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队员讲述亲身经历
2010年01月16日 21:22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北京1月16日电(吴杰、吴敏)海地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赶到灾区并同时展开搜救和医疗救助的国际救援队。担负医疗救援任务的队员第一时间与新华社记者连线,讲述了这场罕见的地震灾害。

队长候世科:“我们是唯一开设医疗救助点的国际救援队”

当地时间15日20时,我们成功开设医疗救助点,是目前唯一在海地开设医疗救助点的国际救援队。不仅承担了救助被压埋伤员的救治、自身救援队医疗保障和维和部队人员的巡诊任务,还在总理府附近灾民点开辟第二个救助点,总共救助了120名伤员,同时开展了卫生宣教、卫生防疫工作。

总理府几百平方米的地方聚集了近千名灾民,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我们对灾民点喷洒消毒面积达300多平方米。但由于携带的消毒药物有限,我们明天会带更多的药物去现场。

副队长樊毫军:“大量伤者的伤口存在严重感染,急需专业医疗救助”

虽然有志愿者为灾民们提供一些基础医疗,但几乎没有专业人员,大量伤者的伤口存在严重感染,急需专业医疗救助。很多灾民头部、肢体和肩背部同时受伤,由于没有很好地清创,一些人的伤口上全是脓液和伴有脓苔,甚至泥沙等异物。我们的外科清创换药任务非常重,纱布、棉球、棉签、绷带等敷料和消毒液消耗非常大,几乎每个部位的换药等于平时手术室中的大换药。

大量伤员赶来求诊。我刚发了一个口罩,立即伸来很多索要的手。

队员张雪梅:“那个坚强的女孩让我感动”

老人和孩子外伤后严重感染的患者非常多,作为一个母亲,我十分心疼那些受伤的孩子。有一个在姐姐陪伴下来到我们医疗点的女孩让我十分感动,她只有七八岁,头皮上有巴掌大的撕裂伤,志愿者给她做了简单缝合,但已严重感染的伤口满是血和脓。我给她做清创时,她疼得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但强忍着不肯哭出声来。

队员王明新:“我们的救助工作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感谢”

凌晨,一阵剧烈的摇晃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一次震级较高的余震。今天能感受到的余震发生4次,这种情况对我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我们的救助工作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感谢,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当地的法语翻译较少,几名懂英语的志愿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伤员络绎不绝,由于有志愿者的参与,诊疗工作有条不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为了防止疫情出现,我们开始增加防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对灾区的洗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吴杰、吴敏   编辑: 马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