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专题 > 正文
我们为他们而骄傲-记抗震救灾中的中行人
2008年05月20日 14:49 】 【打印

5月12日,一个原本平静如常的日子。然而,瞬间山崩地裂,刹那生死永隔,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顿时将这个日子变成黑色的记忆,永远灼痛我们的心灵。受汶川地震波及,中行四川省分行遭受严重损失,其辖属都江堰支行、德阳绵竹支行办公大楼发生坍塌,38名员工和客户被掩埋在废墟之下。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中行人用生命、用忠诚、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壮丽乐章,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和故事将永远传扬……

他,用生命延续生命

5月13日晚,都江堰大雨如注,余震不断。突然,都江堰支行大楼废墟中传来了隐约的呼救声。在场人员赶紧寻声搜救,当他们费劲气力,拨开重重交错的钢筋、水泥预制块之后,眼前出现的一幕震撼了现场的每一个人:一位男子用自己并不魁梧的身躯牢牢地掩护着一名女子,坍塌下的水泥横梁重重地卡在他的背上,血肉模糊。而他的身下,那名女子正在用微弱的声音呼救。据在场指挥的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周天均介绍,从现场的情况判断,应该是在大楼倒塌的那一瞬间,他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坠落的横梁。正是这奋不顾身的一扑,为这名女子赢得了生存的机会,而他自己,却在这场灾难中永远地离去。

获救的女子是都江堰支行个人金融部主任杨英姿,而这名舍身保护同事的英雄则是该行公司业务部客户经理,张禹,今年36岁。他遇难时,他的妻子和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还在避难棚里苦苦等待他的消息……

面对张禹的壮举,在场的人无不动容。然而,他的同事们,从支行行长,到普通员工,没有一个人对他在那一刹那的选择感到意外。在他们的眼中,张禹就是这样一个人:平时能忘我,灾时敢舍身。入行十多年来,他对待工作勤恳踏实,是支行公司业务的骨干;对待同事热情厚道,谁家有个难处都主动关心;对待客户耐心周到,处处为客户着想,始终坚持客户至上。

危难时刻,张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延续了另一个鲜活的生命。这样的陨落何等辉煌。他的离去,重于泰山,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永远供后人缅怀。

斯人虽逝,英灵长存!

他,用忠诚诠释责任

提起自己在地震中的经历,德阳绵竹支行综合管理部主任傅白章至今心有余悸:地震发生后,他被埋在绵竹支行办公大楼的废墟之下长达八个小时,幸好夹在两边的水泥板挡住了更为致命的伤害。5月12日22时30分,他被搜救人员成功救出,成为绵竹支行第一个获救的幸运者,被救出时,他的头部、腰部都受了伤。

然而,惊魂未定,甚至还来不及处理一下身上的伤口,第二天天刚亮,他就不顾大家的劝阻,出现在绵竹支行被埋人员的搜救现场。大地还在战栗,周围的楼房已经倾斜并在摇晃,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可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全然顾不上这些,在他们的眼中和心里,援救埋在废墟下的兄弟姐妹,抢救银行的重要凭证和账本,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挖掘机施工时,他抢先用手电筒去反复探照搜寻被挖掘的地方,生怕里边埋着员工,不小心被机器伤害了,即使是同事的遗体,他也舍不得让受到一丁点的损坏。遇难人员遗骸被挖出时,他不顾腐烂变质发出的恶臭,仔细地辨认,妥善地处置。挖掘机挖出单证和账本时,他带领员工上前认真清理。遇难员工家属情绪不稳定时,他还要协助行领导做好安抚工作,稳定家属的情绪……

80多个小时,他就这样在搜救现场忙前忙后,忘记了自己刚从死亡边上擦身而过,也浑然不觉身上的伤痛与身边的危险。当我们通过德阳分行向前友行长的电话联系上他时,他激动地说:“我们都是中行人,中行遭了重灾,我们不干谁干?”话音刚落,他又抱歉地对我们说:“对不起,刚有遗体挖出来,我得去辨认去了。”说罢匆匆挂上电话。

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忙音,我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是怎样的情怀激励着他?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他?是忠诚!是责任!正是这份对中行、对同事的忠诚,为中行人的责任意识添加了最好的注脚。

他们,危难中仍坚守诚信

5月12日下午14时许,位于成都繁华地段的四川省分行营业部大厅里。柜台员工正热情地为客户办理各种业务,大堂经理在耐心地回答客户的咨询,还没有轮到号的客户坐在椅子上,轻声与身边的朋友聊天,扬声器不时传出的叫号声,在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响亮……

突然,地面晃动了一下,大厅里的人们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整个大楼也摇晃起来。大家正茫然不知所措,只听有人大声喊着“地震啦!”向大厅外冲去。厅里的人们也本能地向楼外跑去。一些正在柜台前办理业务的客户,顾不上取自己的银行卡或存折,拔腿就往外跑。从事后的监控录象来看,当时整个营业大厅在瞬间陷入一片恐慌和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外跑。

然而,就在这片混乱中,柜台后的中行员工却依然保持着镇静。他们迅速地将客户的银行卡、存折、现金等收好,放进办公桌,锁好现金尾箱,然后才匆匆离开。第一波强震过后,他们又冒着余震的危险回到营业厅,并在仔细核对后将银行卡、存折、现金等一一交还给尚未从恐惧中平静下来的客户。中行员工这种敬业的精神和诚信的品格,让客户深受感动。

其实,地震发生时这些员工也同样感到害怕。一名营业部员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心有余悸:“桌子、椅子都在摇,大楼也在摇。特别担心楼会倒。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尽快跑出大楼去。”然而,面对银行和客户的财产安全,他们选择了留下。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他们都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事实上,不仅分行营业部的员工,在成都蜀都大道支行、金牛支行、武侯支行、高新支行……当地震来时,员工们的第一反应都是锁好重要凭证和现金尾箱,然后才向外撤离。地震发生时,武侯支行员工王冰的柜台前正有一名客户递进40万元现金办理存款,王冰赶紧安慰客户:“别慌,我肯定会办完您的业务把钱入账。您先双手抱头蹲在柜台前。”同时抓紧时间将钱跑完入账,直到办完所有手续才签退锁箱退出营业厅。

危难时刻见精神,他们昭示出为银行负责、为客户负责的崇高职业道德,体现了中国银行历经百年诚信为本的优良文化传统。这样一支让人肃然起敬的队伍,铸起了中国银行百年基业中最坚实的基础。

他们,临危不惧维护运营

5月12日下午,伴随着接连不断、忽强忽弱的余震,天色渐渐暗下来,每日系统日结和批量处理的时间到了,可中国银行西南信息中心所在大楼仍然处于危险之中,墙体出现裂缝,并且随着余震还在摇晃。谁都明白:远离大楼意味着“安全”,进入大楼将接近“死神”。

但是,如果不能在机房内按时进行业务系统的批量处理、上传下载各类业务数据文本和启联机,中国银行西南区域五省分行当日交易账务将得不到处理,次日将不能正常开门营业,同时由于第三方存管、全国信贷、储蓄国债等逻辑集中版本信息系统的关联影响,将导致全行范围的账务混乱,业务和资金将面临巨大损失,对外形象和信誉将受到严重影响,事态异常严峻。

就在这关键时刻,令人感动的一幕发生了。

17:00,西南信息中心员工秦剑锋、康拥主动请缨进入大楼机房,并坚持到综合业务系统批量处理顺利开始。

18:00,值班人员古一兰按时到岗,并于18:40准时进入大楼机房进行日常作业操作。

20:20,邓昌毅、秦剑锋、古一兰、杨鸿翼再次进入机房,进行账务处理及检查,并于20:53正式启动综合业务系统批量处理。24:00,当日批量处理顺利完成。

5月13日上午7:50,傅智敏、肖潇、邓昌毅、秦靓再次进机房,进行最后的例行系统检查、网络检查、营业网点统计等工作。

8:30,西南五省各机构准时开始对外营业。

回顾这个紧张的不眠之夜,我们为西南信息中心干部员工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所深深感动。那些进出大楼的身影,生动地诠释着中行人的责任与忠诚,谱写出一曲爱行敬业的生命赞歌。

他们,奉献爱心凝聚力量

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的苦难紧紧牵动着中国银行海内外26万名员工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体中行儿女紧急行动起来,纷纷为抗震救灾献出爱心,提供支持。

5月13日上午,总行通知陕西、重庆分行采购食品、饮料、帐篷、毛毯、雨衣、药品等救灾物资,立即运往四川灾区。虽然两行在地震中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但接到命令后,两行立即落实专人、专车和费用,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重重困难,于当天晚上圆满完成300万元赈灾物资的采购、装载任务。13日深夜,满载中行人深情厚意的赈灾物资从西安和重庆分别启程。14日上午,经过一夜的风雨兼程,赈灾物资运抵灾区,为灾区的同事带去了中行大家庭的温暖。

5月13日开始,海内外26万名员工开展了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募捐活动。从总行机关,到基层网点,从内地,到边陲,从海内,到海外,每一个中行员工都踊跃捐款,向灾区人民表达最深切的同情和最诚挚的祝福。截至15日晚,全行员工个人捐款总额超过3100万元,目前,新的捐款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

事实上,从地震发生以来,一份浓浓的爱就在中国银行涌动:为解决都江堰支行、绵竹支行搜救人员的吃饭问题,邻近的郫县、中江等支行的员工,每天都将热腾腾的饭菜按时送到前线;为安置失去家园的都江堰支行、绵竹支行的员工家属,邻近中行的员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不少员工主动贡献出自己的私家车,一趟又一趟地运送伤员和家属;还有员工自发采购赈灾物资,送到受灾支行员工手中;……地震无情人有情,全行员工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凝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让人们在风雨中倍感温暖,给人们在苦难中看到希望。

这些人和事,只是中行人在抗震救灾中的一个剪影。然而,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行人高昂的斗志、不屈的精神和过硬的素质。有了这样的队伍,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出的奇迹。在这篇采访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得到消息:5月16日上午,中行都江堰支行临时搭建的帐篷网点正式对外营业。满目创痍的废墟上高扬起中国银行的行微,也升腾起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希望……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任子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