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本无错 为何非要改变“一考定终身”?
2009年08月10日 16:22新华每日电讯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近来社会上不断出现废除高考的呼声,不断出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呼声,不断出现打破“惟分数是举”的呼声。

有一个现象挺有趣:就在一些舆论近乎“妖魔化”以分数选才的时候,由分数排队排出来的高考“状元”在高招中仍然抢手。在内地的北大清华将高分考生几乎尽收囊中的大格局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今年香港高校“抢”走了一些省份的高考“状元”,有人便惊呼“狼来了”,北大清华一方面对“被扫为二流”之说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又强调多数“状元”并未“肥水外流”。“状元”之争,给人的感觉多少有点酸溜溜。有人欢呼港校“抢人”将带来“鲶鱼效应”,这是大可怀疑的,因为,以今日内地高等教育的积弊以及这积弊背后的深层原因,指望区区几所港校每年“抢走”千把人就能刺激出内地高等教育的改革,纯属幻想,至少也是天真而且不可爱,对由此引发的“口水仗”,也大可不必当回事。笔者感兴趣的是:争论方拿来说事的,内地名校之间、内地名校与港校之间,抢来抢去的,背后仍然不过是考生的分数而已。

这种有趣的现象,分明在证明着一个事实:抢到葡萄的与少吃了几颗葡萄的,背地里都承认分数是个好东西,“状元”更是好东西。

笔者也“旗帜鲜明”地坚信分数是个好东西。

■你能说进了不同的学校,“终身”就定了?命运就定了?

高考无非是稀缺资源的一种分配规则,分数则是决定考生是否能够“晋级”的标尺。高招如果没有最大程度被公众接受的分配规则,考生“晋级”如果离开了分数这个公认的标尺,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乱套。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规则,有的只是相对而言最好的规则,也就是最合理、认同与接受程度最高的规则。在中国,目前分配高等教育这一稀缺资源最好的规则,无疑还是高考。既然认同高考这个规则,就得接受“惟分数是举”的“晋级”标准。

现在的问题是,有人说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不允许考生有微小的失误和差错,而创新精神恰恰是鼓励年轻人去尝试;从高分到低分决定学生的录取,不利于高校选拔和挖掘富有潜力的创新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举例说:“高考分数为601分和600分的学生都很优秀。但事实上,可能600分的学生平时思维更活跃,更富有创新精神。往往一分之差,这个学生有可能就被拒于大学门外,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纪校长的质疑,使我想起了本次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不见得比亚军法国队踢得更有创造力,法国队也不见得比巴西队更优秀,德国队更没有阿根廷队天才云集,4强8强并非绝对比别人强。然而,只要参加世界杯,就得接受比赛规则,接受输赢结果。高考,道理其实也一样。601分“晋级”,600分“饮恨”,这是规则决定的,只怪自己少拿了那1分,真比人家优秀,像巴西队那样,下次再比就是了。

因此,不要相信“一考定终身”之说,也不要相信一次高考结果改变一生命运之说。比如,按现在的游戏规则,北大清华“通吃”最高分数段的考生,中国人民大学招到的学生,可能就比北大招的学生分数低那么一点,你能说进了不同的学校,“终身”就定了?命运就定了?没有这么回事!人民大学有许多学生很优秀,比北大的许多学生最后发展得要好,无须举证。纪校长应该感谢“惟分数是举”才对,正因为分数高点低点不代表一个学生的全部,才让北大可能招到一些分数高创新精神不见得高的学生,才留了一些分数低了一点、创新精神却不低的学生进了人大,以及其他的高校,才让中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大学,不是只有北大清华。这该有多么好!否则,真要有一种分数之外的鉴别“创新精神”高低的标尺,那中国一流的青年才俊都让北大清华“通吃”了,人大或是其他名校,注定只能招到一些创造精神“二流”的人才,不是太委屈了么?

■公平公正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的,是对全社会而言的

人们会说,只拿北大与人大比,没有代表性。“惟分数是举”,更多的可能是将一些很有潜质却不会考试的学生或拒之名校之外,或拒之一般大学之外,或彻底拒之所有的大学之外,所以有人说“不能认为公平公正就是完全看分数录取”。但是,公平公正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的,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是只让名校把所有有潜质的学生招进去、或只让大学把所有有潜质的学生招进去才是公平公正。名校之外的普通院校就不该招到优秀的学生吗?大学之外就不该给技校中专、给社会留一些优秀的学生吗?未必啊!不是说行行出状元吗?不是技工越来越吃香了吗?不是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并非出身名校吗?如果中国所有的人才都交给名校包办,可能么?正因为“惟分数是举”会造成“漏网之才”,我们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才丰富多彩,我们的不同层次的各行各业才都有有创造精神的人在支撑。相反,真要在分数之外找到一种彻底区分人的高下的办法,那才叫可怕,甚至会形成一种现代等级制:北大清华是第一等级,人大等名校第二等级,一般院校第三等级,如此类推,是不是很荒谬?

相反,“惟分数是举”制造的遗憾,对整个社会来说恰恰是弥补了遗憾;“惟分数是举”导致的荒谬,对整个社会来说恰恰是减少了荒谬;“惟分数是举”产生的不公,对整个社会来说恰恰是公平!高分低能与低分高能之间分配的自动均衡,蕴藏着深刻的合理性,虽然吊诡,却避免了荒谬。

■即使要改变“一考定终身”可能产生的弊端,需要改变的是名校自己

“一考”定不了“终身”,即使要改变“一考定终身”可能产生的弊端,需要改变的是名校自己!不要让学生以为进了这个门就管终身了,不要让别的学生以为上的大学差了那么一点点或是根本就上不了大学这辈子就白活了或没奔头了。现在,大学与其把学生创造精神不够归咎于高考制度或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如多反省自己是不是能够把招来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压抑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多反省自己给学生提供的是不是鼓励创新的环境。

笔者申明:我不是应试教育的辩护者,也无意反对高考改革,只是坚决反对把高等教育的问题归咎于高考制度,坚决反对任何挑战“分数”标准、为了反对量化而采用非量化指标的企图,因为,正如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所指出的那样:“以分数为依据,招生录取中人为干扰的因素相对较小。”分数是个好东西!(方立新)

媒体将这次改革称为高考的“破冰之旅”,在考生能够同时报考两所名校之外,更引人关注的是,高考的决定作用首次被远离,高校能够以自己的标准选拔学校需要的学生。

“阻力很大。”复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说,他在不久前遭到不少网友的声讨,认为复旦的自主选拔标准存在着不合理。事实上,自这两所高校的试点方案公布起,争议就从未停息过。

专题推荐:高考改革试“破冰”

[焦点回放] 4月1日,为期两天的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面试工作结束,1208名学生参加了面试。2006年,300名上海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而是通过“面试”直接入读复旦大学。此举是复旦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实现人才多样化选拔、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的全新探索和试点。复旦此次试点虽然以“面试”决定录取,但在录取过程中并不完全脱离“测试”。按照规定,凡符合招生改革要求的报名学生必须通过由复旦大学命题、为时三个小时的“申请资格测试”,并由此产生1200名考生入围面试。“申请资格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计算机等10个科目。>>>详细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高蕾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