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怀念唐德刚

116

2009.10.30

 
 

本周一,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美国平静离世。必须承认,唐先生的读者虽然不少,但绝多数人恐怕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为什么要怀念他?
   因为他是我们的解毒剂、营养品、指导者。

 
 

邮件订阅 rss订阅 进入评论首页

读过教材课本,还得读读唐德刚的书

大多数人对历史的系统了解主要来自教科书,但如果看了唐德刚,也许你会发现所谓权威评价未必那么牢固…

唐德刚如何评价袁世凯

袁世凯是被脸谱化了的人物,在治史者过多意识形态成见的描绘下,面貌狰狞,一无是处。但是极端化袁世凯,显然非史学界之幸。唐德刚想给袁世凯这个遗臭百年的人物以“同情之理解”,他的努力体现在《袁氏当国》这本书中。在唐德刚笔下,称帝的袁世凯仍然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反动派,但他同时认为,袁是“近代社会政治转型期中,不幸的当国者之一”──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性人物…

 

 唐德刚如何评价义和团

如果你对教科书中所认定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义和团感兴趣,你应该读一读唐德刚。在他的《晚清七十年》中,他不仅推翻了由于义和团“灭洋”勇气的震慑,帝国主义才被迫打消了瓜分中国的意图等等流行说法,而且进一步认为这些拳民不过是载漪等权贵“以最无知的头脑、最下流的手段,为着最自私的目”的夺权工具…

 

唐德刚的历史三峡史观

如果你觉得历史的发展是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顺序发展的,那么你也应该看一看唐德刚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从古代到现代,经历过两次大转型。一次在秦代发生了,然后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另一次就是我们现在正经历的:从一八四〇年开始,中国历史走到了惊涛骇浪般的三峡。唐德刚认为,中国将在二〇四〇年通过三峡完成“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大转型”…

 

读读唐德刚的书

胡适口述自传

唐德刚将其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本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详细]

袁氏当国

袁世凯在近代中国历史转型期中,也算一个悲剧人物。客观历史早已注定他这个边缘政客(marginal politician)不论前进或后退,都必然失败。然这一形势,百年之后的历史家虽洞若观火,百年前之当事人则身在庐山中,当局者迷,不自知也… [详细]

看过百家讲坛,不如去看唐德刚说话

百家讲坛具有的优点,唐德刚那里全有。而百家讲坛所不具备的,你在唐德刚那里也能找到…

他的文字更加生动活泼幽默诙谐

看唐德刚,你会发现他的文笔比百家讲坛的许多老师们好很多。夏志清教授称唐德刚的散文为“唐派散文”:同胡适一样,唐德刚的中文文章比他的诗词写得更好。我想他应被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底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他的历史功底胜过太多电视主持

唐先生不是严格、正统意义上的历史学家。他早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改行”进行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研究。但是他的历史功底还是胜过许多所谓的讲历史的电视主持人。他渊博的知识让他在谈历史的时候,有一种纵横捭阖的能力。在唐德刚的历史作品中,上下、古今、中外都是糅合在一起谈。“明明在谈晚清,下一句又说到汉代去了,好像离题万里,但实际都是有内在联系的,丝毫不牵强…

 

他的故事背后还有历史精神脉络

很多《百家讲坛》的坛主也是说书艺人,他们说历史只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选里面的好玩故事讲一讲。而唐德刚不同,他的作品很有趣,很好看,但另外一方面他对于历史有着非常深入的把握,不管其中观点是否值得商榷,至少他在有意识地把握历史背后的精神和脉络,一叶知秋…

 

唐德刚说

唐德刚:“孙大炮”与20万里铁路计划

关于10万英里铁路、百万英里公路的建国方略,中山说了一辈子,但他一公里铁路也未修成过。时至今日(1998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还未突破7万公里,中山先生要在民国初年建20万里铁路,岂非大炮哉?…

唐德刚在《胡适口述自传》中的一段注释

搞文学革命和搞政治革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革命家一定要年轻有冲劲。他们抓到几句动听的口号,就笃信不移。然后就煽动群众,视死如归,不成功,则成仁。至于这些口号,除一时有其煽动性之外,在学理上究有多少真理,则又当别论…

唐德刚:张学良自述的是是非非

最可笑的还是张将军自己,他对他自己所发动西安事变的是是非非的自我批评,也是是非不定的,虽然他在口头上还是一硬到底,说什么历史如走回头路的话,西安事变他还是要发动的。这是他亲口向我说的。但是他也认真地说,他如是蒋,他会把他自己枪毙了的…

写过日记博客,试试自己书写历史

史学家把唐德刚的口述史当作他最大的成就,这里想强调的是: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能做。

口述史:唐德刚开创历史新方法

口述史说好做也好做,一个说一个记,但唐德刚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别人都学不会的,而且采访的都是民国著名历史人物。从他的口述史著作中,也能看出唐德刚本人的史观和历史功底。而且他整理出来的口述,很好看、很文学,甚至能看到被采访者的音容笑貌。“他能把人物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里来描述,让我感到特别惊讶,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

 

胡适的日记与唐德刚的口述史

说到唐德刚,胡适是一个离不开的人物,他是胡适的关门弟子,他的第一本口述史著作就是和胡适完成的,深受胡适影响。甚至这么说,唐德刚看重口述史与胡适看重个人日记是一脉相传的。胡适说:“我觉得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中国的正史,可以说大部分是集合传记而成的;可惜所有的传记多是短篇的。”而个人日记,则是写传记最重要的资料…

 

接过唐德刚的枪,写下的就是历史

这几乎是人人开博客的时代,我们写自己,写别人,我们写作的价值在哪里?是的,我们在记录生活,但如果还能够多一点历史的眼光,如果我们像唐德刚写口述史那样写别人,像胡适写日记那样记录自己,那我们写下的就是历史。要记住一些标准:“不忌讳”,“无顾虑”、“赤裸裸”…

 

调查

1.你看过唐德刚的作品吗?
全部看过
大部分都看过
只看过小部分
没看过
2.你认为唐德刚在哪个领域的成就最大?
口述史
晚清史
民国史
散文
我不知道
3.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
一般
很差
 
   

唐德刚先生在天有灵,看到我们如此呆板的一个专题,真不知道他老人家会如何评说?一念即此,真是让人汗颜。不过唐先生恐怕不会计较,笨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在做。

   
 

凤凰网资讯中心 | 编辑:彭远文 张恒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往期自由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