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白沙.风范大国民 “五四之子”殷海光
2008年03月24日 14:25四川在线 】 【打印

打开李敖的书,有一个名字会反复出现:殷海光。在李敖满是犀利的文字中,只有在殷海光那里,才充满了敬畏。大陆读者也才知道了在台岛上,有那么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政论家殷海光。

殷海光出生在湖北黄冈。他17岁念高中时就出版了一部长达40万字的译著《逻辑基本》。1938年,殷海光考入西南联大哲学系,后考入清华大学,师从著名哲学家金岳霖。1944年为抗日救国,他毅然投笔从戎,去印度学习军用汽车驾驶技术。抗战胜利后,殷海光到重庆《中央日报》任职。1948年底,他在报上发表《赶快收拾人心》的社论,猛烈抨击豪门贵族和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受到蒋介石的怒斥。

1949年3月,殷海光随报社到台湾。两个月之后,殷海光又因发表社论《设防的基础在人心》受到当局围攻、批判,被迫离开报社,去台大哲学系任教。同年11月,他与胡适、雷震等人在台北创办《自由中国》杂志。自此,殷海光脱离国民党阵营,转变成自由主义者。

殷海光认为,一个有血性的读书人,应该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应有正义感,敢说真话。他以学者的身份,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与当局对抗。还曾经撰写社论,预言台湾终将与大陆和平统一。

殷海光看到岛内知识分子大多数处于麻木的“冬眠”状态,便积极引介哲学新思潮,宣传罗素哲学和“五四”精神,对知识青年及大众进行思想启蒙,鼓动人们勇敢地起来与专制、独裁的统治作斗争。因而,他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人民,特别是青年们最崇拜的精神领袖和民主斗士。他的学生李敖说:除了思想指向以外,殷海光的政论文章光芒万丈,出色得使敌人和朋友都为之失色。

回顾殷海光的一生,他不惜以“一个读书人扮演了近似反对党的角色”,遭受了无穷的寂寞、凄凉和横逆。1969年,他在悲愤中去世,年仅50岁。

他毕生致力于让自由、民主、宪政的理想在贫瘠艰难的环境里萌芽生根,为内忧外患的中国树立了思想与言论自由的典范。他传播的自由民主理念,对台湾社会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殷海光出生在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卒于五四运动50周年的1969年,他以这种巧合以及他800多万字的著作成为真正的“五四之子”。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殷海光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08台湾大选凤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