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期 2012.03.05

自由谈
习酒

导语:从年头打到年尾的微博大战可以看出,短短的一年内,社会在观念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死刑话题,就是其中的代表。
    尚在死刑复核阶段的著名案件中,待决犯的命运如何,无疑牵动了公众的心,相信两会的代表委员不可能回避这一重大话题。此刻,有必要梳理这一年来人们在观念进步上的重大成就。希望它能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充分讨论。[破除死刑迷信]
[药家鑫该不该死?] [李昌奎案:听法律的] [索赠风波说明农村人难缠?] [评论]

田成有

习酒·窖藏1988特约

过去的一年里,在舆论的高度关注下,有人被处死,有人还在煎熬中等待一纸复核结果。对死刑激烈的争论必将持续,但可以看到,对死刑的质疑已经在公众中开始了。

死刑始终是敏感尖锐的话题

对死刑,舆论曾经同仇敌忾

去年进入公众视野的药家鑫案就是例子。案情本身的残暴,已经使得媒体公众群情激奋, “怕农村人难缠”的说法,更刺痛观者神经。视底层生命如草芥的心态,近年来公众已经一再领教,强烈的喊杀之声不难理解。

其后的李昌奎案因为案情的血腥发指,更是在二审终审判决死缓后,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法院主动启动再审,而重新判处死刑,并最终执行。

质疑死刑,曾被认为是奇谈怪论

对于新事物新观点,初次看到时,持拒绝态度是人的正常反应。尤其是死刑作为一个刑罚本身具有古老的历史和传统。它在人们心中具有某种神圣的仪式感,是司法底线的象征,是正义实现的一种方式,甚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废除死刑的声音作为舶来品,过去仅是在大学课堂,一部分学者的论著讲座中出现,公众知之甚少。真正进入公共讨论,还是在微博出现之后,特别是当遭遇了药家鑫案这样的典型案例之后。

所以当废死观点猛然抛出,公众确实很不适应,难以理解。[详细]

一年过去,等来了反思和怀疑

无法估算,这一年来,有多少人接受了废除死刑的观点。但是如果你询问身边旁人,并扪心自问,那些死刑还是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相信很多人在重新判断时,会感到犹豫。

怀疑了:死刑没用,且容易杀错无法弥补

惯用重刑的是朱元璋,曾经杀得血流成河,花样百出,但是他自己仍然哀叹,吾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公众普遍对也死刑抱有这样希望,指望死刑可以还被害人公道,可以震慑潜在的犯罪,让社会更清明和谐。

实际上,死刑并不能阻止人类中部分人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它对人的非理性往往是无能无力的。死刑没法制止杀人。

人类制度的不可能完美性,决定了任何司法,再完善的程序都无法避免冤案,而死刑的冤案具有不可逆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一旦被冤枉执行,便无可挽回。

担忧了:死刑威慑不了强者 弱者更容易被错杀

“刑法的威慑力是针对多数普通人的,那极少数不怕死的精英,本来就不需要刑法的约束或威慑。”

人们指望死刑震慑贪官,遏制强者,但实际上,这里还遗忘了一个常识:弱势者在司法领域也是弱势,强势者在司法中也是强势,司法并不比其他领域更纯洁,作为官场的一部分,它也有它的腐败。

非法律业内人或非案件相关人经常存在着一种虚幻的安全感,这种虚幻的安全感使得许多人误以为死刑不可能平白降临自己,导致自己不可能被冤枉的错觉。

犹豫了:死刑本身是不对的

从法理上说,死刑是一种将国家暴力杀人合法化的制度,即国家意志认为,某些国民因其特殊的罪行而应当被有计划有目的地杀死。

然而,这一制度设计与其制度总体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任何国家的法律制度都反对杀人,死刑却杀人。

个体的谋杀是非理性的,制度却在理性地杀人。因此,死刑远比个体谋杀更具有暴力示范效应。

反思了:可怕的舆论杀人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曾经是常见的语言。谁一旦领受了这一断语,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了。这句话本身违反罪刑法定的法治原则,所以已经退出了我们的媒体话语。但是后来它换上了另一幅面具,叫做“人民感觉”,继续躲在背后指导着司法判决。

媒体对案件进行监督报道评论本无可厚非,然而当前中国却存在一个模式:媒体影响公众,公众影响领导,领导影响法院。

在微博做为新媒体平台出现后,这一现象越发显著。法院一己之力根本扛不住社会舆论造成的压力。

所以,慎刑恤刑的传统,严格适用死刑的法律精神,被告存在的可从轻减轻情节,统统都被无视,甚至对于已经作出终审判决的案件,都可以重新拿出来判死刑。[详细]

药家鑫执行了死刑,但是如今,药家告张家代理人,张家告药家,捐赠网友告张家,试问谁内心平复,谁最终满意?谁最后胜利了?

习酒·窖藏1988特约

不要小看这内心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犹豫,恰恰是这份犹豫,这份不那么肯定的心态,代表了社会观念的进步。

在走向理性包容

人们知道了死刑的效果并不确定。

例如根据美国犯罪防治的统计,所有执行死刑的州整体来说,其犯罪率并没有低于废止死刑的州;在废止死刑的州,其袭警案件的机率比起保有死刑的州来得低。

澳大利亚于 1960 年代中期执行了最后一个死刑,但杀人犯罪率长期而言无明显变化。英格兰于 1966 年废止死刑,废止后二十年内杀人犯罪率上升了 60%,但上升幅度远低于其他犯罪种类,例如暴力犯罪率上升了 160%。尼日利亚的研究亦未发现死刑减低命案犯罪率之效果。

人们知道了死刑之外有其他选择,杀,不是唯一答案。

以死刑还受害者一方正义,平复其伤痛,是支持死刑的一大理由。

但若加害者在没有忏悔、道歉、赔偿的情形下处死刑,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不但无法平复情绪,反而会更严重的心理阴影,反之,加害者若有主动忏悔、道歉、赔偿,其实已经不需再动用死刑。

药家鑫执行了死刑,但是如今,药家告张家代理人,张家告药家,捐赠网友告张家,试问谁内心平复,谁最终满意?谁是胜利者?

长期监禁的自由刑,财产刑来替代,有何不可?

人们知道了,今天工业化死刑技术面前,死刑甚至连最后一丝仪式感都丧失了。

现实已经和人们想象中的场面完全不同,死刑已经变得快速简洁高效。 [详细]

在走向更开放

人们知道了死刑在世界范围的现状。

据统计,2009全世界已经有139个国家废除及不使用死刑(95国废除所有死刑,9国对一般状态下、非战时废除所有死刑,35国法律尚未废除但实际上超过十年未执行死刑);仍维持死刑的只有58个国家(这58个国家中,只有18个家在2009年有执行死刑)。也就是说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2/3的国家废除死刑。

而联合国大会于2007、2008两年通过决议,呼吁全球停止使用死刑。欧盟的官方立场很明确为废除死刑,要成为欧盟会员国必须废除死刑。美洲、非洲也都出现区域性的文件、宣言,呼吁区域中的国家停止或废除死刑。[详细]

在走向更文明

杀还是不杀,是一个与文明有关的重大观念问题。

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残忍的减少。残忍肉刑的废除,是历史的趋势。

如今对待对动物,尚且强调善待,在动物身上不能加诸残忍且没有必要的痛苦,这是对人心的关怀,对人类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更是由文明本身决定的。

反观人自身,实在没有必要保留残忍的死刑。[详细]

夏俊峰

今天,正有一些社会重大争议案件中的死刑犯和家人一起,在惴惴不安的等待死刑复核的结果。

习酒·窖藏1988特约

如前所述,人们对于新观念一开始总是倾向于拒绝,因为陌生和不理解。尤其是对这样有长期历史传统的刑罚的怀疑。什么原因使得大众观念转变走进了快车道。

斗士的努力与理性精神的传播

他们的实际身份可能是学者,是律师,是记者……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战场——微博,和一个共同的称谓——公知。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接收了废除死刑的观念,并开始坚持向大众宣讲。

今天,公知这个称谓在诡异的微博氛围中充满争议,早已背离了它的本来含义。但是忠于它精神的人们仍然孜孜不倦地以知识与理性精神为武器,在微博上奋战。

不知道为什么,在死刑这个话题上,人们要心平静气地说理真是不太容易,原因也许还是在于与公众的一贯认知相悖。当人的观念中最根深蒂固的部分被挑战时,往往激起的不是求知欲,而是又急又怕的本能抵抗。

这些公知们毫不畏惧迎头而来的网络板砖和人身攻击,长期的坚持,在一个又一个被认为不适合说理的案件中,坚持说理。效果最终是看得见的。[详细]

微博公共平台上,大众的热情参与和观念碰撞

在过去,死刑的废除问题大多停留于高校课堂和部分学者的研究著述上。如今,它终于进入了公众视野,这必须归功于新媒体工具。微博大大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投入到各种终极问题的论争中,不管这论战的水平高低如何,因为大众的广泛参与,观点得以激烈碰撞,这极为重要,它潜移默化中推动了大众观念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它更加实时地向大众展示信息,揭示事实真相,案件的前因后果,死刑最后的社会效益是好是坏,一一展现在公众面前,事实胜于雄辩。[详细]

贺卫方

希望有一天,大众平台上不同身份,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们进行的公共讨论,会变得更加顺畅,学者的知识和努力会取得更大的影响。

无法指望社会一朝得出死刑问题的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身边的喊杀声变得犹豫,当每一个人的生命被珍视,无疑这是观念在进步。而社会的整体向前,正有赖于此。

凤凰网评论频道出品 欢迎收藏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