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救灾部队军营的40小时 贴身体验官兵生活
2008年05月25日 08:19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打印

“在灾区待了这么长时间,想家了怎么办?”21日晚,夜已深,在武警某部队救灾一线营房里,记者和一旁的宣传股长何贺都失眠了。聊天中,我们谈到了他远在江南的家,这位年轻军官却说,现在的驻地就是自己的家。但很快,我们俩就都陷入了沉默,因为现在的驻地,其实是一片伤心地,它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

5月13日,武警某部队数千余名子弟兵乘坐军列,从驻地开往我省地震灾区。作为突击部队,他们很快出现在了汶川、北川、德阳、都江堰等灾区的抗震一线,并在救援过程中屡建奇功。21日傍晚,记者有机会走进了这支部队位于北川擂鼓镇附近的驻地,和他们一起生活了40小时。

天为盖地为庐“多有诗意”

18:40 困境中“苦中作乐”

“把毛巾拿过来!”说话间,战士胡高强就要冲向一旁的战友,要夺回刚刚被他们拿走的毛巾。哪知道,战友们刚把毛巾递到他面前,又迅速地缩手回来。急跑中的胡高强反应不及,差点栽倒在地。看着胡高强狼狈的样子,战士们都笑了,胡高强也笑了。

这是21日18时40分左右,战士胡高强在一线第一次洗澡时发生的一幕,战士们都懂得在困境中“苦中作乐”。胡高强说,那天驻地里迎来了一件喜事:志愿者组织了三台大型水罐车,为军营送来了干净的生活用水。在这之前,整个部队的水供给都非常匮乏,洗脸、洗衣服成了一种奢侈。

其实,离部队驻地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水站,但部队长早就下了命令,严禁去那里买水,因为方圆几公里内的灾民都靠着那个水站生活,“我们倒是安稳了,那些灾民咋办?”

22:30 燃茅草驱蚊除湿

22时30分,部队驻地南面的营区,战士们点燃了紧扎成束的茅草把儿,任烟雾在帐篷里四处飘散。这是他们用于驱蚊、除湿的土办法。每个帐篷大约30平米,要住30多名战士,褥子往地上一搁,便成了床。地下的湿气不断冒出,到第二天,被子、身上都总是湿漉漉的。

战士们却学会了苦中作乐,“以天为盖,地为庐”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多有诗意,多有境界的事儿啊,都被我们遇上了。”

这天晚上,我所暂住的营房也点起了茅草束,烟雾缭绕之间,却并没见蚊子撤退。睡在临时搭设的小矮床上,我一夜难眠,身上到处是被蚊子折腾出来的红包。第二天清晨,我的背心一片湿润。

任务取消他难过得吃不下饭

6:00 照顾老乡自己病了

天刚亮,特勤连的营房里热闹非凡,战士们早已起床了,但他们发现平时起床最早的连长丁斌、指导员谭元兴却还蒙在被子里,“感冒加重了,身上软得很。”连长丁斌睁了睁眼睛说。

原来,20日晚8时许,北川下起了瓢泼大雨,十多名从禹里乡翻了近70公里山路的灾民被挡在擂鼓镇。特勤连长丁斌、指导员谭元兴见状,立即将灾民们迎进营房,将自己的大衣、被褥全部给了逃难的老乡。但这一夜,丁、谭二位军官却睡在门口,被淋得全身湿透,患了感冒。

早上6时20分,两位军官都起了床,他们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吃感冒药,而是带队跑步。

7:00 任务取消吃不下饭

“那边老百姓的情况啥也不知道,心里能不急吗?”早上7时,二营战士张伟亮在营房里来回踱着步子,脸上写满了愤懑———他还在为进山送药的任务被取消而恼火。21日,部队选定200多名战士作为突击队员,准备22日清早徒步赶往70公里外的禹里乡,为被困在那里的乡亲们送药品。张伟亮是突击队员之一,能获得这项任务,他激动不已。但22日早上,这个任务被抗震指挥部取消了,张伟亮和其他突击队员郁闷极了。

7时20分,已到了早餐时间,炊事班熬了稀饭、蒸了馒头,还炒了几道小菜。但面对这丰盛的早餐,张伟亮却始终没什么胃口。

14:15 接到命令抢修山路

14时15分,部队接到命令,要去抢修一条15公里左右的山路。这条山路位于北川县城头上海拔近1600米的玉皇山顶,连接曲山镇杨柳坪村与东面群山。由于北川县城已无法通行,这条小道现在已成为东面群山中白泥乡、旋平乡、陈家坝乡近3万人进出的交通要道。

14时30分,突击队开始徒步赶往30公里外的杨柳坪村。

18:00 拒绝村民热情款待

18时许,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突击队到达杨柳坪村。由于天色渐黑,已无法施工,突击队决定先行驻扎在该村一平坝上。

队员们拒绝了村民的热情款待。这一夜,战士们吃过干粮,便在呼啸的山风中,裹着大衣进入了梦乡。

突击5小时“天兵”打通“天路”

“一、二、三、四……”天刚刚亮,嘹亮的号子声就响起在了玉皇山顶。为了早点将道路修好,突击队员们早上6点就集结出发了,10多分钟后,他们到达现场,开始了紧张的忙碌。

这是一条蜿蜒盘旋在山顶的机耕道,地震之后,道上到处堆积着垮下的土石,加之大雨冲刷,路面已面目全非,泥泞的坑洞比比皆是。一名战士查看路况时,左脚刚迈进去,便被陷在了里边,右脚使劲,想要挣脱出来,结果又是一滑,险些滑到山下。

“如果乡亲们走这条路,那就太危险了!”经过简单动员,一场修路运动就这样打响了。突击队员们兵分两路,一路挖刨路上的泥泞,一路在后面用泥土加固、补缺,18公里的小路,战士们只用了5个多小时便整修好了,比村民们预计的一整天大大提前。村民杨正国带着附近村民,纷纷前来迎接凯旋的突击队员,“你们真的是天兵天将!山里边几个乡的老乡们有救了。”

是的,此番,他们是天兵,修的是天路。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陶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