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患者:怎样更有尊严死去是个问题(图)
2009年04月02日 10:49华商网-新文化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社工心理师薛志坤安抚患者 本报记者 一陶 摄

患者为宁养院送锦旗 宁养院供图

怎样更有尊严的死去是个问题 走近癌症晚期患者

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活着还是死去,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更有尊严地死去,没有更多痛苦地死去。

清明节将近,记者历时一周,深入宁养院。随同医护人员,走进城乡7户贫困癌症患者的家庭。

这些贫病交加的患者,除肉体上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剧痛,还苦于无力获得适当的镇痛药物和有效的镇痛指导。2008年10月23日,李嘉诚基金会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共同创办宁养院,提供免费的镇痛治疗和心理辅导,随着大学生和社会义工的加入,让患者们感受到了社会的一丝关爱。

生命。

临走时,李亚军大夫俯身嘱咐老太太:“大娘,药吧——你就吃,你别舍不得,到点儿就吃,没了就给你拿来,噢——药能供上你,噢——”

长春市二道区一处老棚户区内,几户人家共居一个院落。其中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被隔成内外两间,里间的小炕上,81岁的李老太盖着被,已经起不来炕一个多月了。炕洞里没有火,室温很低。外间生着炉子,炉火微弱。为了省煤,烧的树枝杂柴都是她83岁的老伴儿四处捡来的。

铸铁炉子和西墙上实木外壳的上海产“三五”牌挂钟,都已有40多年的历史,记录着这个家庭的历史和沧桑。

李老太一生拉扯大5个儿女,早年在街道工厂打过短工。老伴儿身体尚好,有千余元退休金。

老两口的5个儿女都下岗了,大儿子已经59岁,在等着到60周岁领退休金。53岁的老儿子半个月前回到老人身边,晚上睡在外屋的旧沙发上。他目前靠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站岗,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

3月26日下午,宁养院的李亚军大夫和社工心理师薛志坤来了,蜷缩在炕上的李老太哽咽着说:“不想活了……这咋整啊,太遭罪了!”

薛志坤坐到炕上拉住老人的手:“哭一哭能好受点,啊——”

“嗯哪——”

“那哭一会儿就行了,噢,别哭时间长喽——哭时间长了就该累了,给你吃点儿药,就不疼了。”

“那敢情好了。”老人低声抽咽着。

老人的手很凉,李亚军告诉老人的儿子添炉火。接着详细询问老人的病情,再对老人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宁养院大夫的主要工作是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确定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和特征,是否打嗝、呕吐、腹胀以及便溺情况。其中,确定疼痛的程度最重要。他们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级阶梯镇痛疗法,对疼痛进行严格的评分,据此为患者开出不同种类、剂量的药物。

13年来,李老太陆续患上多种疾病。2007年4月,李老太的脊柱和胸椎剧痛,去年确诊患了多发性骨转移癌。一个多月前,剧痛把老人彻底击倒。

根据李老太的主诉,最后她被评估为重度疼痛,李亚军大夫为她制定了止痛方案,在纸条上写好了每种药的服法和时间。

临走时,李亚军大夫俯身嘱咐老太太:“大娘,药吧——你就吃,你别舍不得,到点儿就吃,没了就给你拿来,噢——药能供上你,噢——”

3月30日下午,李老太用上药后,疼痛有所缓解,但还是打嗝,难以进食。医生的上门服务让老人非常激动,她开始惦记着什么时候能够站起来。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一陶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