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文:印度对中国不高兴 美国一定很高兴
2009年05月15日 08:01中国青年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者:李鸿文

虚弱的人,总是“不高兴”。这样的人,不仅中国有,印度也不少。近来印度一些媒体,絮絮叨叨,像祥林嫂一样到处诉说如何“不高兴”。

首先是对尼泊尔看守总理普拉昌达“不高兴”。《印度时报》社论说,尽管普拉昌达宣称将寻求在两个相邻的大国之间建立无害的外交平衡,但印度不应忽视他担任总理期间的表现。他的首次海外之旅就是前往中国,这背离了以印度为首站的传统。尼泊尔不应为打中国牌而放松与印度的关系——这样的“教诲”似乎苦口婆心,但别忘了,尼泊尔人有权选择与谁交朋友。

有些人需要朋友,有些人却更需要敌人,只有敌人的存在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阿伦·乔希在《印度斯坦时报》上的专栏说,印度加强在与中国交界处的战略力量,目的是保持对中国的警惕。乔克·约塞福在《前线》半月刊发表的专栏中,甚至臆想出了一个中国包围印度的“珍珠链”战略,说中国通过获取港口及机场,发展特别外交关系,使从南海延伸至马六甲海峡的军事部队现代化等活动,增加地缘政治影响力。

敌人是那么重要,但不幸的是,敌人不会总是存在。当暂时没有敌人时,不妨假想一个敌人,然后制造敌人。美国环球战略网上一篇评论,就帮助印度人虚构了一个敌人。文章说,中国对一些邻国的支持,是为了在这些国家的沿海架设情报信息收集设施,便于监视印度海军的动向。中国这样做,自然让印度很“不高兴”——当然,如果印度对中国不高兴,美国一定很高兴。

“远交近攻”是《战国策》中的谋略,日本人学来得心应手。俄罗斯总理普京访日,日本媒体却扯上中国,在俄罗斯人面前大谈中俄关系。《富士产经商报》社论说,别看中俄两国现在处于“蜜月”的高潮,但两国关系可能趋于紧张。文章分析,中俄两国远远称不上是“战略合作”,两国关系不是以共同的价值现为基础,而是基于有限的共同利益。中俄两国在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导弹防御系统及美国单边主义等共同问题上说“不”,加速了彼此实现和解。但是,两国描绘出了截然不同的“多极世界”蓝图。俄罗斯把本国放在与美国、中国相提并论的“世界三大国”位置上,还试图在特定领域恢复与美国的两极格局。但中国有人却认为,现阶段向美国的优越性发起挑战没有益处,在欧美陷入经济与金融危机的今天,与美国进行协调是掌握未来的关键。这篇文章还“憧憬”道,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今后也许不会尊重俄罗斯的利益。这样一来,俄罗斯对中国的愤怒与不安就会增强。

也许只是巧合,也许是一种别有心机的呼应,《日本产经新闻》也在普京访日期间发表文章大谈G2,讨论美国中国两极理论是否成立。文章说,G2所暗示的,无外乎是美中这两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站在对等的立场上进行合作,处理国际社会中的重要课题。可以说这是对建立美中两极体制的一种鼓励,但这是一种“不幸”,会给美国的盟国日本带来重大打击。这篇社论颇得春秋笔法的真传,在俄罗斯人有些失落感的时候,有意无意触及他们的痛处。同样,深具用心的还有《日本经济新闻》,其评论趁机挑拨说,普京访日意在加速远东开发,防止这一地区快速“中国化”。文章形容普京向日本“暗送秋波”。

中国不应被忽视。在加拿大外交部部长劳伦斯·坎农将访华前夕,加拿大《环球邮报》提醒,别让中国人忘了加拿大。文章说,自哈珀先生2006年上任以来,加中关系一直困难重重,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记得有加拿大这个国家了。这样的提醒很有必要,但要说明的是,无论加拿大有多么遥远,但中国人一定会记得加拿大,记得一个加拿大人,他的名字叫白求恩。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李鸿文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