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三十年:唱响发展繁荣之歌
2008年12月17日 11:25光明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对亿万中国人来说,三十年前的那个冬季,更如同一个期待已久的春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吹响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一道,在三十个春秋变革发展的壮阔历史进程中,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在现代世界中的

复兴、延续与弘扬的生动写照。

从“文革”荒漠到文化绿洲

几乎与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同时,我国内地第一个音乐茶座在广州东方宾馆的花园餐厅里应运而生,一些当地歌手登台演唱,成为我国文化娱乐舞台上经营性演出的先声。虽然,这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刚一露面,便在社会上引起纷纷议论,却大受群众欢迎,广州不少宾馆酒店也纷纷效仿,一年后,广州全市的音乐茶座便达到75间,座位数超过了当时广州所有戏院座位的总和。

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

三十年后的今天,对远比广州音乐茶座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方式,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在当时,音乐茶座却成为将“八亿人八台戏”的“文革”荒漠变成姹紫嫣红的文化绿洲、迎来新时期文化春天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文化娱乐场所已达82174家,文化系统登记注册的文艺表演团体4512个,艺术表演场所2070个,全国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年演出达42万场次,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在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历史巨变。

许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都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文化艺术界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于无声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为代表的文艺作品,深刻地表达了亿万中国人迎来新时期的喜悦心声;令人耳目一新的流行歌曲《乡恋》、结集重版的曾遭禁锢的文学作品《重放的鲜花》等一批文艺作品,虽在一些人尚未适应的社会文化新环境中曾引起争论和困惑,但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中,文化领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迅速得到改变,忽如一夜春风来,文化园地呈现出令人欣喜和振奋的姹紫嫣红。

改革开放早期的1983年,首次亮相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歌唱家李谷一应观众要求现场即兴演唱曾遭非议的歌曲《乡恋》时,眼里闪现着激动的泪光,人们对于新时期新文艺的强烈渴望,在她的歌声中得到展现和满足,这首曾被一些人看作“黄色歌曲”的《乡恋》,由此成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1984年李谷一再次亮相春节晚会时,她演唱的“春晚主题歌”《难忘今宵》,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和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一个歌唱家唱过的两首歌,在三十年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沧桑巨变中,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也是这巨变的最好印证。

无论是亿万人民群众,还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深切感受到一种新生的喜悦和奋进的激励。直到今天,许多作家艺术家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79年秋天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祝辞》中关于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建设发展的论述仍记忆犹新:“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正是这些光辉论断,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发展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

在希望的田野上放声歌唱

三十年来,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的文化建设,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对这一历史巨变的记录和讴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春晓的鸟啼、夏日的流泉、秋季的硕果、冬天的恋歌。文化建设以它特有的方式,引领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抒发奋发向上的时代心声,记录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用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曲艺、报告文学、音乐、舞蹈、摄影、美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竖立起一座座成为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里程碑。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谌强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