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典范台湾健保制度面临“成长的烦恼”
2010年03月11日 20:51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题:“医保典范”台湾健保制度面临“成长的烦恼”

新华社记者 赵博

台湾“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简称“健保”)曾被誉为全球医保典范,然而逐年攀升的财政赤字却让这一昔日的“台湾奇迹”,成为近几届台湾行政当局都头疼的大问题。调涨健保费恐抬民怨,不涨则财务状况必定更趋恶化。台“卫生署长”杨志良近日因在调涨健保费的问题上与行政当局意见相左而请辞,使健保“成长的烦恼”再度暴露出来,健保制度何去何从正在岛内引发热议。

“医保典范”债台高筑

以缴费互助、社会统筹、平等就医为主旨的健保制度已在台湾实行15年,超过97%的民众参保。根据现行办法,民众缴纳健保费最低每月600元(新台币,下同),最高每月5400元,即可享受住院治疗、中西医及牙医门诊、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这笔支出约占健保费的三成,雇主和当局负担剩余的七成。

由于投保费率低、给付范围广、就医便利,台湾健保制度曾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曼等人誉为医保典范,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今年一月率团访台时也对其表示肯定。

在“自付3元、享受10元”的心理暗示下,民众争相前往医疗机构看病、买药甚至经常住院;一些不良医生和诊所骗取健保的案件层出不穷;台北市、高雄市等地方县市更是多年拖欠健保费,加之当局监管不善、浪费严重,健保的财务漏洞越来越大。

据台健保局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台健保收支短绌高达588亿元,如果不做任何补救措施,到今年底恐将攀升至1015亿元,长此以往“全民健保”有崩盘之危。

如何调涨当局上下不同调

面对巨额赤字,台湾“卫生署”祭出规劝北高两市补缴欠费、向银行融资周转金等招数,却收效甚微。无奈之下,当局不得不选择以调涨健保费来平衡收支。而究竟有多少人应多缴健保费,成为连日来的争论焦点,并在行政当局内部出现上下不同调的状况。

今年1月底的民意调查显示,84%台湾民众对健保财务短绌有所了解,但仅有约三成赞同调涨健保费。过去多次调涨健保费都招致民怨,担心再度引发民意反弹,台行政机构负责人吴敦义承诺,此轮健保费调涨以75%民众不受影响为目标,也就是说,月薪5万元以上才需要“每月多缴一个便当钱”。

但作为吴敦义下属的杨志良却在本周一表示,经过测算,月薪在2.4万元以上的民众都需要增缴健保费,平均每人每月多缴97元。增缴最多的是公司老板和专业技术人员,每月需多缴283元。由此,不受调涨影响的民众只有59%左右,与吴敦义的承诺相去甚远。

这位曾参与设计健保制度的官员还直言,尽管如此,调涨方案也只能保证今年度的健保费收支维持平衡,无法消除历年累积的亏损,健保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健保风波持续“发酵”

宣称基于专业立场,无法兑现行政当局承诺,杨志良在公布健保费调涨方案的同时突然宣布辞职。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吴敦义等多次慰留,但杨志良仍表示“去意已决”。他还于3月9日发表声明,批评台湾选举频繁,年年有选举,为求胜选,即使是对多数人有利的政策,却怕影响少数人的选票而不敢推动,呼吁简并选举,并理性面对、解决健保问题。

对于杨志良一系列言行,台湾各界反应不一。多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认为杨志良得罪民意、影响选情,希望当局考量民众的承受能力,坚持75%民众不涨健保费的既定方针。《联合报》等报章则撰文支持杨志良,呼吁大幅调整健保制度,并尽快修订选举制度,改变选举“绑架”政策的局面。

11日发布的民调显示,近六成台湾民众认同杨志良请辞,支持“卫生署”调涨健保费方案的不到两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场由杨志良请辞引发的健保制度、选举制度之争,恐将持续发酵,难分难解。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赵博   编辑: 郭慧阳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