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孤儿收养问题的建议书
2008年05月26日 17:32中国新闻周刊 】 【打印

中国心理学界危机与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

执笔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易春丽;北京师范

大学心理学院侯志瑾

2008年5月25日

如何给受灾者恰当的心理关怀

地震灾害会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导致人们负伤并带来疾病的蔓延,会产生相当程度的社会经济损失。此外,还会给那些幸免于难的众多受灾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给开展救援的人们留下心理上的影响。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同样处于地震活跃带、在地震救援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的日本专家撰写此文

首先,让我对此次地震中的众多遇难者致以诚挚的哀悼,希望因受灾而面对诸多困苦的人们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对正在大力开展各种救援活动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敬意。

在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日本时间1月17日清晨5:45分发生在神户的7.3级地震)前发生的——北海道西南海面地震后,对受灾的奥尻岛的孩子们所受的心理影响进行的调查和援助,是日本人开始重视灾害后的“心理关怀”的开端。

如果表现得像平时,那才是不正常的

灾害带来的心理影响当然不限于孩子。无论大人还是老年人,多少都会受到影响。它的表现基本上包括:受灾以后难以入睡、食欲降低、最低血压升高、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不安、悲叹和愤怒。

在受灾一个星期后,还会出现头疼和腰疼、睡眠障碍、因疲劳积累而产生的虚脱感,随着逐渐明白自己处境而产生的悲伤和辛酸。

恐惧也会时时袭来。对于已经失去的人和物的丧失感也会加深,或者受到惟独自己生存下来的罪恶感的百般折磨。

另一方面,我们也观察到情绪高涨的例子,比如有人增加摄取酒精量。

经历一个月到数个月后,生活逐渐得到恢复,工作和学校以及日常生活步入正轨,身体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调,但强度逐渐减弱;虽然有时也会出现悲哀、不安、痛苦的回忆,但是会逐渐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以及思考未来的生活。

这些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反应的变化,是对突发的受害产生的应激反应。人们必须理解的是,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也就是说,无论是谁,遇到灾害都无法再像平常那样。灾害刚刚过去,如果表现得像平时,那才是不正常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 能达到5%~10%左右

根据受害的程度以及重建生活的状态,此外还有个人的差异,要想达到即使回顾灾害也不会出现应激反应,而且能够接受灾害体验,能够经受新的充满应激性的体验,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如果没有生活的重建以及安心和安全感,心灵是无法单独恢复正常的。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关怀不仅是心理治疗,还包括生活重建援助等。

另一方面,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需要精神医学治疗的。但是有必要与急性应激反应(ASD)区别开来——急性应激反应,虽然与正常的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呈现出相同症状,但是在提供各种援助后一个月左右,症状就能减轻。这也意味着,灾害发生后不久开展的高质量援助,会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反之没有受到适当援助将导致发病率上升。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是:无法入睡、焦躁、忐忑不安等经常采取警戒状态的过度警觉;睡眠中或者睡醒时突然重新浮现受到外伤的瞬间而使受灾者备受煎熬的侵入场景或者再体验;意识完全被恐怖笼罩、知觉和感觉失常导致的一种失去现实感的状态持续存在的麻痹或者意识狭窄。此外还有可以称为上述症状结果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持续逃避。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存在上面三四种症状。

这些症状原本是受灾后不久的正常反应和急性应激障碍,但是如果灾害结束一个多月,仍然无法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那么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专家进行治疗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虽然取决于受害程度,但是据说能够达到5%~10%左右。

社会援助是重要的关怀

灾害后不久出现的反应,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无论男女,都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过去经历过类似的体验或者体验过辛酸但能够加以克服的人,他的忍耐程度将比较高。

另一方面,由于高龄的人失去的更多,因此有时需要特别加以照顾。不过,在这一点上,缺乏经验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有害的影响。

对于灾害后的心理关怀来说,重要的观点是:虽然个人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对所有的受灾者都应该提供关怀。

至于什么是关怀,首先要说起应激反应这个词。为了减少应激反应而缓和应激就是关怀。因此一开始的时候应该确保食物、水、安全的休养场所,改善居住环境,注意提高清洁和舒适度,可以说社会援助是重要的关怀。据此,人们的安全感将会增强。

如果能够与亲人和朋友在一起,在安心的情况下,只要想说就不掩饰感情地说出自己经历的事情,并且让别人与自己的感情共鸣,那样安心感将会增强,促进心理的恢复。

如果志愿者和援助者的慰劳以及温暖的话语、心理教育,能够告知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保持平静是正常的,也将发挥作用——因为受灾者将对与平时不一样的自己和家人的状态感到不知所措。

日本2004年发生新县中越海底地震后,有的中学生出现遗尿的症状,母亲感到极为担忧。对此,如果进行心理教育的说明,告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虽然不知具体何时会痊愈,但会逐渐恢复正常,那样就能让妈妈放心了。如果妈妈能够安心,孩子也会安心。

不能强迫受灾者表现出感情来

至于孩子,经常出现的反应是器官退化。包括遗尿、依恋(父母或年长者)、做出与年龄相比显得幼稚的行动、梦魇、忐忑不安、失魂落魄、思考能力减弱等。

地震灾害的特征之一是:周围熟悉的事物突然变得凶险起来,成了凶器。因此很多受灾者都丧失了安心感。特别是对孩子们进行心理关怀的时候,最大的目标是恢复安心感和安全感。

为此,现在有必要采取的措施是:对于受灾地区的孩子,要比平时更加关注其与家人和熟人的联系,充实社会援助,并且关怀周围的大人,使他们稳定下来。

孩子们不会讨厌被抱起来、被亲昵和说话,会完全接受这些。

而且,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希望通过玩耍来渡过心理危机的例子。例如,玩灾害游戏、建造房子然后推倒,反复把偶人埋到土里再挖出来,这在大人来看是很不严肃的,但是对于孩子的心灵创伤的治疗却是重要的工作——大人们应该让他们好好玩。

恢复稳定感还包括帮助恢复此前的日常行动,例如去学校上学等。这次,根据报道,有很多孩子是在学校死去的。即使如此,也应该把幸存的孩子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接受以前的老师和大人的帮助,这是重要的恢复方式。

失去家人和重要的东西,长时间悲叹,的确容易加深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即使是这种情况,还是要让他将自己经历的可怕和可悲的事情哭泣着、或者怒气冲冲地、毫不掩饰感情地讲述出来,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这将对减轻症状发挥作用。

但是,不能强迫受灾者表现出感情来。只有恢复了安心感和安全感后,受灾者自然而然涌动出的情绪,才有利于恢复。

未来仍要为他们助威

另一个容易被忘记的是,负责支援的人们是第二个受灾者。负责提供支援的人们也要留意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结束援助回到家以后,即使和受灾者一样体验到应激反应,也是正常的反应。

他们也希望与没去援助的人们分享体验,互相倾诉。而且,还不要忘记对看家的家人们进行犒劳和感谢。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观察到:孤立无援感,会加深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反应。在地震刚刚发生后,受到周围的人以及政府和国际的关注,也有人提供援助,但是过了一个月以后,媒体的关注可能会转移。

再过三个月,人们也许将不再那么关注大地震。那时,受灾者可能将加深孤立感和无力感。面对未来漫长重建的受灾者,那时,如果能够听到很多人在为他们助威,那么将在真正的意义上帮助每个人实现心理恢复,并恢复正常生活。

由于篇幅有限,说得不是很充分,祈愿中国的受灾者们能够早日痊愈和重建生活,以此作为我的致辞。 ★

室兰工业大学共同讲座/环境科学和防灾研究中心

副教授前田润 蓝建中译

推荐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汶川的孩子     拉路西露,拯救苦难的孩子们

大四学生孤儿朱凤的震后生活    汶川大地震后的孤儿领养潮

汶川地震心理援助专家灾区纪事    关于地震孤儿收养问题的建议书

地震孤儿收养的铁律    国家羽翼下的唐山孤儿

关于震后心理救助的紧急呼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