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

530
2012.02.10

导语:药家鑫案本已尘埃落定,最近却又波澜再起。日前,被害人张妙亲属前往药家索要药家曾答应赠与的20万元,药父表示,当初张家明确拒绝并退还,现在没有义务再给这笔钱。现场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而舆论在这件事上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详细] [网友评论]

张显

此前,张妙家人已拒绝药家鑫父亲赠款,又为何在此时重提旧事?

突发声明,张家上门索要此前本已明确拒绝的20万赠款

2月7日上午,药家鑫案被害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母亲刘小欠等人通过代理人张显的博客发布公告称,愿意接受药父药庆卫在药案审理期间表示“赠与的20万元”,并“于2012年2月8日上午前往药庆卫处接受该款。”此前,张妙家人已拒绝该赠款。

公告称,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曾经将20万元送到张平选家里”,但“因为该20万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意图求得对药家鑫的从轻判处”,故张平选将钱退回。钱被退还后,药庆卫发微博表示:“这20万用专门的账户存着留待你的父母和孩子将来确实需要的时候再来拿,因为这是药家鑫最后的愿望,做父母的一定会去完成……”

张妙的父亲张平选说,之所以现在向药家索要20万,是因为妻子刘小欠最近生病了,家里没有医药费。他想起来药庆卫曾在网上表示20万元钱存在那随时可以拿,觉得“现在就是需要的时候。”[详细]

药家拒付,这钱不该给、不必给也不能给

药庆卫则表示,那20万元是他和妻子亲手交给张平选的,张平选他们交谈后收下,但后来不知何故又将钱寄回。令他想不到的是,张平选等人在接受采访时撒谎,称药庆卫夫妇送钱的时候,张平选并不在家,也没收钱。药庆卫认为张选平这种行为伤害了他。“既然当初张平选明确拒绝并退还了这20万元,现在我就没有义务再给他这笔钱。”药庆卫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药庆卫的代理律师兰和则表示:这笔钱不该给、不应给也不能给。不该给:赠与合同因受赠方拒绝而不成立;不必给:药与张无合同关系,无给付义务;不能给:给,是道义,不给,也天经地义。[详细]

索赠背景,药庆卫诉张显侵害名誉权案或于近期宣判

而在双方为这笔钱争执不下的时候,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背景。药庆卫代理律师兰和认为张家索拿20万元钱一事,“策划的痕迹很重”,他质疑作为旁观者的张显参与其中与名誉权案有关。目前张显正面临药家鑫父亲药庆卫提起的名誉权诉讼,张显此举可能意在制造纷争,以达到转移视线的目的。

去年12月29日,“药家鑫父亲诉张显侵犯名誉权案”一审在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开庭。药庆卫的诉讼请求是要求张显停止名誉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人民币1元。法庭曾建议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但药庆卫不予接受,法庭决定择日对该案进行宣判。[详细]

现场冲突,药庆卫代理律师和围观街坊将张家赶出小区

2月8日上午,张妙家属来到药庆卫居住的小区,药庆卫的代理律师马延明也早已恭候多时,并称“法律上药家已没有义务支付20万”。随后张显的出现引起现场一阵骚动,他挥舞着右手向大家打招呼,并对媒体高呼:“我今天是来围观看热闹的,我不是主角,今天的主角是他们。”张显指了指准备敲门的王辉、张平选等人。

马延明走了过来,开始与张显交谈,不过,两人的声音都越来越高。不过随后,一个谁都没想到的场面发生了……张妙的丈夫王辉突然跑了上去,挥起拳头砸向马延明的脑袋。整个场面瞬间混乱,王辉与马延明扭打在一起,多人拉架。张显则被小区的居民包围,大家骂着,喊叫着要“打”张显。很快有人拨打了110,而张妙家属和张显也被围观街坊和药庆卫律师赶出小区,并带到派出所进行调查。[详细]

调查

1.你支持张妙家属向药家鑫父亲索要20万吗?
支持,赠与20万是药家鑫父亲的意愿
不支持,当初已自愿放弃
不支持,药家正在打官司,这时来要不妥
说不清
2.你认为药家鑫父亲是否应该支付这20万?
应该,药家鑫父亲应当信守承诺
不应该,法律上药家鑫父亲已没有义务再付这笔钱
说不清
 

药庆卫诉张显侵害名誉权案,去年底曾开庭审判但并未当庭宣判,药庆卫代理律师兰和表示,张家此时来要钱,“策划的痕迹很重”,张显此举可能意在制造纷争,以达到转移视线的目的。

张家放弃了主张民事赔偿权利之后,却又高调讨要“赠与”,既显得没有章法,还有点像是要陷对方于不义。

法律上,药家没有义务给这笔钱

这次对“赠与”的讨要行动,张妙家属不仅没有得到舆论的支持,反而舆论来了个180度的大调转。很大程度上因为很多人认为,对明确表示已放弃的“赠与”,现在再来索讨,师出无名。中国《合同法》1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也就是说药庆卫有权决定给不给这个“赠与”。而张家在放弃了主张民事赔偿权利之后,却又高调讨要“赠与”,既显得没有章法,还有点像是要陷对方于不义的道德绑架。

而且,从民事赔偿的角度说,张家也已经没有理由再去找药家追讨了。张家已经在一审时提出过附带民诉,在法院判赔45498.5元之后,也没有上诉,就意味着这已经是生效的法律判决,张家就不能再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了。[详细]

情理上,给不给要看双方协商

中国人看待事情,在乎一个情字。无论是之前基于“杀人者偿命”呼吁判处药家鑫死刑,还是后来对张显利用网络舆情企图影响司法的贬斥,在坊间百姓的情感衡量中,行为的道德瑕疵难免导致人们情感上的否定性评价。既然之前选择了不原谅、不要钱,为何等药家鑫被处死后又选择接受呢?这样的举动很容易引起人们对其背后真实动机的怀疑。

张家索捐虽不能说违法,但公开纠缠索捐就容易升级为骚扰。药父有权拒绝捐赠,当然他也可以随时改口再次捐赠。捐与不捐,若再捐又捐助多少,都取决于赠与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药庆卫也表示如张家有证据充分证明来自社会的捐款已经用完,致使生活无以为继,那自己则可以对张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援助。此外,还要就此前在媒体上撒的谎进行澄清。药家给或不给,都要看双方协商的结果。即使张家诉至法院,也很难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详细]

张显被药庆卫代理律师和围观街坊联合赶出小区,并被警察带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得不到法律支持,是无理;出尔反尔,是无义;而在背后煽动仇恨、火上浇油,利用公众正义感以实现个人私利的人,是为无耻。民众舆论转向的原因,在于此事已经突破了社会底线。

“礼义廉耻”观念,应是中国人共同的价值基础

2010年夏天,龙应台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构成了台湾社会价值观的基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包括当初红衫军包围台湾“总统府”时,很多民众升起的天灯上就是写着“礼义廉耻”四个字。她强调,这是台湾人的梦,是可以与大陆人共同拥有的梦,也就是两岸人民基本的价值观。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管子•牧民》中的名言。“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道德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伦理规范,保持恭敬适当的态度和行为;“义”就是指公正无私地行为,不自己推荐自己;“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贪不污、纯正高洁;“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对不当的言行举止有羞愧之心。而这也构成了中国人共同的核心价值。[详细]

并非“农村人难缠”,而是社会底线习惯性被突破

这次“索赠风波”,舆论强烈反弹,很多网友对这事都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药家鑫说得对啊,农村人确实难缠!”但是,这话不但涉嫌歧视,也并不符合事实。表面上看是张家确实难缠,但再深一层看呢?就会看到张家难缠的背后有一只手在活动——张显,就是那个在药家鑫案中张妙家属一方的代理人。从张显代理张妙家属诉讼的那一刻起,张家就已成了张显手里的一杆枪,指哪打哪;当初指使张家拒绝药家赔偿、赠与的是他,如今唆使张家出尔反尔打上药家之门的还是他。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张天蔚评论说:“我坚持曾经的观点:张显在药家鑫案中,起到过最恶劣的作用。他煽动仇恨、火上浇油,把一桩刑事案件锁定为阶级仇杀,消费公众的正义感以达到私利的目的。如今他因索要药家20万而被公众识破,遭人唾骂。我更希望公众能记住教训,今后理性对待公共事件,别再被蛊惑和利用。”

表面上看,这是两家人的事情,是一个个案。但是这样的事情,已经直接在挑战社会共同价值底线。[详细]

公道自在人心,相信人性正面的力量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社会所积淀的文明的力量,会起到自我调整、自我净化的作用的。无论是舆论对于张妙家属和张显的反弹,还是药庆卫的街坊们齐心协力赶走了无理取闹的张显,就是这种自发作用的一部分。而凤凰网的调查也显示,有将近八成的网友不支持张妙家属的“索赠”行为。如龙应台所说,“大家不要被表面给骗了”,中国人都有着相同的价值观,这价值观就是从小被熏陶的“礼义廉耻”观念。

社会必然也有粗鄙,也有野蛮,但是它更有文明所奠定的底盘。因而它永远充满张力,永远有制衡有底线。总会有人,在自由遇到挑战、文明遇到危机的时候自动站出来保卫社会,保卫自由与文明。文明因此永远薪火相传,没有闯不过的坎。[详细]

台湾所有的小学,一进校门,当头就是四个大字:“礼义廉耻”。

2006年,台湾“红衫军”倒扁行动中,提出的最多的口号就是“礼义廉耻”。

有“礼义廉耻”这个价值观,社会文明就有底盘,就能承受各种挑战。

凤凰网 评论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魏巍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