营造企业正面形象,给公司披上“有社会责任感”的外衣。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吴尚澧本人获得的荣誉称号无数,绝大多数都是造假骗取或花钱买的,有的只要几百元钱参加一个民间评奖活动就能够买到一个称号。 ”

巨额集资款都到哪里去了?除了支付滚雪球似的高额利息,制造一系列集资“道具”,以及集资过程中,各地业务人员高达9%的高额提成是巨大开支。此外,兴邦高管们还挥霍和侵吞了相当一部分集资款。

“其实,非法集资,不管花样如何翻新,万变不离其宗,广大群众只要记住它的几个特点,擦亮双眼,就不会轻易上当而追悔莫及。 ”专业人士提醒,首先是高额回报不可信。央行相关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如果高出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利率4倍,就属违法行为,现在的基准利率是5.31%,4倍也就是21%左右,因此非法集资通常允诺的30%、50%以至更高的投资不受法律保护。

其次是以农村不特定对象为主要目标,以及以种植、养殖以及联营入股为主要形式,夸大和欺骗性宣传等特点,都值得投资者警醒。办案人员透露,“仅2007年一年,兴邦公司宣传费用就高达9000万元,用于不实的宣传和欺骗。 ”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奇怪但是合乎常理的现象:兴邦公司所在的区,极少有群众参与集资,问其中原由,知情人士透露,兴邦的夸大欺骗性的宣传,可以蒙外地人,但是本区的群众知根知底,深知兴邦的底细,吴尚澧的为人,因此很少有上当受骗的。 (冯珉)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冯珉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