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战争 让毛泽东忍无可忍
2007年08月28日 10:58凤凰论坛 】 【打印
相关标签: [毛泽东] [印度]

但尼赫鲁对毛泽东的忍让拒不接受,反而认为中国软弱可欺,加剧了在中印边境进行的武装挑衅。1959年11月7日,周恩来根据中央确定的避免边界冲突的隔离政策代表中国政府致函尼赫鲁,建议两国武装部队立即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武装接触,同时建议两国总理尽快举行会谈。这份建议被尼赫鲁拒绝后,毛泽东作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中国部队单方面从中印边境后撤20公里。

毛泽东:不打不成交

中国政府单方面命令军队后撤20公里后的两年内,印度军队不仅没有丝毫放松,反而向中国境内进攻,使得毛泽东“忍无可忍”。据《红墙见证录》(尹家民著)记载:1962年10月18日,由毛泽东召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他先要乔冠华(主管外交部日常工作)和总参谋长雷英夫报告中印边境冲突的情况和各方面的反映。听完汇报后,周恩来建议立即进行自卫反击作战,与会人士表示赞同。 
 
毛泽东则说:“多年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想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印度都不干,蓄意挑起武装冲突,且越演越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俗话说,不打不成交,也许我们反击一下,边境才能安定下来,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才有希望实现。但我们的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仅仅是告诉尼赫鲁和印度政府,用军事手段解决边境问题是不行的。” 

毛泽东认为,这样做有两个理由:一是在政治上更有利于揭露印度;二是在军事上,侵略者越深入,越便于我迂回、包围、聚歼——这也许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政治军事仗”。

对于毛泽东决定发动自卫反击战的理由,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是印度的政策激怒了中国,使得中国别无选择唯有采取自卫措施。但帕特尔并不认同,他认为,中国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他指出,在1962年最初的几个月里,台海局势比较紧张,然而到了6月份,局势得到缓和,这使得中国可以将更多的军队调往中印边境地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他认为,中国在10月20日发动的进攻经过精心策划,几乎与将全球拖到毁灭边缘的古巴导弹危机同时发生。

帕特尔还引用印度官方的观点,指出此时超级大国都在避免核大战的发生,而中国似乎是故意选择了这一时间发动反击,这样就无需顾虑第三方的干涉,而加勒比海的危机结束之后不久,中国就宣布了单方面停火。 

不管是何种原因,毛泽东亲自部署了这场战争的策略,他在会议中问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听说印度的军队还有些战斗力,我们打不打得赢呀?”张国华回答:“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能打得赢。”  

毛泽东又说:“也许我们打不赢,那也没有办法。打不赢时,也不怨天怨地,只怨我们自己没有本事。最坏的结局无非是印度军队侵占了我国的领土西藏。但西藏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这是世人皆知、天经地义、永远不能改变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

两天后,中印边境开战。张国华提前两天抵达西藏,他在传达毛泽东的指示时说:“事关重大,影响深远。我的决心是:准备伤亡1300人。根本不要考虑伤亡,1300也好,2300也好,打一个补一个,始终保持四个大团满员。”就这样,一场给印度带来耻辱的边境战打响了。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