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6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6日刊出社论《台湾凭什么一夫当关?》说,在海峡两岸乃至整个大中华经济圈,台湾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在台湾应已谈论了20年之久,除支持“台独”基本教义论调者,应早已建立共识;那就是,台湾应发展为紧扼大陆东部沿海辐辏重地的营运中心,担当商品与资金进出大陆的重要门户,更是外来资本与企业进军彼岸的前进基地。
文章摘编如下:
在海峡两岸乃至整个大中华经济圈,台湾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在我们这边应已谈论了20年之久,除支持“台独”基本教义论调者,也应早已建立共识;那就是,台湾应发展为紧扼大陆东部沿海辐辏重地的营运中心,担当商品与资金进出大陆的重要门户,更是外来资本与企业进军彼岸的前进基地。
但日前在香港的一场重要论坛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士坦率指出,对于台湾作为外资或海外人士了解大陆的门户此一说法,甚感疑惑,且向所未闻。方当两岸阻绝一甲子,尤其近20年更在李登辉、陈水扁任内强力杯葛乃至挑衅下风云险恶的台湾海峡正要云开见日、化干戈为玉帛,对台湾未来的努力方向一片茫然,实为不容轻忽的严肃问题。
这个问题20年乃至60年来从未如此刻重要;因为在过去漫长的时日里,不论我们对台湾在两岸之间有任何憧憬,希望扮演任何角色,都是徒托空言,受到强势领导者的压制杯葛,不是钻缝蹈隙强渡关山,就是安分认命,画地自限,徒令台湾的机会白白流失,人才、资源汩汩流泄。
然而随着大陆经济以沿海地区为主轴飞跃发展,加工出口业又成为火车头带动经济高速成长,直接面对东南沿海,踞东北亚韩、日、台、港所构成的岛链核心地位的台湾,其作为大陆对外吞吐及外资进出大陆之门户的角色,自然日形重要。日韩等固不足论;香港僻处南隅,制造业又向非所长,就实体经济而言,当不能相提并论。
除了优越的地缘关系及同文同种又普遍能以“国语”与对岸任何省份顺畅沟通之外,台湾长期发展加工出口业,迄今仍以贸易而非转口立足,是重要的因素。不容讳言,包括大陆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能迅速脱贫跃起、崭露头角者,罕有不依恃加工出口业有效运用廉价劳动资源而克尽全功者。台湾正是其中的开拓者与成功典范。事实上,若非20年前台湾内外环境骤变,逼迫加工出口业仓皇外移,大陆东南沿海不可能短短数年即崛起成为驱使大陆经济高速成长的急先锋。
20年间,台湾原恃以为命脉的加工出口业虽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浸淫其中数十年所培育的无数人才、积累的丰富经验,正是每个发展中经济体期盼拥有的珍宝;尤其下游加工出口业虽拔根而去,中上游的支持产业益发蓬勃发展,转向支持规模倍蓰于以往的对岸及东南亚加工出口产业。
20年受困于禁止直航与直接投资,及锁闭“反中”的心态,台湾挟中上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持者、运筹中心乃至营运中心的角色大受抑制;一旦这些干扰尽皆撤除,再加上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扫除其它障碍,整个台湾的战力才会充分显现,两岸之间货物、人口、资金、企业往来,将如过江之鲫,则挟台湾踞岛链核心的优势,积数十年贸易经验累集的实力,中上游产业与下游加工业及周边服务业的密切配合,加上同文同种、热情诚信的人民,任何海外资本与企业借助台湾之力,即如虎生翼,可以长驱直入大陆市场,或以台湾为生产、研发、营运基地,辐射从珠江三角洲到渤海湾的整个沿海精华地带。
除此之外,台湾幅员适中、文化根深蒂固、法治领先群侪,景色秀丽、人情味浓郁;当主政者抛弃狭隘的锁闭心态,以足与港、新媲美的租税与基础设施广为招徕,必将近悦远来,成为众多逐鹿中原者进可攻、退可守的安乐窝。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杨高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