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毛泽东外孙加盟湖南卫视做特邀主持
2007年08月01日 11:57红网-湖南经视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现在读到这些文字,我感到特别温謦。”孔继宁说。但在孔继宁童年的记忆里,他对外公毛泽东依然非常生疏——他太小了。在七八岁时,由于父母总不带孔继宁去见外公,他就跟他们打赌:如果他戴上了红领巾,父母就一定要带他去中南海。小学一年级,孔继宁如愿以偿戴上了红领巾。回到家,他兴高采烈地对父母说:“我戴上红领巾了,该带我去见外公了吧!”这一次,父母带着他去了中南海,可当时,毛泽东在开会,由周总理陪他们一家吃了一顿饭。外公最伟大,外婆最亲 “我对外婆贺子珍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我的童年就是在外婆身边度过的。”

孔继宁 6 个月大时,就被抱到了独自住在上海的贺子珍身边,给她带去无限快乐。孔继宁给我们看了他珍存的一些老照片,幸福地说:“只要是我跟外婆在一起拍摄的照片,她老人家就都是笑着的。” 孔继宁清楚地记得,他与外婆家一位工作人员的孩子同月出生,外婆就经常让人家把孩子抱来,说:“跟咱们家宁宁一块儿称一称,看谁重!”称完如果发现他比那孩子轻,外婆就不干了,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让他好好吃饭,直到下次再称时比那个孩子重了才心满意足。长大一些孔继宁就知道,外婆身体不好,不仅不能让外婆为自己操心,还要尽量逗外婆开心。他很会察言观色,只要看见外婆不高兴,他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博外婆一笑。有一次孔继宁发现贺子珍闷闷不乐,他就找出贺子珍从苏联带回来的西服穿上,再找根绑窗帘的天鹅绒带子系在脖子上充当领带,扮演起西哈努克亲王,还像模像样地在外婆面前走来走去。贺子珍猛然看见他,居然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转业后开始“触电”

长大后孔继宁参军了,随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毕业后到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英国使馆任武官助理。他说 :“1997年,因为母亲身边缺人照顾,我才转业回北京。”

转业后,孔继宁开始亮相媒体,但频率并不高。他的另一职务是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这使他能够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更透彻的研究。经过岁月磨砺、专业研究,孔继宁对毛泽东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尤其感慨主席晚年的生活,”孔继宁说:“主席最悲哀的一点在于,他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处心积虑,但自己却很少真正享受到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也不懂得合理休息,他的休息方式就是读书。如果他晚年生活再丰富一点,对社会上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他也就会像其他人一样充分享受生活。”

因为特殊的身份,现在孔继宁成为公众人物,对此他却并不感到轻松,他感慨地说:“毛泽东外孙的身份有时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动力,让我多了一份‘不能给家庭抹黑’的责任感。”

但是孔继宁也很欣慰,因为2003年,他的妹妹孔东梅曾经担任电视片《毛泽东和他的亲属》的主持人,“毛泽东的孙辈‘触电’”在社会上引起关注,但反响很好。而且妹妹不但在业务上支持他,也从观念上给他带来不少启发。

执著“红色经典” 全家协建毛主席纪念堂

1976年毛主席逝世,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去守灵的?孔继宁:好像是9月18日举行的追悼会。

之前那段时间,毛岸青一家、李讷一家,我们一家是分批去守灵的,在灵前一站就是几个钟头。当时还没有水晶棺,主席遗体上面盖了一个有机玻璃的框架,人们有组织地来瞻仰。

《金鹰报》:当年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时,全国近80万人参加了义务劳动,您参加了吗?

孔继宁:纪念堂建设时,我们全家都参加了劳动。我记得我们用砂纸把一些钢筋材料上的锈磨掉,并把四根钢筋捆成一个方柱体……

《金鹰报》:能否谈谈您的家庭生活?

孔继宁:我现在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我太太名叫沈蓉,现在香港从事商务咨询工作。我们在工作中结识并建立了感情,生活平凡而幸福。

《金鹰报》:《父辈的战争岁月》是您推出《我的长征》之后又一部大型纪录片,您对它有何期待?

孔继宁:《我的长征——重走长征路》大型电视活动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的献礼,而《父》是我们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80 华诞的厚礼,我希望它能给予后人更多的启迪。

《金鹰报》:《父》拍摄过程中最震撼您的事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英雄父辈的“现代意义”?

孔继宁:对我震撼最大的就是面对衣食无着和重兵围剿的粟裕、许光达在孤悬敌后、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抱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千里追党;尤其是许光达大将,在建国后授衔时他还主动向中央提出降衔,淡泊名利——他们是共产党员的明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铸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这一批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是我们的父辈,也是无愧于时代的榜样。而榜样就是力量,它是一种能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力量。英雄的父辈对我们永远是个激励,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像父辈那样挺身而出、为国献身。

《金鹰报》:英雄父辈中,6位将军您最熟悉的是哪位?

孔继宁:对革命先辈基本上都有所了解,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曾见过粟裕将军。

   编辑: 郭敏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