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民族资本家的命运转折
2009年08月12日 19:40三联生活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6月9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在这一天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其中,徐祖兴和施金水两位老人作为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的传承人代表位列其中。

中国剪刀素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之说,杭州“张小泉”剪刀经历三百多年的风吹雨打流传至今。 “张小泉”剪刀与其说是一种传统技艺和企业品牌,更不如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

72道传统手工锻造技艺,344年炉火不熄。

“申遗”成功后,两位古稀老人频频露面,作为特约嘉宾出席各种文化活动,接受当地主要官员的接见,并向外宾展现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

最后的传承人

7月12日,记者在杭州先后拜访了徐祖兴和施金水两位老人。

徐祖兴今年77岁,疾病缠身。前段时间做了个小手术,身体状况不算理想,有高血压和气管炎,静脉曲张也越来越严重,他指着脚上密密麻麻凸起的血管,苦笑。

1963年,徐祖兴锻制的民用剪刀被选为国礼,刘少奇主席在出访印尼等五国时赠送给外国元首。1965年以来,他锻制的民用剪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剪刀质量评比第一名。

美人迟暮,英雄气短。古稀之年的徐祖兴很长时间只能做象征意义的表演,现在却连表演也力不从心。前段时间厂里说要让他带个徒弟,把他的技术保留下来,但一直没动静。徐祖兴说:“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毅力学这个,古语说:世上三般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父母万不会让儿女从事这三样苦职业的。”

徐祖兴当初走上做剪刀之路完全是迫不得已。他是萧山人,6岁时和父母、姐姐一起到杭州谋生。生活清苦,为了补贴家用,13岁时他被介绍到一家剪刀作坊当学徒,倍尝艰辛。

徐祖兴也是认同那句古训的,他也没有将自己的技艺教给儿子,他儿子对记者笑着说:“做剪刀太苦了”,他对这项古老技艺也没有太多兴趣。

75岁的施金水也是出生在萧山的贫苦家庭,兄弟五人,还有两个妹妹。为了能吃上饭,15岁的施金水到杭州的一家剪刀小作坊做工。

施金水的身体尚算硬朗,他的家就住在张小泉剪刀厂的附近,厂里有什么活动他都能骑车过去。他的小儿子现在剪刀厂上班,当初为了让儿子进厂顶自己的班,他在1983年提前退休。然而,这并不是所谓的“子承父业”。在现代化的生产状况下,他的小儿子只负责工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

按照张小泉的剪刀工艺,手工锻制一把剪刀要经过72道工序,而在工业生产下,一把剪刀则从72道减为24道,甚至只有9道。弃简从繁,没有人去做这样的选择。

据杭州张小泉剪刀集团的统计,能够用纯手工制作“张小泉”剪刀的老师傅尚有46位在世,现在只有徐祖兴和施金水两位老人的身体能够支撑着制作剪刀,更多的老人则神志模糊,一些老人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徐祖兴感叹说:“很多老人都已经走了,当初建厂的时候我还是年轻小伙子,现在也老了。”施金水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这项历经344年的传统手艺即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344年的手艺

早在半个世纪前,张小泉的制作工艺还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张小泉的剪刀作坊在西湖边已经屹立了近300年,几十家小作坊热火朝天的生产。

“一台炉灶一把锤子,一只风箱一把钳,一柄锉刀一条凳,一块磨石一只盘。”这是纯手工制作一把剪刀的必备工具。从一根铁到一把剪刀,共有72道程序,全部靠手工凭体力完成。

剪刀师傅有句俗话:“后面扑扑叫,前面结糊焦”。形容剪刀师傅冬天做生活的辛苦:背后的衣服被西北风吹得扑扑响,很冷很冷,前胸在炉膛烘烤和锻打的共同作用下,就像饭锅底烧焦结成的锅巴。

徐祖兴回忆说:每天早晨3点左右,他和两个师兄弟就已经起床,先把做剪刀的工具收拾好,然后一直做到晚上8点多,晚上就在门板铺上睡觉。师傅也就管饭,学徒是没有一分钱工资的,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五年。

徐祖兴年满18岁出师,按照旧社会的规矩,学徒出师的第一份工作必须是师傅介绍的。

按照祖辈的传统,徐祖兴将来也会开作坊,收徒弟。正是依靠这样的薪火相继,张小泉剪刀在西子湖畔生根发芽。

此时,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共和国的工商业改革在全国展开。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有职工423人———这一年被认为是张小泉剪刀厂的诞辰。

虽然是成立了合作社,但原先作坊里的工人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异样,伴随着他们的依然是灼热的炉火和“叮叮当当”敲打声,没有弹簧锤和电脑办公,当时的剪刀厂和300年前张小泉的手工作坊并没有差别。

徐祖兴有一手娴熟的制剪技术,因为是熟练工,他拿到了几十块钱一个月的高工资。施金水当时也是工厂里的骨干,一般人要苦学三年才能独立做一把剪刀,而施金水只花了一年,他在厂里负责质检。

福兮祸兮

很快,这个新成立的合作社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

1956年,毛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特别指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这个指示在张小泉的发展史上产生了里程碑的意义,制剪社正式恢复了张小泉称号。国家拨款40万元,加上筹备会自筹的20万元,新企业在1956年10月破土动工。

1957年是张小泉剪刀手工锻制的最鼎盛时期,企业有70余炉灶,上百名钳手。到了1958年,地方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正式被政府授牌成立,当时企业的员工已达816名。

但谁也没有意料到,之后的技术革新会出现得如此之快:1959年,弹簧锤开始在剪刀制作中得到应用,这被称为中国剪刀史上一次历史性革命,中国剪刀延续3000多年历史的手工锻制被机械取代。

施金水说:“机器生产减少了工序,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虽然在剪刀“咬口”的细节处理上,没有纯手工的细微,但在工业化生产的状况下,那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问题。

徐祖兴说,按照原来人工的生产速度,5个人的小作坊一天只能做100把半成品剪刀,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工业化的情况下则可以大规模生产,而且质量统一牢靠。

据1985年一份剪刀市场的销售报告为例:全国十多亿人口,两亿多个家庭,一个家庭五年买一把剪刀,全年就需要有5000万把,靠手工怎么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没有任何理由排斥新技术的应用,从1962年开始,张小泉剪刀厂里开始了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引进了弹簧锤。原本沉重的人工锤打被工业机器取代,此后宕磨机、砂轮机、鼓风机等被陆续应用,在随后的发展中,电镀等工艺都由机器完成,张小泉生产和技术水平产生了极大的飞跃。

从这时候开始,徐祖兴和施金水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辛苦做剪刀了。

“断档”的危险

到上世纪80年代,“张小泉”剪刀90%以上的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小作坊时代一去不返,做一把剪刀最少只需9道工序。

徐祖兴和施金水不再是传统剪刀作坊里的大师傅,而是工业生产下的一个环节。1967年,徐祖兴任工业剪刀车间的主任。1981年,被调到供应科工作。1984年成为门市部负责人,一直到1991年退休。

施金水也一直担任企业的管理人员,直到退休。

他们对手工制作张小泉剪刀的各个程序都了然于胸,提供给记者的履历表上,也写着他们传艺带徒的经历,但这和他们当年手工作坊下拜师学艺是完全不一样的。

徐祖兴说:“我在厂里虽然也带过徒弟,但是却不是过去那样,我只是教会他们某一部分的程序,他们没有完全掌握手工制作的全过程。”

在政府支持下,“张小泉”集团正对传统手工锻制工艺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一方面收集整理施金水、徐祖兴等传承人的技艺,编撰成书籍保存;另一方面想办法利用现有生产线培养一批技术能人,学习完整的传统工艺,恢复72道工序的古法工艺流程。

但直到现在,徐祖兴和施金水还是没有收到徒弟。施金水的大儿子曾经做过手工剪刀,但现在也已经改行,“太苦,也赚不到什么钱,费那么大力气不如做别的了。”

两位老人担心,传承344年的技艺真要在自己手里断档了。本报记者 王 彬 通讯员 赵永久

  共有评论0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吴琪   编辑: 谭不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