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

613
2012.11.26

导语:今年以来,河南周口等市县陆续开展大规模“平坟运动”,持续引发各界关注。近日,先有数十位知名学者发出紧急呼吁,又有数十位河南籍媒体人士提出公开质疑。破坏中国文化、伤害民众情感、激化官民矛盾……河南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详细][网友评论]

平坟

按照河南当地官员的说法,平坟的初衷是解决大机器耕作,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希望将几千年来的“第一难事”撕开一个口子。

挖祖坟是对民众感情的最大伤害

河南周口平坟运动在海内外引起舆论批评浪潮。不只是周口民众不满,在外地工作的周口人不满,甚至也引发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强烈不满,而当地竟然不为丝毫所动,逆主流民意和舆论潮流而动,实在令人惊异。近年来,河南每年都要搞祭祖大典,在新郑祭拜炎黄二祖。一个如此重视传统、尊重国人先祖的地方,竟然会出现大规模刨人祖坟的运动,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等殡葬文化传统,挖祖坟历来成为最伤害民众情感甚至被视为最恶毒的行为。众所周知,祖坟一直成为联系和维系海内外族人和华夏民族的情感纽带,国家专门为祭祀先祖设立清明节假,也正是充分尊重中国这一民俗的体现。所以从文化传统和群众感情上看,对河南如此声势浩大的平坟运动,无论如何,暂时也难以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详细]

强制平坟有违《行政强制法》

在平坟运动中,政府强制平坟的法律依据是《殡葬管理条例》第20条,它规定:“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但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行政强制法》第10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因此,《殡葬管理条例》作为行政法规,无权对强制执行作出规定。如需要强制平坟,应由民政部门作出行政决定后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当平坟成为自上而下的一场运动,当平坟绑架了死人与活人争地,当平坟扯上了移风易俗的大旗,反对的呼声可以被描述成迫切的支持,权力的威严可以变成和谐的拥护,这种无视民意的操纵,重复着某些历史的印迹。这是比平坟本身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一种作派。它暴露出的不是平坟本身的合理与否,而是强加在民意之上的行政粗暴,是政绩与民意发生冲突时的权力独尊。11月16日,国务院对《殡葬管理条例》的修改无疑是对一些地区粗暴平坟的叫停,是对政绩运动的呵止。[详细]

“平坟复耕”的背后是否是“平坟卖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河南的平坟运动名义上为“复耕”实为“卖地”,当立即停止。河南当地的平坟运动名义上为“复耕”实为“卖地”,为以后多卖地创造条件。平坟卖地是另外一种花样翻新的卖地手法,跟过去强行撤并村庄逼农民上楼做法一样。平坟运动伤害民心、背民俗,当立即停止。

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中也说到:虽然周口市政府在平坟工作的积极推进中,从未表露过这方面的需求,但在岳文海市长的文章中,却能找到似乎存在某种关联的内容。“在做好”保发展、保红线“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用地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大力支持耕地保护工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详细]

调查

  • 1.你支持地方政府开展的平坟运动吗?(此问必选)
  • 2.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迁走祖坟?(此问必选)

发明坟墓礼葬祖先,而不是将其遗体弃置荒野任由禽兽蝇虫啮噬,是中国文化孝道和仁爱精神的一种体现。

每座坟头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情感和记忆

千百年来,中国人坚信“祖有功,宗有德”,主张“敬天法祖,报本反始”,推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必定封坟树木、礼葬祖先并四时追祭和缅怀,蔚为一大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职是之故,中国人对于“死有所葬、入土为安”的强烈渴望,超出了任何其他民族和文化的想象。

以孝道为核心,围绕坟墓发生的种种有关仁爱、忠义等价值观念和丧葬、祭祀等礼仪体系,尽管不是一种被学界广泛接受或法律明文认可的宗教信仰模式,但却有效解决了生死焦虑问题,赋予短暂生命以永恒的意义,成为中国人最朴素、最广泛、最深厚、最悠久的天然信仰,是一种“不是宗教的宗教”或“超越宗教的信仰”,也是一种具有强韧生命力并高于明文法典的自然法和习惯法,更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动力,所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也。[详细]

坟墓还是一种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符号

坟墓还是一种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符号。1937年4月5日,在日寇侵华、民族危亡的关口,国共两党就曾联合致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墓,表达誓死抗战之决心,激励全国军民之士气。

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几乎每一个中国家庭都有一本家族的族谱,这本族谱上记载着往上十几代,乃至几十代祖先的名字,从这份家谱中,人们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

而按照这些家谱,人们又追溯姓氏的起源,然后,追溯到上古的炎黄二帝。在中国人的概念当中,长辈或祖先虽已逝去,但是,他们在阴间仍然照看着子孙,保佑着子孙的平安和家族的昌盛。[详细]

强制平坟会给本已虚弱的中国文化带来致命伤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今已成为官方和社会各界的共识,近年来河南省官方每年都会在新郑黄帝陵举行祭祖大典,周口市官方每年也会在太昊陵举行祭祖仪式。这种“只许官员祭祖,不许百姓上坟”的做法,让民众情何以堪?

过去六十多年来,基于反传统的激进主义文化立场以及政治运动需要,官方曾发起多次“平坟运动”,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今,河南有关方面既不是出于“反传统”之需要,也不是基于“政治运动”之诉求,而是单纯为了所谓的“扩大耕地”就发起大规模的“平坟运动”,不仅违背了“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义”的治国古训和“封坟护墓”的优良政治传统,而且必将把围绕坟墓发生的价值观念和礼仪体系一网打尽、连根拔起,全盘摧毁当地民众的天然信仰和文化根基,并有可能蔓延至全国,从而给本已十分虚弱的中国文化带来致命性的伤害。[详细]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兴建东京汴梁(开封)时曾有“显德平坟”。柴荣说“近广京城,于存殁动扰诚多,怨谤之语,朕自当之,他日终为人利”。

有的人或许觉得,传统是不重要的,保留坟头、厚葬先人是愚昧、落后的不良风俗。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传统恰恰是当代公民不可随意侵犯的自由和权利。

崇敬祖先,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

因为,对祖先的敬重,以及祖先对于当世人生的价值意义,人们对祖先的坟冢也保持了高度的敬畏和禁忌。这不仅仅是一种支系亲人之间的情感寄托,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信仰。中国人也讲究迁坟,迁坟也看风水算日子、要举行仪式,可是,这祖坟自家人可以迁的,外人就不能动的。刨人祖坟,在过去是被看作最缺德的事情,并且要遭受断子绝孙的诅咒。可以说,不刨人家的祖坟,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过去,每个家族都有属于私人产权的坟地,土改之后,农村的土地产权历经多轮变更,但是,在很多地方,每个家族的坟地仍然非常清晰,谁家死了人,埋在哪块地里,还是按照过去的规矩。当然,现在死者家属或许会给这块土地的承包者以一定的补偿,也有些地方将逝去的长辈埋在自己的承包地中,前提也是没有人主张这块土地的祖坟所有权。这都说明了,传统的强大和国人对祖坟的感情之深。[详细]

无论经济怎样发展,没有信仰的民族灵魂依然空虚

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在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之间有着开阔的地带。而公民所享有的这些自由,大量地来自于传统和习俗。这当然包括对祖先的信仰,对祖坟的敬畏和禁忌,对殡葬习俗的遵从。也可以说,只要修建祖坟不影响他人,公权力就不应禁止。公民有迁坟的自由,但是,政府没有强制平坟的权力。

在当下,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传统,乃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无往而不在传统之中,传统构成了我们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实质内容。当然,有些传统的东西已经不适合当代,但是,当下仍然延续着传统,仍然非常强大,仍然不可随意冒犯。平坟运动这样的傻事,还是少干为好。

经济再怎样发展,产业再怎样发达,都不能替代人心中的信仰。而那一座座坟头正是牵连着亿万中国家庭内心的信仰之一。平掉坟头,我们的灵魂又该如何安放?坟地,坟地,连着一个又一个家庭,平坟运动是在中国人心头最禁忌的地方动土,怎么不招人痛恨,不引发民怨沸腾?[详细]

1958年“大跃进”时期也曾有过平坟运动,许多千年古墓甚至都被挖,珍贵的文物则以普通金银价格卖到银行作为集体财产收入。1958年的一段时间,没有坟可以上。甚至,清明祭祀也被视为封建迷信,烧点纸钱都成了偷偷摸摸的地下行为。

对人的尊重,对人民的尊重,首先是对人的信仰的尊重。家是中国人的信仰,而祖先是家的开始。

凤凰网 评论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魏巍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