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河南村支书赴新疆为民找工作 操劳过度猝死/图
2007年01月22日 11:45投票数: 顶一下  【

好支书为民造福异乡倒下众乡亲手托党旗接他回家

好支书,你是村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关沟村的村民们说,张同康是一个敢闯敢干而且人品实在的能人,他炒过瓜子,养过鸭,开过豆腐坊、商店,办过预制厂、冷饮厂、沙石场。靠着诚信二字,他成了村里最早致富的人。但他从不财大气粗,而是做人低调,多行善事。

村委会主任王金刚说,支书是俺的老师和标尺,村里每引进一个项目,他都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从不武断作决定。

1999年3月,张同康当选村支书时,全村1000多口人人均仅有3分耕地。300多户人家住在三条深沟两侧,村中道路全是土路,坑洼不平;自来水管道、用电线路破旧失修。

村会计王爱国说,在张同康倡导下,2003年村里推出“村民争揭致富榜”评比竞赛。各行各业,只要出众,就能获奖。比如,打工的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小麦、玉米单产500公斤以上的,大田蔬菜每亩收入800元以上的,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等均可获奖。2004年农历大年初一,第一届竞赛开奖,村里300多户家庭70%获奖,这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村民竞相致富。

2001年,张同康到郑州学习,从一个科研所听说有个日本萝卜品种产量高、品质好,他买了些种子,让在家种田的人试种,成功了再付种子款;不成功,风险由他担。村民曹月娥是受益者之一,她家种了2亩多,每亩赚了1000多元,但100元种子款是张同康垫的。张同康说,你家困难,不用还了。

他的邻居杨宝屯哽咽着说,为了村民致富,他把心都操碎了。这几年,他一直在外给大家找活。近到本市本省,远到东南、西北。他出差开的是自己的车,吃饭、住店、跑事花的都是自己的钱。村会计王爱国说,他从不要村里报销。他说,村里没积累,咱个人垫得起。

这几年,村里修路总长5公里多,修路所需的石子、沙子全部从他家的沙石场拉来,分文没掏。村民算了算,光这一项就有几十万元。

近几年,村民家家盖了新房,多数人家盖房所需的沙子、石子全部来自他的沙石场,付款的寥寥。为啥?他不要。他说,乡亲们还不富,不能叫大伙借钱盖房。

曹月娥大婶说,2003年,张同康决定建学校,曹问,钱从哪来?张说,我拿出一半。这一年,投资50万元的新学校建成了。

电工尤建设说,支书生前还把村里的自来水管网和用电线路彻底改造。他这一任,为关沟造大福了!

村民孙亚军说,1997年,他的堂弟孙国伟得急性阑尾炎无钱手术。堂弟向他借钱,他只能拿出300元。急切之际,他去找张同康,张当即借给800元。至今这笔钱尚未归还。

1999年,村民杨宝屯患脉管炎,走不成路,家里的钱花光了病也没好,医生说可能要截肢。张同康当即召开干部党员会议,号召全村人捐款,很快筹够了治病钱,他因此保住了双腿。“在我心中,他是最大的恩人。”杨说。

村干部刘雪梅说,杨苦娃、南轶华和石列成(均为化名)是先天智障,张同康逢年过节,从不忘给他们置办米、面、油和衣物。他对村干部说,他们生活不好,是咱的失职。

现在,关沟村和一个邻村的近百名村民在三门峡市某烟草公司干劳务。这事是支书和妇联主任南玉娥操办成的。原来,前年一个偶然机会,张同康、南玉娥认识了该烟草公司的人。他们便打听公司有无适合上述村民干的活。该公司答复说有整理烟叶的活,但是怕关沟人干不好。张同康、南玉娥赶紧拜访公司负责人,承诺为公司负责到底。几十名村民因此获准“试用一段”。试用一段之后,公司方很满意。几十名村民每月有几百元收入,上下班有专车接送。邻近一个村的人很羡慕,也来求助张同康、南玉娥,他们没有推辞,也在该公司为邻村几十名村民找到了活。

近几年来,关沟村还有几百名村民在省内外从事不同的营生。72岁的老支书范铁桩说,同康思维活跃、经常能找到致富的机会,一向恋家的关沟人现在能走出去与同康是分不开的。

张同康走了。但村民们说,咱们的好支书没走,他是关沟村村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编后语

上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鞠躬尽瘁;上世纪90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把一腔热血洒在了雪域高原;2007年新年伊始,好支书张同康在领跑关沟村父老致富的路上带着遗憾离去。

党的好干部一心为民的传统一脉相承。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把“和谐”作为奋斗目标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张同康,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的基层干部,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共产党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张同康式的党员,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张同康离我们而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关沟村父老的心中,活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中。在他的精神鼓舞下,会有新的张同康站出来,带领关沟村的群众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会有更多的张同康站出来,带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奋然前行。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记者甲蕤文记者甲蕤通讯员杜杰图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cz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