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图片 > 正文
11岁少年背着妹妹逃生 步行12小时[图]
2008年05月17日 06:31南方网 】 【打印

互助自救

56岁的马光敬是名下岗职工,地震时侥幸脱脸。但此后,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逃走,而是救人。他在重灾区东奔西走,爬上爬下,仅强震发生后几个小时内,就从险境中成功救出了4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接下来的三天余震中,老马仍在不停地寻找生还者。

除了马光敬,还有不少无名英雄。

大震中,朋友有爱,邻居有爱,乡亲有爱。

旋平乡的谢庆秀要感谢她的邻居桂和青。当她被倒塌的房梁埋住时,是邻居老大爷桂和青赶来救了她,一起出力的还有村民田云育,用刀,用双手,挖了约2小时。更巧的是,桂和青大爷也是被别人救出来的。

不少人在大灾中失去亲人,但面对紧急,顾不上安危,仍然坚持救灾。

40岁的张开国是江油香泉派出所所长。出事后,张开国与妻子周红失去联系。但他不能离开江油,因为那里同样有灾情。待他两天后处理完手头的事时,家已变成一堆废墟。他大声叫着妻子的名字,竟然有应答声。不过,因时间拖延太久,又没有好的挖掘设备,她的妻子永远地离开了他。张开国其他的几名亲人也证实死亡,家里只剩他一个人。

位于县城入口任家坪村附近的北川一中,共有1200余名学生,当时除高三一个班的学生正上体育课外,其余的学生都在教室里上课。震后,仅近百名学生成功逃出,其余学生下落不明。

高二(九)班的教室在二楼,地震让它变成一楼,班上43名学生快速跨越栏杆,逃到安全的地方。已逃生的同学定了定神,重新投入到抢救校友的行列中。该校校长刘亚春在房屋倒塌前的一瞬间逃出。他的儿子正读高一,也被埋在废墟中。但为了救出更多学生,刘亚春强忍悲痛,坚持从大局出发指挥救援。同舟共济,团结自救,大灾面前显真情。

13岁的朱福涛因为生病,没去学校读书。地震时,他在外玩耍,得以逃脱一劫。爸爸和爷爷均遇难,奶奶又不见了,他就被邻居带在身边。

北川供电公司苦竹坝电站职工唐庆全和妻子黄艳亲历合作自救的过程。出事后,他们向山上跑,几百群众汇集在一起。大家从地里找来农民种菜所用的薄膜,搭成简易棚子挡雨,妇女小孩在里面。

险情在变化,躲避地点也不同,他们过了一座座山头。晚上,他们围在一起烤火,“湿了又烤,烤了又湿”,既可以取暖,又希望让飞机上的人发现,引来救援。饿了,有点东西大家平分,包括地里的生豌豆。雨开始变小,老年人就叫年青人先逃,“不能一起被饿死”。

血脉相通

地震后,大规模的救援以最快的速度展开,爱心洋溢北川。

几十小时内,各地军车、警车、消防车、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中国移动通信应急通信队……全部赶到,“有灾必救”、“情系灾区,爱心支援”。

14日一早6点多,连江油的预备役民兵都连夜赶来。裤脚全是泥,显然步行了一段不短的距离。

一些战士背着电台,抬着几十公斤重的发电机、电台、小型切割机,行走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

救援高于一切。救援一呼百应。昨日,绵阳市政府门口,青年志愿者围着等分派任务。共青团市委的组织人员大声说:“发放救灾物资,招募男青年20名。”几十名男青年马上上前,上车待发。有人对记者说:“出钱出力,我们心甘情愿。”

抢救道路开始还没有打通,自县城到外面,出入只能经过坡度极陡的小路,但救援官兵不畏艰难,十几个人手拉手,最外围的人拉着草根,努力把伤员运到外面的医院治疗。

不断有受伤的官兵出现。不断有护士累得晕倒。昨日下午,一名护士已一天一夜没吃东西,晕倒过去。一名记者在旁边,马上掏出随身携带的巧克力,喂给她吃。

救援要讲究,注重科学有序。一名小女孩被压住,能够与之交谈是最好的缓解办法。前晚整晚,一名地震局干部就给她讲了一晚上的故事。

至15日晚间,路终于打通,也就是生命之路打通了!16日上午10时30分,二炮工程部队的第一台大型机械进入北川县城,展开救援作业。

血脉相通,华夏儿女情系灾区,八方伸出援手。全国各地,安徽、辽宁、河北、新疆、江西、广西等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争分夺秒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派遣专业队伍。曾经的重灾区唐山,组织了14名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分成两个小组急赴北川、德阳……

目前,救援配套工作也已展开。因为老城条件恶劣,余震不断,居民已被疏散安置到绵阳市体育馆、虹苑影剧院等地。受伤者在附近医院里等待救治。伤员激增,绵阳医院的大厅里都铺满地铺。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胡亚柱 张蜀梅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