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
2009年11月06日 16:51卫生部网站 】 【打印共有评论0

各有关单位:

为预防未成年人因不当使用网络而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我局组织制定了《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现发你单位征求意见。

请于2009年12月31日以前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发送到jwch@moh.gov.cn邮箱。

联系人:秦 如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四日

附件: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

附件

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

(征求意见稿)

网络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产物。网络的诞生,为人类开启了沟通世界、创造文明的崭新窗口。网络给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质量。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新生力量,对网络这种高科技信息手段的接受和使用更超过成人。据统计,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是网络使用者中最庞大的群体,占上网总人数的60%以上。大部分的未成年人能够适度、合理地使用网络,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技能,进行娱乐、休闲等。但是少数未成年人因无节制的使用网络,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导致出现身体健康受损、不能与社会外界正常交往等问题。近期,我国公众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给予很高关注。讨论认为,目前“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为预防未成年人因不当使用网络而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特制定本指导。

一、目的

(一)指导未成年人适度、科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

(二)指导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不当进行预防;

(三)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

二、我国未成年人生活方式现状

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习功课占第一位,其次为与朋友交往,同时还有上网娱乐、看课外书、体育锻炼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适应了未成年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满足建立同伴关系、获得尊重与成就感、提高自信与心理耐受力等发展目标的基本需要。

调查也发现少数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善。主要表现为:业余活动不够平衡,尤其缺乏体育锻炼;少数人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均存在问题或者偏重学习知识、技能,而运动、娱乐发展不足,造成生活方式不够均衡,上网时间相对较长,业余活动内容较为单一。

调查还发现,互联网在未成年人中普及率很高。上网已经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的主要生活内容之一。未成年人对网络各种功能的利用比较均衡,主要用作娱乐工具(在线电影、音乐、游戏)、学习和生活工具(上传或下载文件、各类信息查询)和交流沟通工具(网上聊天、博客、电子邮箱)等。上网娱乐成为未成年人主要的业余活动之一。

三、网络使用的情况分类和应对

(一)网络使用正常

大多数上网者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状态。表现为:网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把网络作为生活、学习、娱乐、发展自己的工具。适度上网而不沉迷,养成了比较均衡的由学习、运动、娱乐等组成的生活方式,能够客观地判断自己的意识,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网络使用正常的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应继续支持其保持良好状态。帮助未成年人有效利用网络对其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把网络作为学习、生活、娱乐的工具,并客观评价网络中存在的消极影响,让未成年人对网络建立全面、正确的认识。

(二)网络使用不当

1.一部分上网者受不适当使用网络的干扰,出现网络使用失调。表现为:可以基本完成在校学习,能与家人、同学、师长等保持基本正常的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绝大部分时间能够控制上网行为,但有时会因为无法克制住上网的冲动而影响了其它重要事情。

对网络使用失调的未成年人,家庭和学校应该分析原因,及时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其学习、运动、娱乐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同时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多关心、多爱护,不要随意谴责,甚至打骂未成年人。如必要,可以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心理指导。

2.极少数上网者沉迷于网络,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身体发育和健康受损,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和情绪问题,现实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恶化,与周围人交往困难、不合群。未成年人是否存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需要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判断。

对因上网造成社会功能受损的未成年人,并符合以下情况时,家庭和学校应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寻求帮助:①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想方设法上网。②经常想着与上网有关的事,回忆以前的上网经历,期待下次上网。③多次对家人、亲友、老师、同学或专业人员撒谎,隐瞒上网的程度,包括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④自己曾经做过努力,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没有成功。⑤若几天不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怒和厌烦等症状,上网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⑥尽管知道上网有可能产生或加重原有的躯体或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上网。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