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报道:汶川大地震震级缘何两度修订?
2008年05月19日 15:44中国新闻网 】 【打印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九日电 题:汶川大地震震级缘何两度修订?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四川汶川大地震十九日进入震后第七天。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继一开始测定为七点六级、随后不久修订为七点八级之后,十八日再次修订并最终确定为八点零级,汶川大地震震级测定缘何一波三折?

中国地震局称,对一次地震特别是大地震的震级进行多次修订,是一种科学态度,也符合国际惯例。该局十九日还专门对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级测定与修订过程进行详细解析——

为何修订震级?

测定方法上,地震参数是用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多个地震台站的记录进行测定;理论上,所用地震台站的记录越多,测定的地震参数越准确。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以大约六点五公里/秒的速度转播,也就是说地震波从震源到地震台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但从地震救援角度,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报告政府并向公众发布。

根据地震数据处理规定,地震参数测定分两个阶段:一是地震速报,使用最先接收到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并及时发布地震信息;二是精细分析,即利用所有收集到的地震台站记录进行地震参数的进一步分析,给出最终修订结果。大多情况下,地震速报参数和修订参数有一定差异。

国际通行震级测定过程

目前在国际上,地震参数的测定分两个过程,一是计算机自动测定与人机交互快速测定,二是最终的修订。前者是在地震发生后,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会给出自动处理结果,并通过网站、手机短信的途径发布地震信息,随着地震台站数据的不断增加,测定的地震参数也在不断地变化;后者是待所有地震台站的资料收集以后,给出最终地震参数,编辑出版地震观测报告。

对于这次汶川大地震,美国初订面波震级为七点八,修订矩震级为七点九;欧洲地中海地震台网中心初订矩震级是七点五,修订矩震级为七点九;俄罗斯修订面波震级是八点零。

中国地震台网震级测定过程汶川地震发生后,大约六秒钟强大的地震波传播到离震中最近的成都地震台,一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处理系统报警,同时进行自动定位,几分钟后系统给出自动测定结果。

根据国际惯例,中国地震局随后利用所能收集到的地震台站资料,对汶川大地震的参数进行详细测定,最终修订震级为八点零。(完)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孙自法   编辑: 高欣艺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