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教师被称为教师中的农民工
2009年09月18日 14:30半月谈 】 【打印共有评论0

代课教师:岂能一清了之

陆建芬,41岁,四川省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代课教师,19年坚持在海拔2700米悬崖峭壁上的二坪村小学教书,每个月收入200多元,家中两个孩子上学,欠债近万元。2009年初,陆建芬和丈夫——二坪村小学校长李桂林一起,当选为“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

代课教师群体恶劣的工作环境、微薄的收入待遇,在陆建芬身上体现到了极致。在她的身后,是20多万名默默奉献于贫困乡村、高寒地区、边远山区的代课教师。他们和陆建芬一样坚守,并期待着一个成为公办教师的机会,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代课教师:尴尬的身份窘迫的处境

“代课教师”的前身是民办教师。2000年左右,全国各地通过转正或辞退等方式结束了“民办教师”现象。但此后,换名为“代课教师”的聘用编外教师迅速增多。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一些地方经济欠发达,尤其是基层政府财政拮据,导致教师有编不补,大量聘请报酬低微的代课教师;二是部分地区办学条件艰苦,本、专科毕业生不愿去,即使去了也留不住,别无他法,只有聘请临时教师;三是由于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存在差距,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城市学校超编与农村学校缺编并存的现象,造成一些区县教师编制不足。事实上,在一些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看来,第二条原因最为重要。在环境特别艰苦的地方,公办教师很难进得去,留得住,土生土长的代课教师具有不可替代性。

因此产生的代课教师,有着工资低廉、吃苦耐劳、聘任手续简单的“优点”,并且为政府有效缓解了“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难题。但这些,并没有使他们有一个明确的“身份”。2006年3月,时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王旭明说:“代课教师是在一个前提下走上教学岗位的,就是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正式认定,或者说他们是以不合法的形式或者不合规的形式存在的……”

无教师资格证书却执教三尺讲台,代课教师身份十分尴尬。不少代课教师曾经将自己的身份与民办教师画上等号,希望坚持教书能够得到一个类似“民转公”的机会。可到头来,尴尬的身份让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身份的尴尬尚可忍受,待遇的尴尬,则让代课教师的生活陷入窘境。河北省平乡县平乡镇西闫庄小学代课教师周文昌月收入只有90元,却要供养智障的儿子、年迈的母亲和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四川省宜宾县被解聘或即将被解聘及被迫离岗的代课教师向《半月谈》反映,代课一二十年来,他们的月工资只从20多元上涨到现在的450元;重庆开县敦好镇中心小学代课教师陈历春连续代课23年,工资从1985年的每月29元涨到2007年的每月300元……很多代课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边当教师边干农活,利用假期外出打工挣钱。“站在讲台上是教师,离开岗位是农民”,代课教师被不少媒体称为“教师中的农民工”。

清退:要讲求实际防止“一刀切”

为解决代课教师尴尬的身份和待遇,教育部自2006年起,着手清退代课教师。但基层政府认为,清退代课教师目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代课教师的聘用单位复杂,有的属于县聘,有的属于乡聘,还有的则为村或学校自聘,数据难以统计,清退标准难以制定;二是“一刀切”的清退容易加剧农村学校教师不足的现状,如果师资力量不能得到补充,学校仍然要聘请新的代课教师解决眼前困难。

宁夏南部山区8县,山大沟深、十年九旱,条件异常艰苦,有编制的正式教师不愿长期在此教学,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得不聘用代课教师解决农村教育需求。同心县张家源乡37个教学点中,32个教学点都是代课教师在教学。“教学点点多面广,多分布在山大沟深的村庄,不是本地教师,吃住问题首先就没法解决。”张家源中心学区校长刘秉铎认为,由于这种实际情况,代课教师在偏僻山区肯定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为此,教育专家建议代课教师的清退要根据实际情况,渐进式解决。首先要尊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因此,工作10年以上的代课教师,如果本人愿意,聘用单位就应该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直至他退休为止。其次,对于那些清退代课教师后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受到很大影响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西部山区,可以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

面对清退,对于自己的命运,许多代课教师普遍有一种无法把握之感。陈淑湘是处于宁夏干旱带大山深处的中卫市海原县的一名代课教师。1995年开始当代课教师,由于孩子小需要照顾,1999年辞去了这一工作。回家在镇上开了一个杂货店,一年也能收入一两万元。后来,由于学校缺老师,有关部门和学校又找到了陈淑湘。虽然觉得400元的待遇很低,但抱着一种对教师岗位的难舍情怀以及将来国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期盼,她又重新干上了这行。如今,面对随时会降临的被清退,她有些无奈:“我们没法把握国家政策。虽然感觉迷茫,但孩子的学习不能耽搁,我们只能干一天就好好工作一天。”

呼吁:出台配套措施统一补偿标准

采访中,无论是代课教师本人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谈起清退问题都感觉很沉重。他们呼吁上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根据农村教育发展实际,在清退代课教师过程中,甘肃省曾在庆阳市进行了试点。2006年8月组织了公开招考,有700多名代课教师同近年来毕业的上千名大中专毕业生一道通过了考试。2007年,这些通过考试的代课教师,与其他公办教师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但身份未变,合同有效期为5年。

由于在代课教师清退上,没有国家的具体政策支持,甘肃在庆阳开展的清退代课教师试点并没有在全省推广。在不久前召开的甘肃省“两基”攻坚会议上,有关部门强调,解决代课教师问题,要按“谁聘用、谁清退、谁补偿”的原则,做到有情有理地解决。

而在具体清退代课教师上,根据当地教育发展需求,近年来,有的县进行了清退,有的县还在观望。因各县财政状况不同,政策差异较大。在已经清退代课教师的县,有的有补偿,有的分文没有,而有偿退出的标准也不统一。在一个县,补偿标准是300元乘以教龄,而在另一个县,根据县里出台的《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解聘办法》,代课教师退出,按月聘用工资,每人最高只能获得12个月的补偿。

有一个县清退代课教师没有任何补偿政策。对此,县教育局的解释是,政府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财政困难,除了2007年清退的200名代课教师外,全县在岗的代课教师上百名,作为一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当地政府无能力对这些人员进行补偿;二是除了这些代课教师外,该县还有上千名前些年退出的其他代课人员,如果要补偿,这些人怎么办,政府很为难。

采访中,无论是代课教师本人还是当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呼吁上级政府要切实关注农村教育发展和代课教师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代课教师清退、安置问题上,国家要出台配套政策,省级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择优政策和补偿标准,并给予贫困县经费支持,如此才能体现公平,才能保证代课教师有序退出,不使其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代转公”的重庆路径

2007年,是重庆清退代课教师的关键一年。

根据统计,“代转公”前,重庆市共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岗代课教师10344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总数的6.78%,比全国的平均值约高1.5个百分点。在重庆,绝大多数农村代课教师每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元,除了工资,没有其他任何补贴和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根据实际情况,重庆市政府制定了包括招考、辞退、办理养老保险等内容的实施方案。政府统筹拿出8000个指标用于代课教师的招聘考试,对符合招聘条件的代课教师,通过招聘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对代课年限1学年以下的代课教师,按临时人员予以清退;对属于招聘范围、但未通过公开招聘考试的代课教师,以及代课1学年及以上,但已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代课教师,参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偿,并予以清退;对符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通知》规定的其他代课教师,统一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予以清退。

2007年8月,7593名代课教师通过招聘考试,脱颖而出,获得了“代转公”资格。按照相关规定,他们中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可继续上岗代课,在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后,即转为公办教师。为解决重庆农村边远地区公办小学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重庆市又进行了农村边远地区公办小学定向招聘,1348名未能在上次招聘考试中转为公办教师的代课教师顺利通过考试。至此,重庆万名代课教师中,有8941人获得了“代转公”资格,现已全部被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

一下子,重庆平添了这么多吃“财政饭”的事业编制公办教师,经费谁来分担?这对重庆市各级财政着实是一次考验。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代课教师的经费来源,实施“市财政出大头、区县出小头”的政策。代课教师招聘为公办教师后,其工资所需经费原有部分由区县承担,增量部分由市级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补助,工资附加及社会保险等相关费用由市、区县按比例承担。经测算,重庆市财政每年将增加2亿元,用以保证这批“转正”教师与正式在职公办教师享受同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事实上,随着教师收入的提高,重庆市财政今后为“代转公”教师的投入还要逐年增加。(来源:半月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