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代表委员开博探索网络时代与民沟通新形式
2007年03月08日 17:00投票数: 顶一下  【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网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们的“博客”,这个新鲜事物让网民欣喜。网民评论说:代表委员在两会期间写博客,拉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增加了两会的透明度。

“开博”搭台,百姓“唱戏”

2007年两会于3月初召开。“家事连着国事,民意汇聚两会。”这是媒体对两会的概括,也是老百姓对两会的期盼。但是由于老百姓无法亲身参会,只能通过代表委员反映民意。于是“深入基层,聚民智、汇民愿,述民情、发民声”,就成了老百姓对代表委员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论坛、博客逐渐成为了国人发表观点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博客即网络日志,中国互联网协会今年1月10日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达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为315万。2006年,有74.52%的上网者使用过博客,比2005年同期增长12.32%,在所有互联网细分服务类型中增幅最明显。博客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趋向。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新华网在2007年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邀请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在新华网上开设“博客”,形成代表委员集中与网民交流互动的场所。

全国人大代表陈高卫认为,“博客”从客观上为代表委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使他们能够抛却车马劳顿,无需花费大量精力就能迅速地“深入基层,聚民智、汇民愿”。而网民在欣喜之余也产生了热切期盼:假设自己在“两会”举行期间与代表委员们实时交流,随时了解会议热点难点,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代表委员们传递到“两会”中去,并能及时得到反馈,岂不是等于自己也实时参与“两会”了吗?

博客,不要变成“形象代言”

由于代表委员自身往往具有双重身份,除了作为代表委员每年在特定时刻参加“两会”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其他岗位上作为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身份工作和生活。他们在博客上以什么身份出现,希望用博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就成了需要讨论的问题。日前,一篇题为《全国人大代表不该成为地方政府形象大使》的博文引起了网民关注,文章指出:目前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即在每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一两个月,不少省请人大常委会出面,组织本地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视察的路线大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待 两会开幕之际,无论是递交议案,还是分组讨论,这些通过数天视察,自称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代表,要么洋洋洒洒下笔数千言,将所有成绩揽入地方政府怀中;要么口若悬河,以“普通代表”的名义,大谈其所谓区位、交通优势,巧妙地逼着上面拿钱给项目,俨如地方政府选派赴京的“形象大使”、“公关代表”。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霍吉和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