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1980年引发全国关注的“潘晓讨论”(图)
2009年08月31日 11:27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1980年5月,关志豪在看稿。

郭楠柠说:“我和汉涛重新看了一遍讨论中发表的所有文章和内部资料,又花了很大功夫去读马克思的有关论述,然后梳理材料,提炼问题,明确观点,废寝忘食地苦干了一个月,完成了18000字的初稿。”这篇文章分“重新探索人生意义是历史的需要”、“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科学地看待‘公’与‘私’”、“在振兴祖国的奋斗中开拓人生之路”四部分。

文章写好后,编辑部决定送请中宣部部长王任重审阅。王任重很快批复说,稿件阅过,基本可以,请中宣部理论局再组织几位专家帮助看看。于是,中宣部副部长王惠德、理论局局长洪禹约请了邢贲思、汝信等五位专家与郭楠柠、陈汉涛夫妇一起座谈讨论了三天。几位专家对文稿的基本观点和讨论方式没有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只提出了一些具体表述问题。

文章发表后,《中国青年报》全文转载了这篇总结,《人民日报》也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摘要。至此,搅动了全国青年人心的“潘晓讨论”总算有了一个正式结束。

但 “潘晓讨论”仍余波翻腾——1983年12月,在距“潘晓讨论”结束近三年以后,华中工学院党委向胡耀邦等领导人送上一份题为《〈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关于人生意义讨论散布大量错误观点必须澄清》的材料,并在所附的信中称:“在这次清理精神污染中,我院党委宣传部和共青团委组织几个同志查阅了《中国青年》和《中国青年报》1980年下半年开展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发表的所有两百多篇文章,发现这场讨论散布了大量的错误观点和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对青年是严重的精神污染。建议在这次清理精神污染中,必须对两青年报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这次在青年中影响很大的所谓‘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认真进行清理。”

胡耀邦于12月12日在华中工学院党委的来信上这样批示:“……这件事用不着再大肆翻腾,注意一下就可以了。”关志豪说,耀邦是个好人,关键时候保护了我们。

赵林的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彭明榜说,逃过了被作为“精神污染”典型的“清理”,但“提高认识”的检查却不得不做。首先,《中国青年》编委会向上级写了《关于“潘晓讨论”问题的检查报告》。在这份《检查》里,编委会自己给这场讨论扣上了“罪状”: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错误观点系统化了、条理化了,特别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一提法变成了一部分人的口头禅,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其次,为消除“潘晓讨论”的影响,还须公开表态。1984年第1期《中国青年》发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错在哪里?》的专文。这篇专文的“编者按”自己违心地否定了自己:“这场讨论的社会效果不好,在青年中造成不良影响。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

作为社会学家的彭明榜说:“如果说这就是定性的话,是很遗憾的,同为遗憾的还有,堪称为‘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思想宝库的六万多封信,没有经过任何社会学方法的处理,就被当成‘废纸’让造纸厂的汽车拉去化为纸浆了。在中国思想史上,以前没有过、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如此壮观的大规模的全国讨论了,尤其不会有如此丰富如此袒露的思想作为人们研究的样本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