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才是治理雾霾的第一责任人

网友评论()2013.12.09 第74期 总第74期 作者:陈方

连续几天的严重雾霾天又让中国人愤怒了。12月8日,知名主持人孟非发布了一条微博,直指“环境灾难,政府是最大责任人”。孟非列举了几点原因,比如落后产能导致工业排放形成了环境灾难,而淘汰落后产能各地官员又怕影响GDP,所以不积极。政府治霾无力,呼吁民众少开车来解决雾霾是在转移注意力。

孟非的这一条微博在网上赢得了网友十多万次的转发量。抛开微博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暂且不论,雾霾之下艰于呼吸,孟非微博中所表达出的“愤怒”完全契合了当下民众的情绪。当然,仅仅靠情绪的发泄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到底谁该对雾霾负主要责任,《环球时报》不指名地批评了孟非的微博是在“鼓吹政府和民间的治霾对立”。

雾霾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治霾也非“朝发夕至”就能解决,这道理每个人都懂。但一涉及到具体事务中时,每个人又不见得能保持应有的理性。在孟非的长微博中,他对政府治霾无力表达出的愤怒也许是非理性的,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发言时也许更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姿态,以免将更多民众带入口水争论的漩涡中。但是,在治霾方面,公众人物对政府部门的诘问,真的有错吗?《环球时报》在评论中强调“治霾绝不可能仅靠政府的单打独斗,它注定是中国全社会的共同战斗。”治霾“全民有责”这话没错,但是在所有的责任中,我们必须厘清谁是“第一责任人”。

虽然有专家学者认为,居民烹饪、汽车尾气是京津冀雾霾的重要成因。不过,由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做出的报告却认为,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供应结构对京津冀地区的PM2.5污染影响巨大。据报道,河北省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高达3.0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2.71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报告数据显示,燃煤对雾霾的贡献,占一次PM2.5颗粒物排放的25%。以行业来看,煤电厂和钢铁厂、水泥厂等工业排放源则是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污染源。

显然,对工业生产有着主导和监管责任的政府应当承担起首要的责任。然而,从2011年起京津冀地区开始出现大规模雾霾,两年多以来的治霾措施大多是指向市民的具体生活。诚然,也有北京将居民供暖能源由煤炭逐步转换为天然气,然而在源源不断的工业排放下,雾霾已渐成全国性的环境事件,北京的努力也只是杯水车薪。

在治理雾霾的问题上,相关的政府部门“不打老虎,只抓苍蝇”,整天盯着市民的灶台做文章,却对烟囱里排放出的五颜六色的污染物视而不见,偏偏还有媒体无限的夸大“苍蝇”该承担的责任。在治理雾霾面前,政府有政府的责任,民众有民众的责任,何为“主菜”,何为“配菜”,政府部门必须掂量清楚。如果“主菜”仅仅是多出动几辆洒水车洒洒水,或者“全民洗城”这样的举措,而丝毫看不见遏制工业污染等治本之策,那么想让“配菜”上主桌,又怎么可能?

我生活在一座饱受雾霾困扰的城市。我相信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在治霾方面一定是殚精竭虑甚至伤透了脑筋,媒体上也不时在呼吁“全民治霾、绿色出行”的观念,甚至动不动就传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治霾措施。我承认我还算是一个有公共意识的人。如果在雾霾严重的天气里,偶尔对私家车限行,我想我完全可以响应号召。但是,在看到政府有力的治霾措施之前,别指望我从心底赞同限行。

都说雾霾是一场“公地悲剧”,是长期粗放的经济发展的后果。享受着GDP盛宴的地方政府、只求利润不求环境的企业、为污染企业保驾护航的环保部门,以及享受现代汽车文明的你和我,人人都是雾霾的贡献者,人人都是雾霾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期待一个绿色的中国,不同的主体也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共同治理雾霾。但是如果把呼吁治理雾霾的民众称作是“无知或二百五”,恰恰是在撕裂这种共同治理的基础,是在逃避政府本应该承担的治霾责任。

治理雾霾,考验的是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其中一定需要公民参与、社会协作。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一方的吐槽与情绪发泄在所难免,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政府部门,它一定会大度地将公民的吐槽和情绪发泄当作治霾的动力。绿色生活人人都向往,只不过单靠民众个体“绿色生活”,还远远驱不走阴沉沉的雾霾。

陈方

凤凰评论特约评论员,媒体资深评论员,现供职于《燕赵都市报》评论部。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作者其他文章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