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宇案影响上海经济 学者吁重新定位上海
2007年01月11日 11:32 】 【打印

“中央对上海的政策不会改变”

记者:你觉得实现这样的体制改革有多大可行性?

张军:我认为可行性还是有的。在现有的体制框架没有改变的条件下,还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可以作更大的改进。

中央提出“四个率先、四个中心”,要上海走在中国的前面。这个概念,本身就代表了倾斜的政策,给上海创造增长的空间,包括在二级政府层面上的制度设计。

事实上,上海市政府向中央要政策的思路已开始转变。上海已考虑不再向中央政府要一个具体的政策,而是报一个综合改革的方案。

比如,现在的浦东新区,在现有模式下已发展到一定高度。上海这时就会考虑能不能让政策更灵活一些,更突破一些,搞一个深度的综合开发实验。

在陈良宇案前,这个新的综合开发实验区已被国务院批准。但当时开发区的改革方案一直只有粗的框架,没有细化到具体的政策。这就给了大家一个想象空间。

在实验区方案公布后的会议上,韩正市长曾强调要加快对方案细则的研究工作。

记者:能介绍下这个方案么?

张军:这会是个更大胆的东西。现在这个方案还没有一个细则,但当时大致的方向,包括的设想很多。包括了金融政策,也牵涉到政府体制的改革方面。

比如,上海一直采取保税区模式,能否推广到保税港,将来能不能做香港那样的自由港。在金融方面,可能会学习一些包括香港在内的西方比较发达的汇商制度。另外,也包括上海能否在行业法规的设计方面,借鉴国际的法律制度。

有一点很明确,上海的地方官员已非常清楚,包括“世博会”的影响都只是一时效应,“后世博”时代的上海靠什么,gameover以后怎么办?确实是个很让人焦虑的问题。

记者:有人觉得陈案后,中央的上海政策会发生改变。你怎么看?

张军:我觉得中央还是会肯定上海的经济,不会有政策改变。我相信这样做也是明智的决定。就目前来讲,还很难找到一个城市可以替代上海。在亚太地区、远东地区,上海做得好的话,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经济的发展历来如此,你不能想象,如果英国没有伦敦,英国的经济会怎么样。而中国经济的领头羊肯定不是北京,也不可能是别的地方,包括天津。南方周末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吕明合   编辑: mz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第4届华赛摄影凤凰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