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重新从人出发是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
2008年12月18日 08:02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者:王石川

回首改革开放30年,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实惠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赖于人。改革未有穷期,以人为本没有穷期,重新从人出发,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

今天是12月18日,这是一个朴素而富有诗意的日子。30年前的今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是在这次会议后,中国改革开放这艘巨轮正式起航。从此,历史开始谱写新的篇章,国人开始演绎激越的“春天的故事”。

这30年,汹涌澎湃;这30年,风雷激荡;这30年,我们听到花开的声音,我们感受历史的进步。这30年,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亲历者,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叙事都和国家的宏大历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30年前,面对历史大转折,当时的国际舆论极度不信任:“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难以置信。”如今,30年弹指一挥间,当初那些目光由狐疑变得惊喜,由惊喜变得充满尊敬。因为30年改革开放,国内变化天翻地覆。从赤贫如洗到物质丰裕,从精神苍白到思想丰盈,从价值观单一选择到日趋多元化,从坐井观天到拥抱世界,这一切让人目眩神迷,心旌飘荡。

何以取得如此卓著的成就?是人!是人的解放!正如学者常修泽接受采访时所称,30年来人的解放过程包括三大方向。第一,将人从计划经济模式下,主体性被禁锢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第二,将人从原教旨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主体性被金钱侵蚀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第三,力图把人从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通过对人自身需求的高度关注,把人推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诚然,剖析30年改革脉络,没有人的解放,就没有人格力量的逐步升华,也就谈不上创造物质,充盈精神。

历史总是在不动声色中蕴涵着超越时代的信息,正是人,从惨淡的现实中寻找向上的力量。30年前,没有生产队长严俊昌带领农民按下“血手印”,“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小岗村难以谋求发展;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还会在姓“社”姓“资”的争吵中茫然失措,不知所适;没有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中国的经济不会这般浩荡和活跃;没有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的施行,没有构建完善的私有财产保护法律制度,公民创造财富的激情就不会喷薄而出;没有对公民权利的认定、保障和落实,公民也就没有公共参与的情怀和动力,更谈不上涵养公民意识。……

有人感叹:回首改革开放30年,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实惠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赖于人。斯言诚矣!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人的解放,得益于对人的重视,得益于对人的尊重,也是得益于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简言之,只要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就能谱写五彩斑斓的图景。

追昔抚今,感慨万端。一方面我们固然要看到改革开放的盛大景观,另一方面更要正视现实困境,所谓既要仰望星空,又要关注脚下。日前,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直线。30年改革开放成就瞩目,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希望在于,从当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如今“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加快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对于人的认识日渐丰富,对于如何以改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体会愈益深刻,“以人为本”成为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国家理念。

诚然,有改革就会有阵痛,有改革就有可能滋生贪腐,这就需要继续超越,在进一步改革中解决改革存在的难题。出路在哪里?依然从人出发,从人的本性出发,从人的个性出发,从人的人性出发。换言之,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不能让公权力动辄侵犯私权,不能让既得利益集团继续吞噬公共利益,不能让法制成为公权力的私器。同时,发挥人的主导作用,赋权于民、还权于民,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止写在纸面上,还落实到每个细节当中。

改革未有穷期,以人为本没有穷期,重新从人出发,是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当个人的权利不断成长,不断充沛,不断挺拔,下一个30年必将更波澜壮阔,更精彩纷呈,也更卓尔不群,这个伟大的国家也必将更从容而优雅。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石川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