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中国大学:就业率是万恶之源?
2007年03月02日 11:36投票数: 顶一下  【

衡量一个大学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就业率吗?有些高校的领导可能就会肯定地回答你:是的!因为,中国的高校里,有小撮人(或者是一大把人)就得靠就业率混饭吃。

就业率是这些人的“根子”,就业率也是他们招揽学子的“幌子”,就业率更是他们借以牟利的工具!

当大学越来越贪婪时,当扩招成为戒不了的瘾时,就业率就成了“万恶”的源头!
 
【 新闻背景 】 因为没有签署就业协议,中国矿业大学的部分MBA毕业生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尽管他们的学业早已顺利完成。为了拿回本该就属于自己的一纸证书,一些学生只得无奈地找到一家外地单位挂靠,签署一个“莫须有”的就业协议。学生们怀疑,学校此举是为了维护就业率。 

【恶行鉴定】 高校领导满嘴谎言:俺们这嘎就业率老高

校方苦心孤诣地“祭”出不签劳动合同不能答辩的大旗,目的无非是为实现一个“高就业率”。而“哪怕假的也行”,则可能会给高校回报一个注有不少水分的“高就业率”。这样,高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就有了光彩的脸面,也能获得今后发展的重要资本。笔者以为,这一规定的受益方在高校,校方是在为制造就业“繁荣”景象找借口。

【真实证言】 大学老师自揭家丑:这样的就业率鬼才相信

本人供职于某高校,对自己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切肤的感受,而这种就业压力却完全不能体现到就业率上来。2005年,本人供职的院系的学生就业率反映到纸面上是94%,当系领导自鸣得意地念出这个数字时,下面的老师们顿时哄堂大笑,当然我也跟着笑了。据事后反思,这笑声无非表达了两种意思:一是“鬼才相信呢”;一是“有关部门竟然信以为真”。

【恶行鉴定】 人有多大产地有多大胆

有了高校领导们的“嘴上跑火车”的胆量,就业率上去了,招生数量也就不成问题。根据04年教育部的规定,高校年度招生计划将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无疑,这更使得“就业率”成了一根挽救大学的“稻草”,“人有多大产地有多大胆”,这样的革命真理此时又派上了用场,只要就业率高,想要“扩招”小菜一碟。所以,先伪造就业率,然后再“大肆扩招”,这之间就成了解不开的一个死结,而造假

与扩招,也成了一条龙似的“绿色通道”!

【真实证言】 不知道两年学了啥

因为有了较高的就业率,大学也就拥有了“扩招”的底气,但是,扩招之后呢?一位同学如是说:

“学了两年都不知道学了什么,现在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新闻专业,竞争那么激烈。像我们这样,真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连我们的老师也担心我们以后的就业问题。”
您瞧瞧,都这样了,“就业率”还高哇?蒙谁呢!

【恶行鉴定】 闹剧,简直就像一场闹剧

“嘴上跑火车”不难,但难就难在“跑”得还像模像样。这就需要“就业率”的另一方配合了。就了业的咱就不提了,就不了业的就惨了,个个都“大学就业率”这一系列数字后面的“牺牲品”。
 
就业率成为部分高校的数字游戏,各高校用挂靠单位、违规操作各种手段给就业率猛放“卫星”,也早已经是“路人皆知”的“秘密”。于是,一方面是各个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全线凯歌,形势一片大好;一方面却是应届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挤破脑袋求职不遇,是找个“小店”随意“签约”的闹剧,是他们找不到工作的辛酸甚至绝望的泪水。
 
【真实证言】 无奈,如此高校让我无奈

因为没有签署就业协议,中国矿业大学的部分MBA毕业生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尽管他们的学业早已顺利完成。

“我妥协了!”7月3日,赵国荣将一份没有人事部门签字的就业协议,交给了管理学院办公室,随即领到了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我已经就业了,但到哪里上班哪?”他说,这份协议上的盖章单位,也是通过家乡的人才交流中心找的挂靠单位,不需要去上班。但这意味着,赵国荣的户口和档案将打回家乡。

   编辑: wangjing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