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翻云覆雨 解构多少豪杰
2008年07月03日 10:56南方都市报 】 【打印

[北台湾]

包括宜兰县、台北县、台北市、桃园县、新竹县、新竹市、基隆市。大台北地区的人口有六百万,约是台湾总人口的1/4,主要交通以捷运为主,知名的景点如九份、十分、淡水金色水岸、士林夜市、阳明山都在北部。北部的交通心脏是台北车站,高铁、火车、捷运都以这里为中心。

■大陆客体验

5月的一个晚上,天上开始下雨,细细的。我和子文沿着马路走到中正纪念堂,一个在“去蒋化”的战斗中挂上“民主纪念馆”牌匾的地方。夜色开始浓起来,看不到封闭门扉内的蒋中正坐像,也看不到铜像前民主画展上党外人士手持“万年老贼遗臭万年”横幅的旧日照片。但抬眼望这座高高在上白墙蓝瓦黄顶远比“国父纪念馆”崔巍恢弘的建筑物,深感历史的吊诡,整个台湾数十年的政治运动史,似乎浓缩在这里了。有威权的故事,转型的风雨,民主的杂七杂八的印记,在这个空旷的广场上漂浮。

我望着灯火中不远处的“自由广场”牌坊,姑妄言之。当“自由广场”还是“大中至正”的时候,来这里的人该怎样肃穆地端着自己一颗瞻仰的心?而今它完全被解构了,威权时期庄严神圣的符号,成为反讽的对象,这或许是民主转型社会无处可逃的一个宿命?

第一次来时,沿着高高的台阶上去,从好大的太阳底下走进中正纪念堂,感觉自己误入了一个行为艺术的演练室。半空中挂着的风筝、脸谱和原住民的兰屿船,大厅的深深处则是正襟危坐的蒋中正铜像。蒋中正一贯是这样的带有威严的气息吧,背后墙壁上“伦理、民主、科学”的黑字仍在,只是厅四周的民主展板上,他是被毫不留情地作为一个受批判对象来祭奠的。郑南榕、陈水扁、吕秀莲、陈菊……这些党外运动的先驱昔日街头抗争的图像,被放大后在“后蒋化时代”招摇着以政治正确的姿态,向来往的游客陈述民进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正纪念堂注定是台湾政治地理中最具坐标价值的场所。我第二次来这里,看到很多闪亮的烛光,广场的一边搭起帐篷,抗议者以激烈手势和着齐声的口号,这空旷的所在是示威的好地方啊。距此不远的反贪腐广场也是,当陈水扁在“总统府”内被红衫军包围,而后府前凯达格兰大道被命名为“反贪腐民主广场”时,他内心是否想到了同被更名的中正纪念堂?

“反贪腐民主广场”紧挨着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这个公园也是一个被建构出来的具有浓厚政治趣味的场所。它的原名是台北新公园。命名的游戏,带有深刻的政治企图心。一甲子前因粗暴的缉私烟行动而引发的暴乱和血腥镇压事件,一直是国民党难痊愈的一个伤疤,民进党时不时就把疤痕上结的痂皮撕裂开来,看着国民党难受,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直到前不久谢长廷与马英九竞逐“总统”大位时,还在消费这笔陈年老账。“二二八”事件,也被建构出一套正统的叙事话语体系,有心的朋友可以去公园内的二二八纪念馆去看看,看被化约的是非分明的历史,原也有着成王败寇的哲学,而民主社会也不乏“御用学者”一根筋的坚持。而真相,于普通百姓,似乎并没有因话语垄断的终结而变得更触手可及。

距台北不远的桃园大溪镇慈湖、头寮陵寝一带,最有吸引力的政治景观无疑是两蒋(蒋中正,蒋经国)陵寝了。台湾的正名运动,玩得有点走火入魔,这是不假的。但这里似乎是很难被重新命名的了,即便阿扁当年有一拍脑袋赐它个“独裁者之墓”之类的想法,也断难开口,因为届时受千夫所指的非阿扁莫属吧,属自找没趣。所以搞个撤哨封园的小把戏。害得我一直没有机会去瞻仰一下。那里的军仪队的花式交接仪式,据说是相当有看头的。现在两蒋陵寝又重新开放了,7月4日前往台湾的游客,有必要去见识一下。

据说开放后的两蒋陵寝,有笑开怀的两蒋公仔首度亮相。任他曾是铁腕政治人物,如今也被娱乐化了。这就是台湾,这就是北台湾的政治地理,很有看头哦。如您一天奔波游玩之后,晚上也可打开电视,看看“全民最大党”的政治模仿秀,里面总少不了两蒋的替身。政治仍然在翻云覆雨,但娱乐如滔滔大江水解构了多少英雄豪杰!

□韩福东(本报记者,曾赴台采访)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韩福东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