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关乎国家利益未来有国际合作趋势
2009年12月20日 04:30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8日,环保组织成员在哥本哈根戴上各国领导人的面具,拉起写着“耻辱”的横幅抗议。

专家视角

本报讯 (记者蒋林)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如今由于各国更清楚“减排目标”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故一时难与他国妥协,导致协议达成难度很大。但今后来看,主要大国一定程度上都会加大减排力度,未来新能源合作强化的趋势明显。

广州日报:会议前“气候门”事件对协议的达成是否有影响?

强世功:气候峰会要达成的协议,是各国利益博弈和相互妥协的结果。不管气候是否变暖,各国都要在峰会上争取切实利益。因此,气候变暖与否并不影响峰会结果。

各国不再“糊里糊涂”

广州日报:与之前几次气候大会比较,本次峰会呈现哪些新特点?为什么各国难以达成协议?

强世功:以前气候协议达成相对容易,而如今困难重重,这是本次峰会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因为,在以前,各国还不很清楚“减排”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故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如今,各国越来越明白“减排目标”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说每个国家都清楚地意识到,这涉及到切实的利益,最核心的就是资金与技术。因此,这就是峰会难达成协议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此前协议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责任,但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而如今,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明确减排目标,由此就造成了两大阵营的分歧难以调和。

中国表态受赞扬

广州日报:总的来说,您对峰会有什么评价?如何评价中国在本次会议中的表现?

强世功:这次峰会,中美的角色和表现很关键。因此,西方倾向于“二级时代”到来。但我更赞同中国代表团的提法,将中国和整个发展中国家划为一体,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大阵营的格局。

在此,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在大会上与美国针锋相对,要求美国提供资金,并非为中国争取,而是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争取援助,这一点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的责任感与道义感。因此,我高度赞赏中国代表团的立场和表现。

广州日报:将来各国将如何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协商?接下来,美国和欧盟将有什么动作和作为?

强世功:我觉得国际范围内的新能源合作趋势将加强。前一段时间奥巴马访华,已经与中国就新能源合作方面达成一定默契,因此中美今后一定会有合作项目。

在未来一段时间,美欧都会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减排。

专家档案: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和宪法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蒋林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